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旅况(其一) (阿鲁威)》原文
《[双调·折桂令]旅况(其一)(阿鲁威)》原文|翻译|赏析|释义
正春风杨柳依依,听彻阳关,分袂东西。看取樽前,留人燕语,送客花飞。漫劳动空山子规,一声声犹劝人归。后夜相思,明月烟波,一舸鸱夷。
见《阳春白雪》前集卷二、《乐府群珠》卷三。这支小令虽题为《旅况》,但并未着重描写途中景况,而是截取饯别场面抒发离别的愁苦,因此本篇可视为作者《旅况》组曲的第一支。也许是害怕此行万里,归期难料,也许是恐惧旅途的寂寞,孤独缠身,总之,离别的阴云始终笼罩着作者的心,使他笔下的景物无不传达出浓厚的愁苦之情。“春风杨柳”本是悦人之物,可是饯别宴上的作者一想到等唱完《阳关》别曲,就要与亲人朋友分手,从此天各一方,于是便觉得那春风拂动的杨柳犹如诉说着依依不舍的离情;“燕语”、“花飞”本为动人之景,然而面对离樽,满腹惆怅的作者却感到声声燕语像挽留自己,而阵阵花飞又似送别自己,花花鸟鸟皆关离情;听春日山中子规的啼叫,欲留不可、不走不成的苦恼更加明显,辜负了那“不如归去”的声声啼鸣,作者遂生怠慢了子规的内疚。全曲行文至此,已经通过层层写景、层层抒情的手法,渲染出强烈的离愁别恨,但是作者意犹未尽,最后三句运用想像调节了时空角度,从今日写到后夜,从别宴写到旅途,从眼前景写到了心中景,表现了对前程景况的预示。全曲在较为强烈的悲剧气氛中结束,把贯穿全篇的“离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相关知识
双调折桂令元曲原文赏析(精选9篇)
元代《【双调】百字折桂令》原文、翻译及赏析
《[双调·折桂令]杨妃(卢挚)》原文
【双调】折桂令
《[双调·折桂令]“倚篷窗无语嗟呀”(周德清)》原文
《[双调·折桂令]九日(张可久)》原文
《[双调·折桂令]长沙怀古(卢挚)》原文
《[双调·折桂令]送春(贯云石)》原文
《[双调·折桂令]中秋(张养浩)》原文
《[双调·折桂令]湖山堂(赵善庆)》原文
网址: 《[双调·折桂令]旅况(其一) (阿鲁威)》原文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71475.html
上一篇: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乔吉 |
下一篇: 《双调 折桂令》原文及翻译赏析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