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滇中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外生菌根形态学研究

滇中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外生菌根形态学研究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30 10:21
QQWeiboFeedback 滇中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外生菌根形态学研究 谢雪丹 Thesis Advisor刘培贵 Degree Discipline植物学 Abstract对地下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群落与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是近年来真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之前,中国缺乏对地下菌根真菌多样性及菌根形态描述研究工作。本文选取滇中云南松幼苗,基于幼苗菌根形态特征和对菌根真菌rDNA-ITS或rDNA-LSU的序列分析,对其地下外生菌根形态和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共于滇中采集云南松幼苗86株,获得ITS序列114条,LSU序列15条。研究发现:与滇中云南松幼苗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包括担子菌和子囊菌,其中担子菌12科16属37种,子囊菌5科6属8种。云南松幼苗地下外生菌根真菌中,革菌科(Thelephoreaeae)是最主要的外生菌根真菌类群,其次是红菇科(Russulaceae)。棉革菌属(Tomentella)和红菇属(Russula)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均为8种。Tomentella subclavigera和Pseudotomentella tristis出现频率最高。直接接触型和短距离探索型是云南松幼苗上主要的菌根探索类型。云南松幼苗期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比其它植物幼苗期的高。在其它植物幼苗上不占优势的红菇属真菌菌根是云南松幼苗的优势早期菌根。在其它幼苗上常见的真菌类群如块菌属(Tuber)和乳牛肝属(Suillus)没有在云南松幼苗上发现。在云南松幼苗期发现拟棉革菌属(Pseudotomentella)物种不多,但出现频率较高,而在其他树种幼苗期,较少发现有该属真菌菌根形成。对棉革菌属、红菇属等部分外生菌根的形态描述进行了详细描述。本研究表明,同时采集地下外生菌根和地上子实体,并结合菌根和子实体的分子序列分析和菌根形态特征观察,是研究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有效手段。 Language中文 2010-05 Degree Grantor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Document Type学位论文 Identifier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6046 Collection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谢雪丹. 滇中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外生菌根形态学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Name/Size DocType Version Access License 谢雪丹.pdf(5175KB)学位论文原版限制开放CC BY-NC-SAApplication Full Text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相关知识

日本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功能研究
外生菌根真菌促生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菌根生物技术研究
外生菌根真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油松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
西藏喜马拉雅山系南坡乔松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名词解释:外生菌根
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黔中不同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类型外生菌根真菌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ocx
模拟酸雨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土壤养分、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毛鹃菌根真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网址: 滇中云南松幼苗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外生菌根形态学研究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9042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魏玉莲
下一篇: 阔叶红松林生产力的生物与非生物因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