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基因靶向+纳米材料,开启念珠菌治疗新路径

基因靶向+纳米材料,开启念珠菌治疗新路径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13 22:15

关注

随着免疫抑制治疗、医用植入物和器官移植的日益普及,念珠菌感染(即念珠菌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持续攀升。这类真菌可通过血液在体内扩散,导致器官损伤,甚至引发败血症,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危害更甚。

当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不仅靶向性有限,易误伤人体细胞,且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涌现,其疗效正逐步减弱,亟需更精准、高效且安全的新型治疗手段。

近日,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郑贤贞(Hyun-Jung Chung)教授团队与首尔峨山医疗中心丁勇弼(Yong Pil Jeong)教授团队合作,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FTNx的创新型基因纳米疗法,可高度特异性地靶向念珠菌细胞,实现“只杀病菌、不伤宿主”的精准治疗。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图片

基于基因纳米疗法进行抗真菌疗法的设计思路概览。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

DOI:10.1038/s41467-025-60684-7

FTNx通过系统性给药方式,将纳米材料技术与基因抑制相结合,有效克服传统小分子药物的结构限制。研究团队构建了一种以金纳米颗粒为载体的复合物,内含短链反义寡核苷酸(ASO),可同时靶向念珠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两种关键酶:β-1,3-葡聚糖合酶(FKS1)和几丁质合酶(CHS3)。这两种酶对维持念珠菌细胞壁的结构完整性至关重要。

为实现对念珠菌的精准打击,研究人员在纳米颗粒表面设计了一层能识别该菌细胞壁特有糖脂结构的涂层,使得该复合物不会靶向人体细胞而仅作用于念珠菌。进入念珠菌细胞后,FTNx可抑制FKS1与CHS3基因的表达,阻断其细胞壁结构成分——β-1,3-葡聚糖与几丁质的合成,从根本上破坏细胞壁稳定性,抑制病菌存活与扩散。

在小鼠系统性感染模型中这一疗法表现出卓越效果:受感染器官内的念珠菌数量明显减少,机体免疫反应恢复正常,实验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其体内治疗潜力。

郑贤贞教授表示:“本研究展示了一种能有效应对靶向性差与耐药性攀升问题的新路径,为基因治疗在全身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打开了全新可能。我们将继续优化给药方式,并开展系统的毒理学研究,为未来临床转化铺路。”

Gene-based nanotherapy offers targeted approach to drug-resistant Candida infections

https://phys.org/news/2025-07-gene-based-nanotherapy-approach-drug.html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DNA纳米花、其制备方法以及在靶向治疗肝脏肿瘤细胞中的用途
Nature系列综述:靶向p53的癌症治疗研究进展
杨文杰教授点评:全球念珠菌病管理指南更新与抗真菌治疗新突破丨ESCMID Global 2025
纳米碳在胃癌手术靶向化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念珠菌感染的研究进展.pptx
国家纳米中心在可控基因治疗纳米药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一种靶向调控白色脂肪棕色化的DNA纳米花药物制备方法与流程
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多肽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诊断领域的应用
基因线路及分子靶向治疗肿瘤的相关研究

网址: 基因靶向+纳米材料,开启念珠菌治疗新路径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2944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Inhibitory effec
下一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国诊治指南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