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百年 重现秦岭的单眼蜈蚣
关注
从《西游记》里的蜈蚣精,到鲁迅笔下的飞蜈蚣,再到《鬼吹灯》中的六翅蜈蚣,蜈蚣这种多足的节肢动物,似乎并不讨人喜欢。我国民间把蜈蚣和蛇、蝎、壁虎、蟾蜍一起称之为“五毒”。
然而,现实中的蜈蚣并非如同人们想象的那般邪恶和恐怖。而且有一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蜈蚣,栖息在我国的崇山峻岭之中。
消失已久的蜈蚣
从广义上来说,节肢动物门、唇足纲、蜈蚣目下的所有生物都可以称之为蜈蚣。它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极其广泛,除了南极洲之外,其它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世界蜈蚣目物种约有700种,隶属于蜈蚣科、盲蜈蚣科、暗蜈蚣科、尖盲蜈蚣科和单眼蜈蚣科等5科34属,其中单眼蜈蚣科的建立仅依据1903年在我国采集到的唯一一份单眼蜈蚣模式标本。常见的蜈蚣一般都是蜈蚣科下的动物,比如说多棘蜈蚣、模棘蜈蚣、少棘蜈蚣、间脚蜈蚣等等,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长有21对步足和4对单眼。
盲蜈蚣科的成员一般上体型都不大,在我国台湾分布的黑花盲蜈蚣体长仅1.8厘米;在东北、山西、河北等地分布的日本盲蜈蚣和宋氏盲蜈蚣也不过2厘米左右;在西藏分布的多氏盲蜈蚣也就3厘米多一点。它们虽然也有21对步足,但却没有眼睛。
棘盲蜈蚣科的生物体型较大,成年个体体长一般都在18-30厘米之间。它们栖息于阴暗潮湿之处,昼伏夜出,以捕猎各种小昆虫为生。
而这里要说的单眼蜈蚣非常特别,它们存在的依据是保存在德国汉堡大学标本馆的,于1903年在我国采集到的唯一一份模式标本。因为标本的头部两侧各有一个单眼斑,故而得名单眼蜈蚣。然而,从1903年之后它们便犹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活体进行研究,动物学家对于单眼蜈蚣的分布范围、生活习性、栖息环境等等都一无所知,因此一百多年以来关于它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有些学者认为它大致可以分类为盲蜈蚣科下的一个属,有些学者则认为它或许可以分类为蜈蚣科下的一个属……但主流观点一直认为,单眼蜈蚣确确实实应该分为蜈蚣目下一个独立的科。
发现奇怪蜈蚣
在古籍《尔雅》《庄子》中出现的“蒺藜”“蝍蛆”“甘带”,被认为是蜈蚣同物异名的文字记载。到了北魏时期的《广雅》中出现“蝍蛆吴公也”,意思是说古书上写的蝍蛆其实就是吴公。后来,古人们为了表明它是虫类,便在其旁边加上了一个“虫”字的偏旁。
有意思的是,鲁迅所说的“飞蜈蚣”并非是异想天开。在堪称古代百科全书的《淮南子》中就记载蜈蚣“能制蛇。见大蛇,便缘上啖其脑”。
2019年,我国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动植物学家们意外地在陕西秦岭海拔1000米左右的阔叶林中发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蜈蚣。说它奇怪,是因为它似乎兼具了蜈蚣科、盲蜈蚣科等多科动物的生态特征。新发现的奇怪蜈蚣被送往了中国蜈蚣目分类与资源调查研究实验室进行研究。
确认单眼蜈蚣
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详实的检索比对、形态鉴定和DNA分析之后,发现这条奇怪的蜈蚣正是在人们视野中已经消失一百多年的“单眼蜈蚣”。
随后,野外考场的科学家又在河南伏牛山腹地发现同样的单眼蜈蚣。从发现的活体外观来看,单眼蜈蚣的体长在4.2厘米到5.6厘米之间。由于采集地域不同,它们分别呈现淡白色和棕黄色,头部两侧具有单眼斑,第一节背板上有横向的环形纹理,尾足上密布小棘刺。
所谓背板,是科学家使用的专业术语,是指节肢动物腹部各体节背面所被覆的几丁质板。而腹部的几丁质板则称为腹板,两者由蜈蚣两侧的膜状薄板相连接。背板、腹板、连接板等其实都是蜈蚣的外骨骼,当它们的身体长大后就会分泌一种几丁质酶使得外骨骼破裂。然后蜈蚣就从里面钻出来,再重新形成外骨骼。蜈蚣的这种行为也就是常说的“蜕皮”,所有的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都会“蜕皮”。
经过对比,2019年在陕西秦岭和河南伏牛山采集到的“单眼蜈蚣”从形态上来看,和1903年采集于中国并保存在汉堡大学标本馆的正模式标本完全一模一样。因此,我国科学家发现消失百年的“单眼蜈蚣”成为不争的事实。
据此,蜈蚣目分为5科获得证实,也为后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单眼蜈蚣和常见的红头蜈蚣、青头蜈蚣大致相似,其躯干的第1节附肢进化成为颚足,足的末节形成尖锐的爪,爪的末端有毒腺开口。不论是有眼还是无眼的蜈蚣,它们的视力都很差,主要依靠头部的触角来感知周围。它们的触角十分灵敏,除了能感知外界的机械刺激、化学刺激之外。最新研究发现,蜈蚣触角可以感知温度和阳光。这大概也是很难在太阳底下看到蜈蚣的原因吧!
蜈蚣分泌的毒液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含有神经毒素。因此,被蜈蚣咬伤之后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剧烈的疼痛足以让你怀疑人生。
虽然科学家几年前就重新在野外发现了“单眼蜈蚣”的活体,但是由于它们的体型很小,活动又很隐秘,给观察和研究都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清楚单眼蜈蚣在我国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等详细情况,只能以它们的发现地陕西秦岭和河南伏牛山海拔1200米以下的阔叶林,来作为可以用来参考的分布区域和栖息环境。 陈春全/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动物界全系列】唇足纲—蜈蚣目(上):少棘蜈蚣
中国消失百年的濒危花卉再次绽放
生物多样性丨“消失”百年,秦岭“报春使者”盛放人间
新种“牵连”老种,“消失”百年八角花神奇重现
全球连线 | 中国“消失”百年的濒危花卉再次绽放
“消失”百年,秦岭“报春使者”盛放人间
全球连线 中国“消失”百年的濒危花卉再次绽放
全球连线|中国“消失”百年的濒危花卉再次绽放
发现丨陕西羽叶报春 消失百年后重现西安
新种“牵连”老种,“消失”百年八角花神奇重现—新闻—科学网
网址: 消失百年 重现秦岭的单眼蜈蚣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85778.html
上一篇: 热带雨林中可食用的植物(可食用的 |
下一篇: 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区别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