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番茄找回“丢失的遗传力” 深圳基因组所两项成果入选2023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转自:深圳商报
深圳新闻网2023年12月13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马昕怡)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公布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和农业信息研究所科技情报分析与评估创新团队研制的《2023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报告遴选出10项能够充分代表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
其中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的“构建首个番茄图泛基因组”、杨青团队的“首次揭示几丁质定向生物合成的结构基础”两项研究成果入选2023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构建首个番茄图泛基因组”研究,绘制了迄今最完整的番茄遗传变异图谱,结合多组学关联分析,找回了“丢失的遗传力”,助力番茄基因组育种。该研究为泛基因组促进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
番茄的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育种前,需要全面评估遗传变异对遗传力的具体影响。然而,数量遗传学领域有一个重要问题,被称为“遗传力丢失”,即通过遗传标记估计的遗传力,以及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的所有相关基因所贡献的遗传力总和,均低于实际的遗传力。找回这些“丢失的遗传力”,将有助于理解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为相关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
“首次揭示几丁质定向生物合成的结构基础”研究,首次解析了大豆疫霉几丁质合成酶的三维空间结构,从原子水平上揭示了几丁质生物合成的完整过程,并阐明了几丁质生物合成被抑制的机制。该研究为靶向几丁质合成酶的新型绿色农药精准设计奠定了基础,对绿色农药的原始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杨青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了历时15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解析了大豆疫霉菌几丁质合成酶的冷冻电镜结构,首次揭示了几丁质生物合成的完整过程,并阐明了尼克霉素抑制几丁质生物合成的机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泛基因组赋能未来作物育种
Nature:黄三文团队两项研究探索泛基因组赋能育种
泛基因组:赋能未来作物育种的基石
我所张友军团队研究成果“解析昆虫激素介导小菜蛾Bt抗性机制”入选2021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成果转化 我所两项成果获评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23年度优秀科技成果
男子婚戒丢失称花10万也要找回男子婚戒丢失民警帮找回
祝贺!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取得两项重要成果
“人工智能助力碱基编辑新工具挖掘”入选2024中国农业科学10大突破性进展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黄海所“我国绘制迄今为止最大动物基因组图谱”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
古脊椎所三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网址: 帮番茄找回“丢失的遗传力” 深圳基因组所两项成果入选2023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43260.html
| 上一篇: 揭示了番茄株型相关产量性状的遗传 |
下一篇: 番茄基因编辑新突破:无需培养,效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