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草庐当日楼桑) 原文和鉴赏
来源:
时间:2025-07-18 11:55鲜于必仁
诸葛武侯
草庐当日楼桑,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八阵图成, 三分国峙,万古鹰扬。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 廊。成败难量,五丈秋风,落日苍茫。
【鉴赏】鲜于必仁的【双调·折桂令】是一组咏史之作,有七篇,共咏 写了七个人物,分别是严光、诸葛亮、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和苏轼。本 曲是其中一支,主要咏写了三国诸葛亮的事迹,表现了作者对于诸葛亮的 推崇以及对于他不幸遭遇的无限同情。诸葛武侯,即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草庐当日楼桑,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写的是诸葛亮曾隐居于草 庐,并概括了当时天下的形势。草庐,诸葛亮曾隐居南阳草庐。楼桑,在 今河北涿县,为刘备故里。这里借草庐和楼桑代指诸葛亮和刘备二人。 身居草庐的诸葛亮未遇刘备之前,隐居在南阳草庐,任凭各股势力在中原 纷争。
“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两句写的是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辅佐 刘备,分析天下局势,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并最终形成了三分天下的 大势。此处“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与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 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八阵图,相传诸葛亮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 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三 国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 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这里表现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 远见。最后“万古鹰扬”是对诸葛亮功业的由衷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诸葛 亮的敬佩之情。
随后的“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则写诸葛亮尽心尽力辅 佐后主,但却以失败告终。《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国策,阐述 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 一片忠贞之心。《梁甫吟》,也作《梁父吟》,是一首乐府曲调名,其音色悲 凉,为诸葛亮喜爱的乐曲,此处代指诸葛亮心中的无奈悲伤之情。“庙 堂”、“岩廊”则指朝廷。诸葛亮在刘备过世后辅佐后主刘禅,积极为朝廷 谋划,但终究时运不济,无奈苦吟《梁甫吟》。“成败难量”一句写出了作者 的困惑,诸葛亮一方面取得了不朽伟业供万人敬仰,另外一方面却落得了 失败的下场,让人不得不去细细琢磨诸葛亮这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最后两句“五丈秋风,落日苍茫”是抒情之语,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借 以表现作者对诸葛亮坎坷遭遇的同情惋惜和惆怅之情。
此曲短短几句却形象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并融入了作者浓厚的感 情,用词也恰到好处,对偶运用自如,格调豪迈雄壮。
相关知识
双调折桂令元曲原文赏析(精选9篇)
【双调】折桂令
元代《【双调】百字折桂令》原文、翻译及赏析
《[双调·折桂令]杨妃(卢挚)》原文
《[双调·折桂令]九日(张可久)》原文
《[双调·折桂令]长沙怀古(卢挚)》原文
《[双调·折桂令]送春(贯云石)》原文
《[双调·折桂令]中秋(张养浩)》原文
《[双调·折桂令]湖山堂(赵善庆)》原文
《折桂令》 原文
网址: 【双调】折桂令(草庐当日楼桑) 原文和鉴赏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71459.html
上一篇: 折桂令·春情原文、翻译及赏析 |
下一篇: 【双调】折桂令(崔徽休写丹青)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分享热点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