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雅聚”课业【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2024.11.下
王连弟
【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小雪”抒怀(通韵)
入冬原野换新装,白雪无踪不见霜。黄菊依旧寒中放,山坡红叶爽,兔追逐小鸟飞翔。田园秀,河谷强,五谷丰囤滿粮仓。
(带)五谷丰囤满粮仓,锄挂南墙,桌放书香。曲社威风,名扬天下,笔墨激昂。学平仄老师课讲,聚茶余诗友相帮。泥腿华章,祖训传承,将帅兵强。
贾文明
【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初冬游玉泉山吟曲
白云接客绕峰峦,花树迎宾石径弯。层林尽染风光炫,空中彩叶翩翩,草丛间溪水潺潺。身心爽,放眼宽,观望台欲醉成仙。(带)观望台欲醉成仙,品酒喝茶,拍照留言。景色怡情,人生得意,我自寻欢。岁月中受惊遇险,尘世间历喜经甜。恩怨一删,好曲轻弹,爱恨一除,神定心安。
赵保牛
【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锻炼与健身(新韵)
有山有水有林峰,多谷多溪多赤泓。岭高水浅河川境,咱爬山上停,看前方、美景红枫。眼前树,背后影,深吸气、空气充清。
(带)深吸气、空气充清,喜悦欢心,意志添增。气血随行,驱邪扶正,脏腑平衡。三高症、半年降零,糖尿病、吃黍食粳。禽戏拳型,体健身轻,永远年青。
赵保牛
【双调•水仙子带折挂令】听课益心(通韵)
眼前利益诱人心,排队长城礼品拎,网间听课文词渗,宣传教育新。保一生、身体康勤。吃营养,保老本,经络通百病无音。
(带)经络通百病无音。体健欢欣,米寿多辰,跳舞邀请,手拉白领,快乐愉殷。能睡觉三餐捧芹,心坦蕩有事宽宾,防为臻论,茶岁精魂,筑梦成真。
涂明星
〔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桂花树下
木樨开放扑鼻香,晓露纷披碎锦裳。秋风吹动花枝盎,鲜妍晃眼光,几白翁、闲话家长。数童稚,两手张,闹嚷嚷、在捉迷藏。【带】看园林、情侣双双,默默含情,静静依傍。摘束黄花,横斜发上,桃脸春芳。香沁肺、清新润嗓,微风梳、绿叶轻扬。争艳姑娘,起舞秋蝶,拍照情郎。
罗余作
【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歌赞《循史论诗》授予国家图书等荣誉馆藏
庐陵才子誉秦峰,赣水风流兆劲松,夕阳唱晚簧门梦。诗声岁月忠,辅诗学建奇功。赋诗共,律韵崇,破解融通。〔过〕邀欢诗赋和同,兴趣鲜浓,笔法殚穷。今古听风,往来数岁,迷路宣封。回首平添苦功,欣然终就成功。一愿初衷,千掌功夫,古韵新体,万众推崇,百馆生荣。
张四喜 散曲套数叙事说
用诗词吟颂时代、吟颂英雄,是诗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先贤自有诗以来,就创作了许多大量吟颂时代和歌唱英雄的千古佳作。时代英雄人物所创造的业绩是人们所敬仰的,英雄成功的范例吸引人,高尚的情操感动人,因此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言行,是诗作的理想素材。以英雄人物为题材,〔梁州〕特有的首二句对、四字句作两对、七字二句对、七字三句鼎足对的手法,叙述英雄的卓越事迹“挟风雨爬山水涉,聚深情越涧林截。三更天气云遮月。影蒙蒙姑娘虎胆,声朗朗书记豪侠。果园摸底,田垄驱蛇。陡坡上菜垄抡镢,火堆边对话难别。百千回苦练方言,上万棵新芽嫁接,几十家网售搭车。累耶!秀姐!看你新长征路从头越,扑下身来夯基业。喜见她沙糖橘丰收报捷,快乐似蝴蝶”。
到〔二煞〕展开抒情,进一步深化读者对英雄的认知:“终日攻坚,通宵达旦忙不歇,怜看她手心血茧难遮……”。
至〔一煞〕“难忘她那日奔走昏天夜,敬仰她山洪肆虐傲妖邪。彩凤湼槃,光灿灿火炬燃烧不灭……”。
到〔尾声〕刻意运用散曲特有的增句增字的技法,加强曲的节奏,来达到敲击人心,鼓舞斗志的目的:“青山下杜鹃花烨,碧水边红梅影斜。百垊村,情不舍;致富人,念秀杰;花盛开,鹃啼血;泪眼看,不忍别;千户兴,硕果结;美景铺,彩画叠…图画里霞照英杰,放眼望微微笑也。”
曲子先是突出主题,然后讲述英雄事迹,通过对英雄的赞美、怀念来完成整个作品。
(原作刊登于《中华辞赋》2022年11期)
2023年惊悉山洪肆虐,列车受阻,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我夜不能寐,写了《〔越调·斗鹌鹑〕K396次列车遇险记》。
开篇〔斗鹌鹑〕 着重于写景,喧染洪水泛滥的恶劣:“猛可里山洪,一哄地雨积。道路坍塌,列车涉水。铁马扒窝,飞轮出轨……。”
〔紫花儿絮〕描述列车此时的窘况。
〔金蕉叶〕述说旅客的焦急。
〔调笑令〕镜头推出临危受命的列车员赵阳。“一跃而起来指挥。姑娘家似有金刚势”。
〔秃厮儿〕〔圣药王〕歌颂当地村民们“罐存咸菜整,陈年谷洗泥,热粥枣儿煨”,对受难旅客的救助。
〔三台印〕抗洪救灾胜利:“终见的红旗丽,霞光坠,五星溢美。救援队一个个瓶水背,一袋袋面包携,一股股亲情暖偎。惹饥寒客十面围,教乘务组倾千滴泪。红星指路回家,前呼后拥走起”。
利用散曲套数的戏剧性、散文化的优势,近乎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整个作品。
(原作刊登于《中华辞赋》2023第11期)
新世代新叙事,需要写时代楷模,需要用当代语,发时代豪情,去激励人心,鼓舞斗志,这是我们当代诗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曲的产生昭示着诗歌发展,是循着雅极必俗的内在规律。散曲(套数、带过曲、小令)在元代确实是一座高峰,而现在却沦为“小众”,实在是可悲。在曲的高峰时刻,它不但出现了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大家,还出现了一批相当可观的佳作精品。但进入明代,文人又以雅入曲为时尚,却恰恰违背了元曲尚“俗”特质。到了清代,有人提倡以雅救俗,而他们选择的是词而不是曲。渐渐地这就冷落了散曲,所谓的“唐诗宋词元曲三座高峰,也就徒有虚名。
中国诗歌是在不断否定之否定中进步,时代变了,经济基础变了,作为诗歌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改变;不仅题材要变,语言也要跟着变,随之而来的诗歌形式也要改变;而曲的合俗,时而求俗,时而求雅,则更符合当前大众文化求新求变的口味。
而今,时代的飞跃发展,需要更多新时代新叙事作品,这就为散曲创作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遇,让我们为歌颂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继续努力。作出能够启迪人、鼓舞人、感动人的优秀作品,也是当代诗人所肩负的责任。
一
散曲,尤以散曲中的套数,其故有的戏剧性、故事性,具有创作新时代新叙事的先天优势。
散曲与诗词比较,虽写作手法大有不同,然散曲并不比诗词缺少担当。适合叙事的,诗有古风歌行排律,词有中调、长调,散曲也有重头、带过曲和套数。然而由于散曲套数可能不为人们所熟知,参于创作的曲手还不是很多,所以就未引起读者的关注。
中国文人素来就有“英雄情结”,就有歌颂英雄的传统。首先,元曲四大家创造了元曲的辉煌,在他们那个时代,情绪得以抒发,个性得以张扬,元杂剧中的历史剧,就是为民族英雄锻造的光影画廊。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李寿卿的《伍员吹箫》、关汉卿的《单刀会》。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单刀会》,他塑造了一个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英雄关羽形象。看他〔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仅仅六句、就把关羽的一身正气,勇敢机警,绝不在敌人面前显露丝毫怯懦和退缩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再看《雁儿落》“则为你三寸不烂舌,恼犯我三尺无情铁。这剑饥餐上将头,渴饮仇人血”。仅仅四句话,却有声有色,铭刻人心。犹以《驻马听》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亦凄厉、亦雄浑、声声打动了读者心扉。至今昆剧《单刀会》仍在舞台上不断演出,其它剧种如川、汉、徽、粵、及苏浙评弹也都保存此精彩剧目。
纪君祥《赵氏孤儿》一剧,同样非同凡响,曾被法国剧作家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在国外引起哄动。
步入新时代,在《中华诗词》二〇〇五年第三期卷首语《让曲与诗词并茂》的感召下,也涌现出不少散曲套数的优秀作品。
其中李旦初先生的《〔中吕·粉蝶儿〕阿Y外传》尤其引人注目。且看他“世事沧桑,大舞台人人亮相。众贪官粉墨登场,一会儿悲切切,几般模样。那主角儿阿丫东躲西藏,好似那答儿野魂游荡”。开篇铺排主题,引人入胜。
〔尾声〕“忽听得轰隆隆晴天霹雳响,原来是审计风暴排山倒海声声掀巨浪。霎那间江南江北关内关外一群贪官儿锒铛入狱落天网,哎呀呀,阿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到处是四面楚歌铐儿响”。
流畅的散文化语言叙事,俏皮幽默的散曲调侃,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一针见血的“四面楚歌烤儿响”,看罢直教人畅快解恨。
滕伟明先生的〔自度曲〕《王老五进城》,同样也是以叙事为主流,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矿泉水〕走饿了又想打幺台,猛想起老婆子一夜聊斋:肉包子不能买,油炸饼不能揣。我跟着学生娃儿不戳拐。呀,又出一回乖!我道是醪糟水,却原是半斤凉水装了个瓶儿卖。
语言活泼生动,引人入胜,“半斤凉水装了个瓶儿卖”,不知他怎么想出来的。
〔皇城坝〕一走走到皇城来,好个大坝子平铺开。也不种萝卜,也不种青菜,种了些细草做甚来?兴得怪!不许人去踩,又没个羊儿在。
曲语的纯熟运用,使夸张不显虚假,令人叫绝。“好像听惯了古典音乐之后,你的耳鼓忽然敲响当代的摇滚乐曲,如同听久了美声唱法之后,忽然通俗唱法破空而来,元曲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大不相同于唐诗宋词的崭新的世界,它的语言呈现的是通俗质朴之姿与活泼诙谐之趣”。(李元洛《元曲之旅》)
从以上两篇作品可以感悟到,散曲套数叙事有序,章节分明,引人入胜,尤以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戏剧性、喜剧性是其它诗体无法代替的。
二
散曲语言与诗词比较,涉及更为宽泛,表现力更为活跃,更易于吸收当代语和大众语言之精华。“曲是诗词向现代化、大众化进军的桥梁,通过写曲,首先解放了多年写诗填词所凝结僵化了的创作心态和语言习惯,走向开阔、放松、多向、畅达的心境,走向平俗、生话化,调谐、奔放的语境”。(丁芒)丁芒先生关于对散曲语言的概述,使我们从中受到很大启发,无疑对散曲,尤其对散曲套数叙事性的创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散曲语言,具有新鲜感和生活气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曲多用口语、俚语、市语、方语、家常语,讥诮语,使得诗坛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奇异审美风尚,也迎合与培养了一大批新时代的散曲作者和读者,一大批散曲佳作融入到了人民大众,为散曲的发展提供了机缘。在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编著的《人世情散曲丛书之三——父母情》中,在262名作者里就有130多位写了套数。这足以能够说明,散套的抒事为主,语言趋于散文化、故事化、戏剧化的优势,愈来愈得到散曲套数的作手和读者的喜爱。
山西遗山散曲社社长、瓜农赵斌田写曲善于乡音作曲,他生长于农家,以点瓜种菜为生,每在开园采收之时,俱以冰雹灾之,无异绝收。怨恨之下他写了套数《〔正宫·九转贷郎儿〕新打神告庙》:
〔一转〕恨起来把龙王狠骂,痛起来把龙王痛打,甚缘由打坏我的瓜?我将你一声声问,你与我一声声答,把你个没良心的天不杀。
真个是气不打一处来,痛恨之极。全是平常话、百姓语。
〔五转〕说是你脸皮老厚,说是你模形够丑,半天价打骂不知羞。爪赛鹰,眼如牛,一双角儿扎烂头。尾同鸡,舌似狗,纵是封侯,脱不得禽兽。看你身前身后,一群鳖怪泥鳅,龇牙咧嘴把风抽。个个像开枷怪,破笼囚,你便是妖魔贼祸首。
好一番《打神告庙》,义愤填膺,一气呵成,一骂接一骂,一环扣一环,似发出光电雷鸣的音响效果,令人拍案称快。在这里,作者当然是主角,虽未像《打神告庙》中敫桂英骂王魁那样的哀怨沉痛,却也为自己一年多的劳作化为乌有愤然发声。纵观整个套数,精彩周到之处莫过于谋篇、叙事、前呼后应,充分运用语言轴的畅达,使作品完成到极致。
忻州学者王兴治,遗山散曲社顾问,善于时代语,他虽不务农,但他了解农民的酸甜苦辣,看他套数《〔般涉调·耍孩儿〕探访忻州扶贫攻坚》:
〔六煞〕抬眼望,淡云飘,层林叠翠重恋俏。鳞坑又见新松茂,耕退林还两利捞。生态有如三级跳,子孙后代,步上金桥。
通过寥寥数语叙事,即把个扶贫变化讲的明明白白,不得不说曲作者本事了得。“鳞坑又见新松茂”,比喻尤其精妙,鱼鳞坑里栽树苗成活都不易,何况而今还长成茂盛的大树,真是好喻。
〔四煞〕一声嗓,半山摇,管输铺就龙行道。轻旋栓纽清泉冒,洼地坡田率意浇。从今傲向天公笑,任凭旱涝,我自丰饶。
作者惜字如金,少许笔墨即把扶贫后的农村新貌一挥而就:“管道铺就龙行道,轻旋栓纽清泉冒”。真实、生动、感人,朴实无华。”
山西原平农民散曲社副社长邸梅兰,用语朴实无华、善于家常话,是一位驾驭散曲套数写作的行家里手,她的《〔般涉调·魔合罗〕回娘家看戏小住》讲的是她陪伴母亲看戏的事儿,故事情节真实,通过小事体现伟大的母爱,将一个孝顺闺女的形象表现的栩栩如生。
先是知道了娘家村里唱大戏:“娘说大戏来村后,电话中忙应口,暂搁琐事暂抽身,脚下生风步嗖嗖,归心似箭情儿切,唯恐娘亲苦盼妞。东西购,大包小袋,蔬果粮油”。〔幺篇〕
听戏时心又不在戏上,却与娘聊个没完:“开了幕,唱腔悠,无心品味台中秀,与娘家长里短悄悄话,尽把流年轶事搜,时光如驰骤,家圆娘在,人复何求”?〔六煞〕
散戏后回家又与娘说说笑笑,尽显亲情:“听罢戏,两心收,拿着板凳牵娘袖,温馨一路来相伴,效那戏丫练练喉,歌声逗,母欢儿喜,意唱心悠”。〔五煞〕
当夜与娘亲聊天、入梦、幸福满满:“蟋蟀鸣长夜,娘亲话题稠,呼呼一梦疏篱诱,儿时老院苗畦美,我是蝴蝶绕不休,鸡公奏,睁开双眼,娘正熬粥”。〔二煞〕
可以看出,《〔般涉调·魔合罗〕回娘家看戏小住》无论是故事性、叙事性、都能够在套数中得以充分发挥、尽显风彩,尤以故事引人、细微之处见精彩而招人喜欢。
相关知识
“茶余雅聚”课业【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2024.11.下
《水仙子过折桂令行乐》翻译赏析
【双调】折桂令
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双调】水仙子·【南吕】一枝花》题解
元代《【双调】折桂令
双调折桂令元曲原文赏析(精选9篇)
《双调·折桂令·怀钱塘》元曲赏析(通用6篇)
《双调·折桂令·怀钱塘》元曲赏析
元曲:双调·折桂令·题
元代《【双调】百字折桂令》原文、翻译及赏析
网址: “茶余雅聚”课业【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2024.11.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06843.html
上一篇: “仙人”千掌花开万朵 |
下一篇: 南京弘绪画廊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