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氟喹菌酯(fluquinometoate(P))是山东中农联合开发的新型喹诺酮类农用杀菌剂,具有优秀的植物保健功能和多重抗菌作用,可防治多种细菌性病害,市场前景广阔。

氟喹菌酯(fluquinometoate(P))是山东中农联合开发的新型喹诺酮类农用杀菌剂,具有优秀的植物保健功能和多重抗菌作用,可防治多种细菌性病害,市场前景广阔。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12 19:17

氟噁菌磺酯(Fluoxapiprolin)是拜耳于2011年研发的新型哌啶噻唑异噁唑啉类杀菌剂,从结构上看其可看作是在科迪华同类型杀菌剂氟噻唑吡乙酮的基础上,通过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基团对氟噻唑吡乙酮的 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部分进行替换,并引入不含氟的2-氯-6-甲氧磺酰基苯环优化得到的,两者主体骨架架构相同,分子中都顺序排列着吡唑、哌啶、噻唑和异噁唑等4个杂环,同时,在异噁唑环的5-位上连结着苯环。 氟噁菌磺酯和氟噻唑吡乙酮在防治作物和防治病害方面基本相同,作用机理也相同。差异点在于氟噁菌磺酯的活性更高,用量相对于氟噻唑吡乙酮更少,安全性更高,对环境生态的压力更小,氟噻唑吡乙酮具有良好的移动性和内吸传导性,而氟噁菌磺酯这点还有待验证。 01 产品简介 英文名称:fluoxapiprolin 中文名称:氟噁菌磺酯 其他名称:双二氟噁唑哌啶、Xivana 化学名称:rac-2-{(5R)-3-[2-(1-{[3,5-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酰}-4-哌啶基)-1,3-噻唑-4-基]-4 ,5-二氢-1,2-噁唑-5-基}-3-氯苯基甲磺酸酯 相对分子质量:650.065 CAS登录号:1360819-11-9 作用机理 氟噁菌磺酯和氟噻唑吡乙酮一样,属于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抑制剂,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SBP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类参与脂质代谢的非囊泡运输蛋白质,通过对OSBP抑制而表现出抑菌活性。同样由于作用位点单一,面临着与氟噻唑吡乙酮一样的抗性风险。 氟噁菌磺酯的生物活性或药效与其立体构型和晶型有关:氟噁菌磺酯中的(R)-对映体和(S)-对映体的生物活性几乎相同,但晶态的药效要好于同等条件下非晶态的药效。因而没有必要对氟噁菌磺酯进行手性选择或拆分,但控制选择合适的晶态原药却十分重要。 03 应用 应用作物:马铃薯、洋葱、番茄、葡萄、辣椒、各种蔬菜以及其他特色作物等 防治病害:由卵菌纲病害引起的疫病、霜霉病等 开发剂型:20g/L的氟噁菌磺酯SC 可复配制剂:11.25 g/L氟噁菌磺酯+ 225g/L氟吡菌胺OD、30g/L氟噁菌磺酯+200g/L氟吡菌胺SC、9.38g/氟噁菌磺酯+188g/L丙森锌OD、0.5g/kg氟噁菌磺酯+70g/kg丙森锌 WG 04 登记情况 澳大利亚:氟噁菌磺酯,商品名:Xivana Prime 在澳大利亚登记20g/L SC,用于防治葡萄藤,控制葡萄霜霉病,用药量为37.5至50 mL/100L。 新西兰: 05 专利情况 专利名称:作为杀菌剂的杂芳基哌啶和杂芳基哌嗪衍生物 申请号:CN201180051673.4 公开号:CN103180317A 申请日:2011/08/24 失效日:2031/08/24 当前专利权人:拜耳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其他国家专利:CA20112809211、AU20110295045、JP20130525300、EP20160164267、PE20130000335、EP20170162001、ES20110746264、DK20160164267、BR20131104231、HUE16164267、ES20160164267、PE2013000335、ES201701620017、DE60201106978、DE60201105678、AP20130006770、IL20130224690ID20130000741V、JP20160014818、ID20170002851 06 合成路线 氟噁菌磺酯的工业化还需进一步优化,可参考氟噻唑吡乙酮的合成路线。 以三氯化和乙烯化的环己烯氧化物为起始,通过热芳构化、甲磺酰化、环化、环合、酰胺化、环合等6步反应最终生成目标化合物氟噁菌磺酯。合成路线如下: 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的合成: 路线一: 路线二: 07 复配推介 氟噁菌磺酯+噻霉酮:该杀菌组合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花卉等作物上的多种卵菌病害如霜霉病、晚疫病等。 氟噁菌磺酯+噁唑菌酮:可用于防治由子囊菌纲、担子菌纲、藻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根肿菌纲引起的霜霉病、疫病、白粉病等。 氟噁菌磺酯+四唑吡氨酯:该组合能有效控制由卵菌引起的病害,如盘霜霉属、腐霉属、假霜霉属和疫霉属等病害,对作物霜霉病、疫病有卓越的防效。 氟噁菌磺酯+双炔酰菌胺/吲唑磺菌胺/噻唑菌胺:该组合对植物卵菌纲致病菌引起的病害具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减缓病原菌抗药性产生和发展。 08 前景展望 目前部分地区植物真菌性病害对传统杀菌剂抗性已经十分严重,OSBP作为杀菌剂的新型作用靶点,为抗性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噁菌磺酯作为该类作用靶标的代表,对控制由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高效的防治作用,氟噻唑吡乙酮(商品名:增威赢绿)上市后在国内表现突出,年销售额持续攀增。作为第二个商业化开发的哌啶噻唑异噁唑啉类杀菌剂氟噁菌磺酯同样对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疫病表现优秀,且随着农药登记在全球的陆续获批和上市应用,氟噁菌磺酯必定会是为种植者提供有效综合防治的轮换药剂。需要注意的是,与氟噻唑吡乙酮一样,氟噁菌磺酯作用位点单一,同样存在较高的抗性发展风险,应积极开展桶混和复配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减少施用剂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此外,氟噁菌磺酯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晶态原药合成工艺也值得进一步优化开发。

相关知识

浅谈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拟南芥及线蚓的生态毒理机制及抗性组学研究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案例分析与对策
新型抗菌药有哪些?
氟吡菌酰胺——新型、广谱杀菌剂兼具新一代优秀杀线虫剂
氟吡菌酰胺:优秀杀菌杀线虫剂,全球销售额1.9亿美元
宋宝安:我国绿色农药发展情况及展望
植物健康杀菌剂功能新亮点
按照化学制剂的使用方式抗菌法分为哪些
月季细菌性病害用药

网址: 氟喹菌酯(fluquinometoate(P))是山东中农联合开发的新型喹诺酮类农用杀菌剂,具有优秀的植物保健功能和多重抗菌作用,可防治多种细菌性病害,市场前景广阔。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0450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用这三个药剂交
下一篇: 史上最全的杀菌剂混配大全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