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任务式群文阅读教学设计2025
资料简介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2019)必修上册.docx 展开
一城一巷皆风景,一花一叶具情意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是统编版高中语文(2019)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三篇写景抒情的现代散文。本单元是高中语文两本必修教材中唯一的散文单元,因此这一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有着示范性的意义。三篇文章同是写景散文,因为作家个性气质的不同、生活背景的差异,表达也各有特色。把《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组合在一起,体味语言之美,发现语言的精妙,感悟作品蕴含的美学元素,由此去读文、读人,也是一种审美教育。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初中学习都接触过写景抒情散文,因此具备初步鉴赏的能力,但是第七单元的课文,相比初中,难度提升,尤其是在鉴赏比较文辞之美,思想上以及对人生、社会的体会上更有深度,因此本课不能盲目拔高,必须兼顾学生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深入文本进行探究。
三、课时目标
1.品赏美景,体会三篇散文“景”与“情”关系。
2.品味语言,体会文章在遣词造句上的特别之处。
3.披文入情,体会不同作家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性情。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深入文本,细致阅读三篇散文中的写景片段,从景物特点和抒发情感方面简单分析。
2.要求学生鉴赏品读经典语段,从修辞、句式、用词、语言风格方面加以赏析。能更深入地理解文中的景情关系。
五、学习活动
通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找出三篇文章写景的段落,并思考:《故都的秋》作者描绘了几幅秋景图?
请为这几幅图命名。《荷塘月色》作者描绘了月下荷塘及周围哪些景物?请概括画面特点。
学生通过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的学习已明确三篇散文中的写景部分:
1.《故都的秋》五幅写景图:第三段秋院赏秋图、第四段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
2.《荷塘月色》写景内容:第四段月下荷塘之景、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之景、第六段荷塘四周之景。
3.《我与地坛(节选)》写景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分的第三段、第五段、第七段。
情境导入
近日,《朗读者》导演准备策划一季节目《一城一巷皆风景,一花一叶具情意》,文学史上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三位散文大师都与北京有着不解之缘,留下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经典散文。这三篇文章很适合这次节目朗读主题,请你选择其中一篇文章中的节选片段推荐给导演,并说明推荐理由。
【设计意图】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等方式相结合,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真实情感与价值。以此为设定的情境,使学习任务更加明确。在任务明确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鉴赏,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融入阅读鉴赏中。
任务一:自然之美 各美其美
散文的抒情离不开景物载体。大自然在绘画美景时总有不同的主笔色,请同学们再次浏览《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三篇散文,找出你喜欢的一篇文章中的典型景物,总结画面主要特点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理清景和情的关系,然后完成以下
表格:
篇目 景物 画面特点 情感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我与地坛 (节选)》
教师总结明确:
篇目 景物 画面特点 情感
《故都的秋》 破屋、驯鸽、牵牛花、槐树、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秋果 清、静、 悲凉 眷恋、痴迷
《荷塘月色》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月光、淡淡的云、灌木、杨柳、远山、蝉声、蛙声 朦胧、梦幻、淡雅、宁静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忧伤
《我与地坛 (节选)》 地坛、老柏树、野草荒藤、蜂儿蚂蚁瓢虫蝉蜕小动物、露水、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落叶 第三段:荒芜冷落 第五段:生机盎然 第七段:生命顽强 悲凉中又充 满了希望
【设计意图】
学生在课前已经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过这三篇文章了,这一环节设计是希望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中的写景内容,对写景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分析三篇文章中景物描写的特点,从而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自由阅读文章,找出最具情味的写景文字,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文字所展现出来的画面。学生通过景物画面还能初步了解作者的情感。
任务二:置身其境 品味其美
【学习活动一】含英咀华,赏景悟情
每个人对“美”有自己的见解与感受,选择三篇文章中的节选片段推荐给《朗读者》导演,并说明推荐理由。1—2 组展示《故都的秋》,3—4 组展示《荷塘月色》,5—6 组展示《我与地坛(节选)》,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补充推荐理由。
【设计意图】
根据我们课前案的预习,同学们了解了景物描写的角度。这里的推荐语重点分析景物描写,从什么角度或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这些意象,用怎样的修饰性词语来描绘这些意象,突出了这些意象怎样的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学生课堂展示
【学习活动二】涵泳品味 吟诵情味
配上音乐或配乐视频朗诵三篇散文,个人朗诵和多人组合朗诵均可。再次感受文章的音韵之美,文辞之美和抒情之味。
【设计意图】
通过音乐与文学的跨界融合,让学生跳出单纯的语言分析,在感官联动中体会:优秀的写景散文不仅是“景”的描摹,更是作者通过语言韵律与情感节奏,对“生命体验”的诗意表达。这样设计既落实了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学习,也引导学生从审美层面理解“情景交融”的本质——景物描写与内心感受在“韵律”中的浑然一体。
任务三:让心灵旅行 再现其美
你走过的路,跨过的桥,穿越的山河,可曾封存着你美好/忧伤的记忆?而记忆深处,哪里是你心中的一方净土?一间教室?一片操场?还是身边一个宁静清美的地方?请你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一方净土,200 字左右,并朗读给观众听。
【设计意图】
此项活动让学生从书中走到向生活,让学生写自己去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并有深深感触的地方,让学生有话可说,使学生能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课堂展示
板书设计:
一城一巷皆风景,一花一叶具情意
故都的秋 眷恋、喜爱 清新自然
荷塘月色 淡淡的喜悦 贮满诗意 淡淡的哀愁 情景交融
我与地坛 悲凉中充满希望 朴素有力量
六、作业布置:
小组内展示课堂习作,根据习作评价量表点评修改,润色提升
相关知识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任务式群文阅读教学设计2025
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花一世界,现代写景抒情散文群文学习课件1(51页)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活动设计
14.1《故都的秋》课件(共23张PPT) 2022
相约向阳桥小学,龙泉驿区二年级语文教师共研“思辨”!
如何高效搭建学习任务支架
一蝉一花一世界
《我与地坛》:阅读史铁生,感悟坚韧与顽强丨书香
网址: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任务式群文阅读教学设计2025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2356.html
上一篇: 荷塘图片 |
下一篇: 南京南行车公寓综合楼酒店装修设计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