真菌的主要类群(内容丰富)
1、真 菌 的 主 要 类 群,5、半知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1、鞭毛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2、接合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3、子囊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4、担子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1,参考内容,真 菌 的 主 要 类 群,一、鞭毛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1、鞭毛菌的主要特点,(1)鞭毛菌亚门真菌的共同特征是无性产生具1-2根鞭毛的游动孢子,因此通常称作鞭毛菌。,(2)鞭毛菌有性产生休眠孢子囊和卵孢子。,(3)鞭毛菌营养体从原质团到无隔菌丝体,属低等真菌。,(4)鞭毛菌大多具有水生习性,因此只有在高湿、多雨、低洼积水和通风透光不好的条件下,侵染植物导致病害。,2,参考内容,(
2、5)鞭毛菌繁殖时,有的整个营养体全部转变为繁殖体,称为整体产果,如壶菌;有的只是营养体的一部分转变为繁殖体,称为分体产果。,(6)游动孢子囊形态多样,均可释放游动孢子。,(7)游动孢子具1-2根鞭毛。鞭毛有茸鞭和尾鞭两种。每个游动孢子具单鞭或双鞭两种类型。,(8)鞭毛(Flagellum)的结构是9+2型。既鞭杆是由9根纤丝组成一个圆筒型体,圆筒型体中心还有2根纤丝。,3,参考内容,1、后端单尾鞭 2、前端单茸鞭 3、有一根茸鞭和一根尾鞭 4、前端有两根长短不等的尾鞭,游动孢子鞭毛特征,4,参考内容,2、致病特征,(6)潜伏期短,可多次再侵染,一般在低温多雨潮湿多雾、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下,病
3、害容易发生。,(1)常见症状:腐烂、斑点、猝倒、流胶。,(2)果实上腐烂使果变褐色、呈软腐状,病部长出白色绵毛状或灰白色霜状霉层。,(3)茎基和根部被害使皮层变褐色腐烂。,(4)叶上斑点,若由疫霉引起,病斑较大,暗褐色圆形水渍病斑;若由霜霉引起,病斑较小,黄色至褐色,边缘不明显,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在病斑上长出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5)病菌以卵孢子越冬,由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借雨水和气流传播。,5,参考内容,6,参考内容,3、鞭毛菌分纲,鞭毛菌亚门分4个纲,共1100多种。分纲依据是游动孢子鞭毛的数目、类型及着生位置。,2壶菌纲:游动孢子后端具1根尾鞭。,3丝壶菌纲
4、:游动孢子前端具1根茸鞭。,4卵菌纲:游动孢子具1根尾鞭和1根茸鞭。,1根肿菌纲:游动孢子前端具2根长短不等尾鞭。,(1) 单鞭,后生尾鞭-壶菌纲,前生茸鞭丝壶菌纲,(2)双鞭,前生双不等尾鞭-根肿菌纲,前茸,后尾-卵菌纲,7,参考内容,4、与园艺植物有关的鞭毛菌,(1)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白菜根肿病,8,参考内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休眠孢子囊在寄主细胞内分散呈鱼卵块状, 萌发时产生前端有2根鞭毛长短不一的游动孢子。,休眠孢子囊对不适宜的环境适应性强,能在土中存活多年,是病菌的初侵染源。,根肿菌的休眠孢子囊,9,参考内
5、容,(2)粉痂菌属马铃薯粉痂病 Spongospora subterranea,菌体多核、无细胞壁的原生质团,休眠孢子囊集中成团,中有空隙,如海绵组织的球状体。休眠孢子成熟后形成海绵状孢子球,中间多空隙,胞内可有多个球,侵染根部或块茎。形成粉痂或瘤肿。,10,参考内容,11,参考内容,(3) 腐霉属(Pythium):,有性繁殖在藏卵器内形成一个卵孢子。,腐霉是低等的鞭毛菌,无性繁殖在菌丝顶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近球形或不规则形,成熟后一般不脱落,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上图为腐霉菌的孢子囊、游动孢子、雄器和藏卵器, 如引起黄瓜、茄子等幼苗瘁倒病的病菌,都属于腐霉属。,12,参考内容,幼苗猝倒病P
6、ythium aphanidermatum,翠菊猝倒病,13,参考内容,14,参考内容,15,参考内容,茄子绵腐病,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引起幼苗猝倒病。由伤口侵入造成根系腐烂。乙磷铝、百菌清可防治。,16,参考内容,(4) 疫霉属(Phytophthora),病菌特征,孢子囊在孢囊梗上,孢囊梗无限生长。,孢子囊卵圆形,成熟时脱落,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萌发长出芽管。,有性生殖在藏卵器内形成一个卵孢子。,右图为疫霉菌孢囊梗、孢子囊(放大)及游动孢子,17,参考内容,番 茄 晚 疫 病,18,参考内容,19,参考内容,20,参考内容,马 铃 薯 晚 疫 病,辣 椒 疫
7、病,21,参考内容,22,参考内容,黄瓜疫病为害状,嫩蔓部,茎基部,23,参考内容,黄瓜疫病为害状,叶,果,24,参考内容,(5) 霜霉科(Peronosporaaceae),病菌特征,高等的鞭毛菌,都是植物体上的活体寄生菌,菌丝蔓延在寄生的细胞间,以吸器伸入寄主的细胞内吸收养分。,孢囊梗有限生长,呈树枝状分枝。,孢子囊在孢囊梗上形成,孢子囊卵圆形,顶端乳头状突起,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有性生殖形成卵孢子。,右图为霜霉菌孢囊梗、孢子囊、卵孢子,25,参考内容,孢囊梗单轴分枝,分枝与主枝成直角,顶端平.单轴霉属(如葡萄霜霉病) 孢囊梗对称性二叉状分枝,分枝末端尖细霜霉属(如白菜等十
8、字花科霜霉病 ) 孢囊梗不对称近二叉状分枝(有主轴),分枝与主枝成锐角,末端尖锐 假霜霉属(如黄瓜霜霉病菌) 孢囊梗二叉状分枝,分枝末端膨大成盘状盘梗霉属(如莴苣霜霉病) 孢囊梗粗壮,顶端丛生小梗指梗霉属(如谷子白发病菌),26,参考内容,单轴霉属,27,参考内容,28,参考内容,假霜霉属,29,参考内容,30,参考内容,霜霉菌葡萄霜霉病 Plasmopara viticola,31,参考内容,32,参考内容,莴苣霜霉病,33,参考内容,甘蓝霜霉病,34,参考内容,(5)白锈菌属(Albugo),病菌特征,上图为白锈菌在叶表皮下孢囊梗 、孢子囊、卵孢子,活体寄生物,菌丝在寄主细胞间蔓延,以吸器
9、伸入寄主细胞内吸收营养。,孢囊梗不分枝,短棍棒状,密集在寄主表下,排列成栅栏状,每一孢囊梗 顶端串生孢子囊。,孢子囊椭圆形,成熟后寄主表皮散出如白锈粉。,卵孢子壁厚,表面有瘤状突起。,35,参考内容,白锈菌 桃白锈病,36,参考内容,鞭毛菌的所致病害的防治要点,37,参考内容,致病总体特点,(1)有性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寿命长,可作为初次侵染来源, (2)潮湿条件下,迅速产生大量的孢子囊,进行多次侵染,造成病害大流行, (3)很少种子带菌。,38,参考内容,防治方法,(1)以土壤消毒为主,注意轮作,以减少病菌在土中的积累,土壤消毒可用5%福尔马林熏蒸处理或用绿亨一或二号处理。 (2)发现病株
10、应立即喷药控制病情的扩展,可用铜制剂(CuSO4液,波尔多液等)和代森锰锌类药剂(代森锰锌,大生,瑞毒霉(锰锌)或金瑞多米尔等)。 (3)控制湿度。 (4)抗病品种(严重者)。,39,参考内容,二、接合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1、接合菌的主要特点:,(1)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由甲壳质组成。,(2)无性生殖形成孢子囊,产生不能游动的孢囊孢子。,(3)有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2、接合菌的主要致病特点:,其多为腐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粪肥中,少数为弱寄生菌,可引起果实贮藏期腐烂。,3、接合菌的种类,已知接合菌亚门分2个纲、7个目、约600个种。与园艺植物病害有关的是接合菌纲、毛霉目、根霉属。,4
11、0,参考内容,二、接合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根霉菌 Rhizopus,1、菌丝发达,分布在基物上和基物内,有匍匐丝和假根。,2、孢囊梗从匍匐丝上长出,顶端形成孢子囊,内生孢囊孢子,孢子囊壁破散出孢囊孢子。,3、有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不常见)。,上图为根霉属 1 、孢囊梗 2、匍匐枝 3、假根 4、孢子囊,黑根霉引起贮藏甘薯软腐病。,41,参考内容,甘薯软腐病菌的菌丝体,当生长到一定时间后,由此分化出匍匐丝以及假根,与假根对生的是孢囊梗,在孢囊梗顶端的黑色小粒点是孢子囊,孢子囊壁易破裂,从里面散出大量的圆形、单胞的孢囊孢子。,42,参考内容,根霉菌 Rhizopus,花 腐 病,43,参考内
12、容,根霉菌 桃软腐病,44,参考内容,所致病害的防治要点,接合菌常为害破伤或抵抗力弱的植物器官,特别是果实,造成腐烂而这些病原物又广泛分布于空气中、土壤内,其为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高的湿度。 要尽量避免果实受伤,同时也要注意环境条件的改善,如透风、减少湿度等。这类病害很难找到高抗品种。,45,参考内容,三、子囊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1、营养体,简单的仅为单细胞,但大多数有发达的有隔菌丝体,每个细胞有一个、二个、多个核,壁以几丁质为主,营养体可以形成厚垣孢子。,有的菌丝可以直接形成粉孢子,芽孢子。,很多可以形成营养菌丝的组织体。,全世界发现32,000种,占真菌的1/3,都是高等真菌,寄生,形
13、态千差万别,但共同点是形成子囊。子囊(Ascus), 子囊孢子(Ascospore).,46,参考内容,2、子囊菌的无性繁殖,分生孢子作用:在一个生长季可以反复发生,是再侵染的来源,“可以远距离传播”,有的高等子囊菌在一生中仅发生无性,无有性。,产生分生孢子或孢子器,非常发达,形状多样,圆形,卵形,棒形,丝状,镰刀形(新月形),蜡肠形,有单孢,双孢,多孢。有的有色,有的无色。,分生孢子梗:可以分枝或不分枝,散生,丛生,束生,(孢梗束Coremium),有的分生孢子梗着生在简单的分生孢子痤上(Sporodochium),有的形成在分生孢子盘上(Acervulus),有的形成分生孢子器上(Pycn
14、idium)。,47,参考内容,3、子囊菌的有性繁殖,(1)子囊:子囊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或棒状。子囊壁有的单层壁,有的双层壁,有的囊壁成熟后溶解,有的不溶,有的子囊顶有孔口,有的无孔口。子囊有的单个散生,有的多个并列,有的丛生。子囊之间的有的有侧丝。,(2)子囊孢子:Ascospore 形态多种多样,圆形,椭圆形,丝状,单胞,双胞,多胞,无色或有色。在子囊内排列的有散生,单列,双列,并列,螺旋形排列。,48,参考内容,子囊形成的方式、形状、大小,49,参考内容,子囊孢子,50,参考内容,(3)子囊果:Ascocarp 在子囊外部具一菌组织包被的壳,这种类型的子实体称子囊果。,(4)子囊座子囊着
15、生在子座的空腔内,子囊果的类型,(1)闭囊壳完全封闭呈球形。,(2)子囊壳球形或瓶状,顶端有孔口。,(3)子囊盘盘状或杯状,顶端开口大。,51,参考内容,子囊果的形状,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52,参考内容,子囊果的类型,闭囊壳子囊、子囊孢子、闭囊壳的附着丝,53,参考内容,子囊果的类型,子囊壳 子囊,54,参考内容,子囊果的类型,子囊盘 子囊和侧丝,55,参考内容,子囊果的类型,子囊座子囊和子囊孢子,56,参考内容,4、子囊菌的分类,子囊菌分46个目,264科,3266属,32267种。,(1)半子囊菌纲:无子囊果,子囊裸生 (2)不整囊菌纲:闭囊壳,子囊散生,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壁消解 (3
16、)核菌纲:子囊生在有孔口子囊壳内,或子囊整齐排列在无孔口的闭囊壳基部 (4)腔菌纲:子囊座,子囊双层壁 (5)盘菌纲:子囊盘 (6)虫囊菌纲:子囊壳,无菌丝体,均为节肢动物的外寄生菌。,主要依据有性阶段子囊果的特征,子囊菌亚门分6个纲:,57,参考内容,5、与园艺植物有关的子囊菌,58,参考内容,(1)半子囊菌纲,无子囊果,子囊平行排列在寄主表面呈栅状。 无性繁殖是子囊孢子在子囊内芽殖产生芽孢子,芽孢子还可继续芽殖。(半),常见病状:畸形,叶片皱缩、果实膨大等。,外囊菌属,59,参考内容,引致桃、梅、杏缩叶病,李的囊果病(注意子囊孢子、芽孢子只能侵染幼叶,一年只侵染一次,所以只需在桃芽萌发前喷
17、药即可。,60,参考内容,桃缩叶病,61,参考内容,(2)不整囊菌纲,只有一个目即散囊菌目,其特征:子囊散生在闭囊壳中央,子囊壁早期胶化和消解,成熟时闭囊果中央只能看到子囊孢子。无性发达,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常见的有青霉和曲霉,此纲中有些种是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微生物;有些则引起种子和球根的腐烂、果实的腐烂。,62,参考内容,(3)核菌纲,与植病关系密切的有三个目,即白粉菌目,小煤炱目和球壳目。,63,参考内容,64,参考内容,白粉菌目 (Eryshiphales),白粉菌目的真菌一般称作白粉菌,引致各种植物白粉病(Powdery mildew)。,无性世代:非常发达,由菌丝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18、。分生孢子链生或单生,不断产生。形成白粉。,菌丝白色,大都表生,产生吸器吸取植物营养。,主要寄生在叶片上,有的发生在新梢或芽上。在病部形成白粉或小黑点。,有性世代:寄生后期在菌丝的上部形成闭囊壳(小黑点),有附属丝,便于传播。闭囊壳内有一个或多个子囊,子囊内有2-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孢无色。,65,参考内容,寄生专化性:专性寄生,寄主有8435种。有的白粉菌只有一种寄主,而一种寄主可寄生多种白粉菌。如:桑树有桑表白粉,桑里白粉。柞树有七种白粉病。,白粉病发生的条件:对温度要求不严格,干旱地区、潮湿地区都可发生,白粉菌的孢子在水中反而不易发芽或破裂,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芽,该孢子渗透压很高,3
19、6-68个大气压,因此很易吸收周围的空气中的水分。,白粉菌分属依据:闭囊壳附属丝的形状和壳内子囊的数目。,66,参考内容,白粉属(Erysiphe) 附属丝为丝状,引致瓜类白粉病。,67,参考内容,钩丝壳属: 附属丝钩状,引致葡萄、桑树的白粉病。,68,参考内容,球针壳属: 附属丝茎部膨大,刚直、针状,致梨、柿等白粉病。,69,参考内容,叉丝壳属: 附属丝顶端有数回叉状分枝,闭囊壳内子囊多数 引致粟树白粉病。,70,参考内容,布氏白粉属:闭囊壳上的菌丝状附属丝很短,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呈近球形,致禾本科植物白粉病。,71,参考内容,具单个子囊的属有,单丝壳属 叉丝单囊壳属,7
20、2,参考内容,单丝壳属:附属丝菌丝状,引致瓜类、豆类白粉病。,73,参考内容,叉丝单囊壳属:附属丝刚直,顶端一或数次整齐 的二叉状分枝。引致苹果白粉病。,74,参考内容,白粉菌黄瓜白粉病,75,参考内容,苹果白粉病,76,参考内容,瓜类白粉病,77,参考内容,葡萄白粉病,78,参考内容,小麦白粉病,79,参考内容,小丛壳属 Glomerella,80,参考内容,梨轮纹病,葡萄座腔菌属,81,参考内容,葡萄黑痘病,痂囊腔菌属,82,参考内容,黑星菌属,梨黑星病,83,参考内容,子囊菌所致病害的特点,1.病征:小黑点(子囊果)或霉状物 2.病状:除白粉病、烟煤病外,其它常形成明显的枯死病斑,并有明
21、显的深色边缘。 3.以子囊果在病残体越冬,可作为病害初侵染源。 4.无性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84,参考内容,防治要点,在防治上的重要措施是清除越冬病原菌,辅于药剂防治。 白粉病:(1)对硫制剂敏感,可用石硫合剂、胶体硫等。 (2)用粉锈宁。 煤烟病:与虫(蚜虫、介壳虫)关系密切,所以 (1)防虫(2)降低湿度,85,参考内容,担子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86,参考内容,1.双核菌丝顶端细胞膨大-担子-内核配-减数分裂-担孢子 2.双核菌丝细胞形成冬孢子(或厚垣孢子)萌发 担子(先菌丝)-担孢子,87,参考内容,有的担子可着生在担子果内。 (1)担子果的定义:是高等担子菌产生的子实体
22、,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结构。 (2)担子果的形状:多种多样,大小悬殊。 有蘑菇、珊瑚菌、木耳、灵芝等 (3)担子果质地:也是多种多样。有胶质、木质、革质、肉质、海绵质、木栓质、 纸质、炭质、软骨质等。,88,参考内容,(4)担子果发育类型:有三种,即: 裸果型:子实层一开始便暴露在外,如多孔菌。子实层:组成子实体的层状结构。 半被果型:子实层最初封闭,担子成熟后,由于子实体的开裂而暴于外如伞菌。 被果型:子实层包在子实体内,只有在担子果分解或遭到外力而破裂时才释放出来,如马勃。,89,参考内容,(四)寄生性和生活习性 担子菌为高等真菌,大多腐生于土壤、粪便和木材。其中许多是高等食用真菌、药用真菌,
23、还有毒菌。少数寄生、侵染植物,引起各种病害,如锈病和黑粉病。有的与高等植物共生,形成菌根(Mycorrhiza)。,90,参考内容,二.分类及所致植物病害 分纲依据:担子果的有无及担子果的类型,分为三个纲: 冬孢纲(Teliomycetes): 无担子果,有冬孢子(由后期的菌丝体形成),集生或散生于寄主组织内,都是高等植物寄生菌。如锈菌和黑粉菌。 层菌纲(Hymenomycetes): 担子果裸果型或半被果型。担子果典型地形成子实层。腐生或很少寄生。如食用菌。 腹菌纲(Tasteromycetes):担子果被果型,担子形成子实层。与植病无关。,91,参考内容,(一)冬孢纲重要目和属 两个重要目
24、,即锈菌目(Uredinales)和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92,参考内容,93,参考内容,(1)单胞锈属 冬孢子单胞,有柄 。引致菜豆、豇豆等锈病。,1.锈菌目锈属及其所致病害 分属重要依据是冬孢子形态特征。,夏孢子单细胞,有刺或瘤状突起,94,参考内容,(2)双胞锈属或柄锈属: 冬孢子双细胞,有柄,引致多种植物锈病, 如葱类锈病、小叶驳骨丹锈病等。,95,参考内容,96,参考内容,(3)多胞锈属: 冬孢子多细胞。(柄末端有不规则膨大) ,引致玫瑰锈病。,冬孢子3至多细胞,壁厚,表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柄的基部膨大。,97,参考内容,(4)胶锈属 : 冬孢子双胞,有长柄,遇水
25、胶化。引致梨、桧柏锈病。,98,参考内容,(5)层锈属: 冬孢子单细胞,无柄,多层排列于寄主表皮下。 引致葡萄锈病。,冬孢子,不整齐地排列成数层;夏孢子表面有刺。 枣层锈菌引起枣树锈病。,99,参考内容,梨锈病,锈 菌,100,参考内容,梨锈病为害梨、柏,锈 菌,101,参考内容,葱、大蒜锈病,锈 菌,102,参考内容,玫瑰锈病,锈 菌,103,参考内容,2、黑粉菌目,小麦秆黑粉病,104,参考内容,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玉米瘤黑粉病,105,参考内容,层菌,苹果银叶病,106,参考内容,桃木腐病,107,参考内容,苹果根朽病,108,参考内容,半知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
26、一、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定义,(1)半知菌亚门包括那些只有无性阶段或有性阶段尚未发现的真菌,由于对其生活史只了解了一半,因此这类真菌通常称作半知菌或不完全菌。,109,参考内容,(2)严格地说,半知菌只包括未见有性阶段的子囊菌和担子菌,但事实上,习惯上往往将一些无性阶段发达而且具有经济意义,有性阶段少见或不重要的子囊菌和担子菌放在半知菌中。,110,参考内容,(3)未发现有性阶段的鞭毛菌、接合菌以及未发现冬孢子的锈菌(不完全锈菌)往往根据无性阶段的特征就可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就不列入半知菌,因此半知菌实际上包括未观察到有性阶段的子囊菌和担子菌。一旦发现它们的有性阶段,应根据有性阶段的特征归入相应
27、的类群,已证明大多属于子囊菌,少数属于担子菌,因此半知菌与子囊菌的关系较为密切。,111,参考内容,二、形态特征,1. 营养体:发达的有隔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 2. 无性: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梗的子实体有多种(具体如下) 3. 有性:无或未发现或很少发生。,112,参考内容, 分生孢子器,球形、近球形、瓶状或不规则形的子实体,具孔口,孢子梗聚生其内。,113,参考内容,114,参考内容, 分生孢子盘,菌丝纠结形成盘状的子实体,有的分生孢子盘中央或四周具深褐色的刚毛。,115,参考内容,分生孢子座,由很短的分生孢子梗聚集而成,垫状或瘤状,其上产生分生孢子
28、。,116,参考内容,(4) 分生孢子梗束(synnema):呈束状,基部聚生在一起,顶部分散,着生孢子。,117,参考内容,三、分类,以菌丝特点及分生孢子着生情况为依据 ,可分三个纲 1.芽孢纲(Blastomycetes): 无菌丝,营养体为单细胞或假菌丝(芽孢子相连而成)。无性产生芽孢子。 2.丝孢纲(Hyphomycetes):菌丝发达,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梗上或不产生分生孢子。 3.腔孢纲(Coelomycetes):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中。,118,参考内容,(一)丝孢纲重要目和属及其所致病害,分目依据:分生孢子形成与否及分生孢子着生情况。分为四个目:即丝孢目、瘤
29、座孢目、无孢目和束梗孢目 1.丝孢目:分生孢子梗散生。依据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有无颜色分两个科:丛梗孢科和暗色孢科 (1)丛梗孢科重要属 粉孢属,119,参考内容,1)丛梗孢菌,分生孢子着生在疏散的分生孢子梗上,或着生在孢梗束上,或着生在分生孢子座上,分生孢子有色或无色,单胞或多胞。,病原菌特性:,120,参考内容,轮枝孢属(Verticillium ),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枝,产孢细胞基部略膨大; 分生孢子为内生芽殖型,单细胞,卵圆形至椭圆形,单生或聚生。 黄萎轮枝孢(棉黄萎病菌引起棉花黄萎病。,121,参考内容,棉 花 黄 萎 病,122,参考内容,123,参考内容,青霉属(Penicilli
30、um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一至多次分枝,形成扫帚状。 分枝顶端产生瓶状小梗,小梗顶端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球形、单孢。 指状青霉病菌引起柑桔绿霉病。,124,参考内容,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125,参考内容,柑桔青霉病,126,参考内容,葡萄孢属(Botrytis ),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细胞膨大成球形,上面有许多小梗;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 灰葡萄孢(B.cinerea)引起多种植物灰霉病。,127,参考内容,1.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分生孢子梗上端 膨大的顶部 3.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128,参考内容,橡皮树,佛手,非洲菊,病菌显微图片,129,参考内容,番茄灰霉病,130,参考内容,(2)暗色孢科重要属,131,参考内容,分生孢子梗青褐色至黑褐色,分生孢子多细胞,线形、鞭形至蠕虫形。如黑斑和褐斑病。,尾孢属,132,参考内容,花生褐斑病,133,参考内容,分生孢子
相关知识
真菌的主要类群(内容丰富)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真菌的主要类群
植物真菌病害详解!真菌的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你了解吗
昆虫天敌主要类群有哪些?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21集 病毒主要类群及其引起的病害1下载
园林植物昆虫的主要类群
吮吸式害虫有哪些主要类群?期危害有何特点?
园林植物有害昆虫和真菌主要类群识别
网址: 真菌的主要类群(内容丰富)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0872.html
上一篇: 橡皮树如何养护?有哪些常见的养护 |
下一篇: 项目5 扦插育苗的方式有哪几种?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