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05 08:45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天麻丸,中成药名,为祛湿剂,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风湿瘀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痠痛。

现有的祛风除湿的丸剂,大多是直接将中药材磨成粉与练蜜配合制成天麻丸,天麻丸的药效发挥不佳,容易产生浪费,且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天麻丸的药效发挥效果,避免浪费药材,保证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40-80份、羌活80-120份、独活30-70份、杜仲50-90份、牛膝40-80份、粉萆薢40-80份、白附子10-50份、当归80-120份、地黄120-200份、玄参40-80份、防风40-80份、僵蚕10-30份、全蝎20-40份、桑寄生20-40份、蜂蜜80-120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40份、羌活80份、独活30份、杜仲50份、牛膝40份、粉萆薢40份、白附子10份、当归80份、地黄120份、玄参40份、防风40份、僵蚕10份、全蝎20份、桑寄生20份、蜂蜜80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80份、羌活120份、独活70份、杜仲90份、牛膝80份、粉萆薢80份、白附子50份、当归120份、地黄200份、玄参80份、防风80份、僵蚕30份、全蝎40份、桑寄生40份、蜂蜜120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60份、羌活100份、独活50份、杜仲70份、牛膝60份、粉萆薢60份、白附子30份、当归100份、地黄160份、玄参60份、防风60份、僵蚕20份、全蝎30份、桑寄生30份、蜂蜜100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均选用无病虫害产品,所述蜂蜜为天然蜂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杜仲为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桑寄生和蜂蜜;

步骤二:将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当归、地黄、玄参、白附子、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分别进行粉碎处理,过10-20目筛;

步骤三:将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当归、地黄、玄参、白附子、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加水煎熬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离心过滤处理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对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15(25℃)的稠膏a;

步骤四:将天麻和步骤三中的滤渣以70%乙醇为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15(25℃)的稠膏b;

步骤五:将二分之一重量份的蜂蜜加入到稠膏a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物c,将剩余的蜂蜜加入到稠膏b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物d;

步骤六:将混合物c和混合物d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制丸、干燥处理后得到祛风除湿的天麻丸。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二前对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进行清洁除杂干燥处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四中对滤渣进行浸渍时,每半个小时进行机械搅拌5分钟,同时浸渍过程中进行密封处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四中渗漉过程中采用逆流渗漉法。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采用本发明的原料配方所制备出的祛风除湿的丸剂,祛风化湿效果更佳,药效发挥效果更佳,可避免浪费药材,保证治疗效果;防风、僵蚕、全蝎、桑寄生均具备祛风除湿功效,全蝎与白附子和僵蚕相互配合,可加强祛风解痉,通络止痛功效;同时桑寄生可与独活和牛膝配合使用,可有效加强天麻丸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

2、本发明在制备祛风除湿的丸剂的过程中,对中药材粉碎处理后进行煎熬处理,并进行渗漉处理,将药粉中溶于水或醇的有效物质都提取出来,可将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全部取出,可将天麻丸的药效更快的发挥出来,避免浪费药材,保证治疗效果,可有效加强蜂蜜与有效物质的结合效果,药物混合均匀程度更高,药效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40份、羌活80份、独活30份、杜仲50份、牛膝40份、粉萆薢40份、白附子10份、当归80份、地黄120份、玄参40份、防风40份、僵蚕10份、全蝎20份、桑寄生20份、蜂蜜80份;

所述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均选用无病虫害产品,所述蜂蜜为天然蜂蜜,保证中药材原料的安全性。

所述杜仲为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桑寄生和蜂蜜;

步骤二:将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当归、地黄、玄参、白附子、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分别进行粉碎处理,过10-20目筛;

步骤三:将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当归、地黄、玄参、白附子、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加水煎熬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离心过滤处理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对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15(25℃)的稠膏a;

步骤四:将天麻与步骤三中的滤渣以70%乙醇为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15(25℃)的稠膏b;

步骤五:将二分之一重量份的蜂蜜加入到稠膏a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物c,将剩余的蜂蜜加入到稠膏b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物d;

步骤六:将混合物c和混合物d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制丸、干燥处理后得到祛风除湿的天麻丸。

在步骤二前对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进行清洁除杂干燥处理,保证中药材的清洁度,使得提取物洁净度更高。

在步骤四中对滤渣进行浸渍时,每半个小时进行机械搅拌5分钟,同时浸渍过程中进行密封处理,可减少乙醇溶剂的损失,保证对滤渣的浸渍处理效果。

在步骤四中渗漉过程中采用逆流渗漉法,将药材与溶剂在浸出容器中沿相反方向运动,连续而充分地进行接触提取的一种方法,属于动态逆流提取。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80份、羌活120份、独活70份、杜仲90份、牛膝80份、粉萆薢80份、白附子50份、当归120份、地黄200份、玄参80份、防风80份、僵蚕30份、全蝎40份、桑寄生40份、蜂蜜120份。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2均不同的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60份、羌活100份、独活50份、杜仲70份、牛膝60份、粉萆薢60份、白附子30份、当归100份、地黄160份、玄参60份、防风60份、僵蚕20份、全蝎30份、桑寄生30份、蜂蜜100份。

分别取上述实施例1-3所制得的天麻丸与对照组一天麻丸、对照组二天麻丸、对照组三天麻丸、对照组四天麻丸和对照组五天麻丸天麻丸进行实验,对照组一天麻丸为市面上的普通天麻丸,对照组二天麻丸与实施例相比无防风,对照组三天麻丸与实施例相比无僵蚕,对照组四天麻丸与实施例相比无全蝎,对照组五天麻丸与实施例相比无桑寄生,分八组分别试用三个实施例中制备的天麻丸以及五个对照组天麻丸,每组选择门诊病人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无孕妇),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0岁,临床表现为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痠痛,每天服用三次,一次一丸,每丸重9g,进行多项试用并调查,得到以下数据,调查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由表一可知,当祛风除湿的丸剂的原料配比为:天麻60份、羌活100份、独活50份、杜仲70份、牛膝60份、粉萆薢60份、白附子30份、当归100份、地黄160份、玄参60份、防风60份、僵蚕20份、全蝎30份、桑寄生30份、蜂蜜100份时,祛风化湿效果更佳,药效发挥效果更佳,可避免浪费药材,保证治疗效果,治疗风湿瘀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状为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痠痛效果更佳,故实施例3中原料配合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配方中的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和玄参,为天麻丸中原有的中药材成分,保证天麻丸的正常功效;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僵蚕,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全蝎与白附子和僵蚕相互配合,可加强祛风解痉,通络止痛功效;桑寄生,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同时桑寄生可与独活和牛膝配合使用,加强功效;可有效加强天麻丸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

实施例4

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麻60份、羌活100份、独活50份、杜仲70份、牛膝60份、粉萆薢60份、白附子30份、当归100份、地黄160份、玄参60份、防风60份、僵蚕20份、全蝎30份、桑寄生30份、蜂蜜100份。

所述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均选用无病虫害产品,所述蜂蜜为天然蜂蜜,保证中药材原料的安全性。

所述杜仲为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桑寄生和蜂蜜;

步骤二:将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当归、地黄、玄参、白附子、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分别进行粉碎处理,过10-20目筛;

步骤三:将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当归、地黄、玄参、白附子、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加水煎熬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离心过滤处理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对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15(25℃)的稠膏a;

步骤四:将天麻与步骤三中的滤渣以70%乙醇为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15(25℃)的稠膏b;

步骤五:将二分之一重量份的蜂蜜加入到稠膏a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物c,将剩余的蜂蜜加入到稠膏b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物d;

步骤六:将混合物c和混合物d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制丸、干燥处理后得到祛风除湿的天麻丸。

在步骤二前对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白附子、当归、地黄、玄参、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进行清洁除杂干燥处理,保证中药材的清洁度,使得提取物洁净度更高。

在步骤四中对滤渣进行浸渍时,每半个小时进行机械搅拌5分钟,同时浸渍过程中进行密封处理,可减少乙醇溶剂的损失,保证对滤渣的浸渍处理效果。

在步骤四中渗漉过程中采用逆流渗漉法,将药材与溶剂在浸出容器中沿相反方向运动,连续而充分地进行接触提取的一种方法,属于动态逆流提取。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没有步骤二中的操作,在步骤一之后直接进行后续操作。

实施例6

与实施例4-5均不同的是,在步骤五中直接将稠膏a、稠膏b与蜂蜜进行混合处理,然后进行制丸干燥处理后得到天麻丸。

分别取上述实施例4-6所制得的天麻丸与对照组六天麻丸进行实验,对照组六天麻丸与实施例相比在直接对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牛膝、粉萆薢、当归、地黄、玄参、白附子、防风、僵蚕、全蝎和桑寄生进行磨粉处理,过200-300目筛,将药粉混合均匀后直接与蜂蜜混合均匀制成天麻丸,分四组分别试用三个实施例中制备的天麻丸以及对照组六天麻丸,每组选择门诊病人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无孕妇),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0岁,临床表现为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痠痛,每天服用三次,一次一丸,每丸重9g,进行多项试用并调查,得到以下数据,调查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由表二可知,在制备天麻丸的过程中,当实施例四中的制备方法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步骤二对中药材进行粉碎处理,并在步骤三中对除天麻之外的药粉进行煎熬处理,将药粉中溶于水的有效物质进行提取,在步骤四中对药渣和天麻进行渗漉处理,可将药材中溶于醇的有效进行提取,可将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全部取出,可将天麻丸的药效更快的发挥出来,避免浪费药材,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在步骤五中先将蜂蜜分别与稠膏a和稠膏b混合均匀,再进行混合制丸,可有效加强蜂蜜与有效物质的结合效果,药物混合均匀程度更高,药效更佳。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知识

一种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杨树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三角梅生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茶树花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金花茶花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玫瑰花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葫芦加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治疗骨痹的祛风除湿止痛外洗药液及制备方法
一种茉莉花茶咖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网址: 一种祛风除湿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169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闹羊花的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散
下一篇: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西河柳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