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许家冲村:四维产业绘就振兴图景,巾帼书记点亮致富航灯

许家冲村:四维产业绘就振兴图景,巾帼书记点亮致富航灯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1-03 06:36

许家冲村:四维产业绘就振兴图景,巾帼书记点亮致富航灯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暑期实践队)

第一部分:山上茶、院中绣、路边花、屋里客——一个村庄的“四维产业生态图”

湖北宜昌许家冲村的清晨,是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茶园里新苗扦插正忙,绣娘们在家中飞针走线赶制订单,路边绣球花田的灌溉系统运转不息,民宿店主们已备好飘香的特色早餐。这座三峡库区移民村,以“山上茶、院中绣、路边花、屋里客”精准构建起独特的四维产业生态,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

山上茶:绿色银行枝叶茂

坐拥北纬30°黄金产茶带的天赋——年均180天雾日、12℃昼夜温差及富含锌硒的酸性黄壤,许家冲村将退耕还林保留的耕地重点发展茶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萧氏集团的智能化穴盘育苗联动大棚扎根于此,为全国输送优质茶苗。更亮眼的是本土成长的力量:望运平在村委会支持下,将小茶叶铺发展为双狮岭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现有社员632户,带动就业超400人,建成生态茶园5000多亩,年加工干茶2000吨,形成全产业链条。合作社线上线下并举,通过门店、展销会及“三峡茶姑娘”抖音号等方式推广。虽面临线上“职业打假人”干扰的挑战,仍积极调整策略。同时,依托研学基地传播茶文化,拓展增收渠道。从智能化育苗到合作社壮大,许家冲茶产业早已超越“种茶卖茶”,那满山茶树,既是长江岸线的绿色屏障,更是村民实实在在的“绿色银行”。

院中绣:指尖经济焕活力

指尖翻飞,绣出锦绣天地。手绣产业,特别是当地非遗牵花绣,成为许家冲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金钥匙”。它不受时空限制、原料易得、针法易学的特点,让留守妇女、残疾人得以兼顾家庭与工作,激发内生动力,改变“等靠要”的思想。

起步于谢蓉创立的宜昌绣女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后升级为宜昌沁邑民俗文化有限公司,注册“峡江绣女”“三峡·艾”等品牌。当前,手绣产业也面临传统纹样与流行趋势融合不足、市场接受度有待提升的挑战。公司正积极寻求突破,与北京阿卡手工合作销售材料包,承办研学与公益活动传承非遗,并计划探索外贸直播新路径。

投稿+许家冲村:四维产业绘就振兴图景,巾帼书记点亮致富航灯(1).docx

图1 队员在主管陈娅雯带领下参观手绣基地。

路边花:美丽经济初绽放

为打造“开门见花,开窗见景”的生态家园,许家冲村曾引进绣球花苗与花箱,后因养护成本转向自主培育。村内现已建成绣球花种植基地与花箱加工厂,通过技术学习提升能力。产业不仅满足村内绿化需求,富余产品还尝试对外销售创造收益,并提供就业岗位。目前花苗培育与花箱生产仍处于技术完善与市场开拓的探索阶段,潜力待进一步释放。

屋里客:民宿集群迎客来

依托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许家冲村民宿产业从早年照明不足、经营粗放的困境中崛起。破局关键是打造以艾草为主题的“三峡·艾”民宿。他成功地示范带动了村民们效仿。在村委会帮扶下,全村现有民宿38家、标准客房200余间,可同时接待游客500余人,荣膺“湖北旅游名村”称号。民宿产业的兴旺,让四方宾朋真切感受到库区移民村的热情与美好。

许家冲村的“四维产业生态”,以茶筑基、以绣赋能、以花添彩、以宿聚客,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共进。从龙头引领到合作社参与,从非遗传承到文旅融合,多元产业正深度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书写着绿水青山向共同富裕转化的生动篇章。

第二部分:谢蓉:三峡库区的“艾”与“爱”

薄雾轻笼峡江,谢蓉站在许家冲村的田埂上,目光扫过村中崭新的民宿群。十年光阴,这位土生土长的三峡移民村带头人,完成了从绣品摊前为生计奔波的女子,到全村产业航船掌舵者的华丽蜕变。

初心如炬:从木牌招客到信念生根

谢蓉的生活朴素如山间艾草。早年经营绣品生意时,一句市场反馈“别人要的是吃、住这些刚需”,点醒了她。2015年,三峡工程免门票政策引来游客潮,却因住宿匮乏让许多人抱憾而归。带着最朴素的民生关切,谢蓉行动了:她动员村民收拾房屋,在村口竖起一块醒目的木牌——“吃移民饭,住移民家,看三峡最美的夜景”,标注50元一人的食宿价和联系电话。电话瞬间被打爆的热度,不仅点燃了村民增收的希望,更让她坚定了“让游客留下来,让村民富起来”的信念。“不是等着光明来,而是自己先成为光。”这成为她扎根基层、实干兴村的不变初心。

产业扎根:从示范民宿到“艾”满峡江

谢蓉的产业探索充满“在实践中迭代”的智慧。初期组织村民接待游客时暴露了经验不足、配套落后的问题。“与其说教,不如示范”,她拿出积蓄,盘活废弃地块,亲手打造了许家冲第一家示范民宿——“三峡驿”。品牌命名蕴含深意:最初取“三峡爱”,寓意移民守望家园的大爱;后敏锐结合屈原故里丰富的艾草资源及产品开发,巧妙谐音改为“三峡艾”,让民宿成为可触摸的屈原文化载体,艾草粽子、足浴包等产品应运而生。

她的脚步从未停歇。为“让村庄和民宿一起美起来”,她牵头发展花箱产业,从网购样品研究到远赴云南学艺,即便遭遇挫折,也坚信“直线不通就绕弯,只要方向对,每步都在靠近目标”。从一盏民宿的灯火,到艾草产品的芬芳,再到路边花箱的绿意,谢蓉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从需求出发,向特色扎根”的振兴路。

行稳致远:务实治理聚人心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谢蓉深谙基层治理之道。她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倡议打造了“初心馆”。馆内没有冗余标语,取而代之的是记录村庄发展历程的照片墙——这一步“来时路”,正是她务实治理理念的写照:党建不搞形式,解决问题才是真章。

调动党员积极性,她抓住两个核心:“可信”与“有价值”。“党员得‘立得住’,品行正、作风实,大家提到‘这是党员’,才会觉得靠得住。”她常这样要求自己。同时,她善于“让付出被看见”:村里的“家庭文明诚信榜”表彰先进党员家庭;村晚颁奖、喜事送花等,用精神认可温暖人心。“基层群众在意的是认可。”她深知其道。

治理创新也贴合实际:党员会改为线上,方便在外党员参与;成立道德理事会,按比例吸纳老人、妇女和青年,让占比最高的青年群体牵头谋发展。

从初心馆到长效机制,许家冲村的治理智慧都藏于每个务实举措中。“把党员当‘自己人’帮成长,党员把群众当‘身边人’解难题,基层治理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谢蓉这句话,道出了基层治理最坚实的底色——扎根实际,心系群众。这位峡江女儿,正用她的“艾”心与实干之“爱”,继续照亮许家冲村的振兴前程。

投稿+许家冲村:四维产业绘就振兴图景,巾帼书记点亮致富航灯(1).docx

图2 村党支部书记谢蓉正在接受队员采访。

(实践队成员:谭笑、何冠丽、张力苏、杜若瑜、张毅宁、薛安然、梁紫盈)

图文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许家冲村调研队 谭笑

通讯员谭笑(华中农业大学)

相关知识

蚌埠市五河县头铺镇:艾草飘香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乡村振兴绘就文明秀美图景
永宁县:王太村绘就致富新图景
林西镇:棚室绘就新图景 花卉扮靓致富路
肥城市新城街道孙庄村:以扶郎花产业为媒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艾草香话振兴,浦江汇中村绘就乡村发展新图景​​
番禺区多举措打造“广州市巾帼头雁村”,助力“百千万工程”
庆阳:纵深推进农文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江苏盐都:“内外兼修”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长汀:致富花绘就乡村振兴美好“兰”图

网址: 许家冲村:四维产业绘就振兴图景,巾帼书记点亮致富航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560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杜若花的寓意是什么
下一篇: 羊踯躅播种育苗关键技术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