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农场 小番茄亩产超4万斤

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农场 小番茄亩产超4万斤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31 21:08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变。青岛莱西市的现代化番茄种植基地几乎将传统农业的痕迹彻底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智慧大脑"控制的智能农场。这一转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亩产量竟然突破了4万斤,值得深入探讨其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达到这一成果。

在这个广袤的500亩番茄种植基地内,温室大棚的布局充满了科技感。在育苗和生产的所有环节里,农业企业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由数字大脑控制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确保了每一串小番茄在最佳状态下生长。从项目一期的180亩地开始,便布局了246个传感器和234个控制器,实时记录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天收集的数据量达到了惊人的30多万条。

通过这样的数据监测与分析,该园区的番茄不仅产量远高于常规种植,且果实的品质也显著提高。作为市场上高端小番茄的代表,平均每斤售价可达到15元。相比于普通的小番茄,这样的价格无疑体现了其优越的营养价值和稳定的口感。智能化的管理确保了从生产到最终销售,整个过程的高效与精准。

在提到机械化与智能化的结合时,常士奇,园区的技术主管,不无骄傲地透露,产业园的采摘和运输工作早已实现了无人化,工人在园区内的工作强度大为降低。利用轨道系统和运输机器人,采摘完的番茄自动被运送至分拣区域,然后在机械臂的协助下完成打包,整个流程如同工业流水线般高效。数据表明,园区在高峰期间每天的出产量可达60吨,但同时的用工量却是普通大棚的六分之一,展现了机械化的巨大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化的应用通过标准化生产,在产品外观和质量上都奠定了显著优势。他们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并且逐步开拓国际市场,形成覆盖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庞大供应链。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得他们在全国市场中的竞争力持续上升。

展望未来,农业智能化的趋势愈发显而易见。公司负责人马铁民强调,农业若想提升整体效率和经济收益,进一步的智能化应用是必经之路。当前,虽然已有少许成功案例,但在具体落地应用方面仍然遭遇瓶颈。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他们正在着手研发更智能化的采摘机器人和巡检设备,力求为传统农作物的管理带来更为深入的智能化升级。

智能农业绝不仅限于小番茄的种植,它将逐步覆盖更为广泛的农作物领域。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算法的提升,未来,果实采摘和病虫害巡查等环节将有望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此外,借助不断提升的人工智能技术,预计会有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关注农业发展的智能化研究,使之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相关知识

智能农场炼成记:“智”种小番茄,亩产超过4万斤
“数字大脑”种小番茄,亩产4万斤!
国外几家农场用人工智能预测病虫害,番茄产量提升4%
云南罗平:连作姜田亩产超万斤,科技助力小黄姜产业发展
这家农场用人工智能预报病虫害,将番茄产量提升 4%
全球最牛!番茄亩产6万斤,卖了120万,全靠这项技术!
“想要甜一点还是酸一点的番茄?”上海崇明这个智能番茄产业园能“定制”
通过整合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智慧农场APP实现病虫害实时监测预警
安徽省育出高产优质番茄新品种
亩产万斤的四季豆品种

网址: 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农场 小番茄亩产超4万斤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2878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智能农场亩产4万斤小番茄:科技助
下一篇: 冬季好去处!通州14家农场“逛吃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