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丧葬习俗有哪些(汇总3篇)
湖南传统的丧葬习俗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整个葬礼程序分为多个环节,包括灵堂布置、殡殓、贴大旗、封柩、出殡等,每一步都承载着特定的仪式与意义。以下是对这些环节的描述:
灵堂,又称“孝堂”、“灵棚”,在古时是停放灵柩的地方。宋代彭杉在《续读黑客挥犀·陈烈遵左礼》中描述了一位蔡氏居丧的情形,说明了灵堂在葬礼中的重要*。在桃江一带,有一种传统是将灵棚搭建在屋前,若死者身在外,尸体则不进入住宅,而是等待吊唁者的到来。
殡殓是益阳地区的葬礼习俗,与湖南省内其他地方的习俗略有不同,贫富之间也有着不同的待遇。按照1912年《湖南民情风俗报告书》的记载,在湘俗中,将棺材抬入门内,燃放爆竹以示迎接,然后将棺材置于中堂,用红毡覆盖。接着在棺材内部涂抹桐油、松香汁,然后倒入陈石灰、石膏粉或五谷灰(在益阳地区使用)填补空隙。接着,将尸体放入棺材,用皮纸包裹石灰,再盖上被子,并且在棺材前悬挂布帷,燃起灯火。对于富裕家庭,则会举办更为庄重的起尸入殡礼或盖棺礼,并向祖先、天地诸神祈祷。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踩莲花堂”。
桃木棍是一种传统,用于浴尸换衣后,将一根桃木棍握在死者左手,右手握一条手帕。相传手帕可让死者揩去汗水,桃木则具有避邪的作用,既可作为手杖,也可驱赶邪魔。
挂功德是旧时民间为亡者超度时的仪式之一。功德是用宣纸绘制的佛祖等图案和头像,如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观世音等,经过精心制作成一幅幅对联,悬挂在灵堂上。在1950年后,挂功德的习俗逐渐减少,但近年来又有所复兴。
贴大旗,又称“贴大字”,是超度时的传统之一。道士们会用黄白绿三*八开纸剪成旗形,上书诸如“昊天罔极”、“跨鹤归西”、“泪洒江天”、“邈若山河”、“慎终追远”、“生荣死哀”、“遗恨千古”等悼词,贴在灵堂的各个门框上。若丧事规模较大,则在灵堂外的四角拉起长绳,并在绳上每隔一段距离贴上旗幡。
点天灯是在旧时的传统中常见的仪式之一。在殡葬前,在堂前天井竖立一对竹竿,悬挂小箬帽和纸灯笼。每晚点燃蜡烛,直至出丧日止,以示悼念。
竖幡是在举办大规模丧事时的习俗。在超度仪式前,会先将死者的姓名或官职写在长条形的旗幡上,然后用竹杆挂起,在大门外显眼处竖立,以显示悼念之情。直至出殡时,再举幡送葬。
报庙是一种民间信仰,在道士超度亡灵时常见。由长子端着灵位,跟随道士前往土地祠报庙,燃香点烛,鸣放鞭*,焚烧纸钱,用三牲酒醴祭祀土地神,并进行一系列的法事。
开路是超度亡魂的仪式之一,也被称为“明路”。在超度时,道士会敲打乐器,念诵“路引”,挥舞“引魂幡”,由丧家长子执幡陪拜,以示引导亡灵通往冥界之路。
开金桥是超度仪式中的一部分。在仪式中,道士会念经咒,走过一排排桌子所摆成的“金桥”。据信这可以让亡者的灵魂通过桥梁到达天堂,而不会受到阻碍。
解结是超度亡灵的另一种仪式。在做法事前,会在灵柩前摆上一张高桌,用黄线穿过纸钱,打上结子,然后放入清水的面盆中。道士一边念经一边由孝子解开结子,每解一结,纸钱就落入水盆中。这一仪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解除死者生前的恩怨纠葛,另一种是为了让不甘心离世的亡灵得到安息。
开方破狱也是超度亡灵仪式的一部分。在这个仪式中,道士念经祈祷,以打开地狱之门,让亡灵得到超度,远离苦难。
郑州丧葬习俗有哪些2
在*,丧葬习俗千差万别,除了一些少数民族外,我国的传统丧葬方式通常是土葬或火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郑州文化的丧葬文化和风俗。
准备寿衣,也称为送老衣或终老一衣,是提前为老人准备好的寿衣,以表达对老人的孝心和为老人增福添寿的寓意。在老人离世后,首先要对其进行通体清洗,象征着老人干净地来到世间和清清白白地离开。随后,穿上寿衣,将老人送往太平间或当地殡仪馆进行临时安置。
灵堂是老人安息的地方,也是亲朋好友前来吊祭的场所。灵堂内设有遗像、背景布置、香烛和纸钱等祭品,供亲友们祭奠。在设立灵堂后,家人会举行一个集中祭拜的仪式,称为家祭仪式。
出殡仪式包括撤灵、起灵、追悼会和火化等环节。
对于骨灰的处理,可以选择骨灰寄存或下葬。下葬时,要准备好下葬所需用品,选择适宜的日期,并请司仪主持下葬仪式,将老人的骨灰永久安放于地下,寄托着对其的安息之愿。
基层组织应将改革丧葬习俗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或居民守则中,建立群众*的丧事活动管理组织,为村民提供殡葬服务。同时,提倡简约办理丧事,反对铺张浪费。
禁止生产和经营冥币、纸扎物等丧葬迷信用品,以及木棺等土葬用品。在城市街道、居民住宅区等公共场所停放遗体、搭设灵棚、摆设花圈、播放或吹奏哀乐、抛撒或焚烧冥币纸钱等行为也应予以禁止。另外,在丧葬活动中禁止从事定*阳、看风水、扎纸活等封建迷信活动。
丧葬用品的使用方面,花圈和花篮象征着老人灵魂通往天堂的道路由鲜花和美妙的乐曲构成,因此人们习惯用花圈来表达哀思。而撒路钱,也称为买路钱,是为了让遗体过往的道路一路顺利。起灵时需要使用手套,抬完后则要用白酒洗手,以示清洁。
东北的丧葬习俗有哪些3
“丧葬习俗”是各地都存在的传统风俗之一,而东北地区的丧葬习俗具有独特的文化特*。以下是对东北地区丧葬风情的一些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死者
按照年龄:一般情况下,少年的丧葬不会过于繁琐。中年人去世被称为“不足寿”,不允许穿寿衣。老年人去世被称为“喜丧”。
按照*别:男*去世时,通常在灵棚里安放驴(现在多改为马)。如果已婚男子的妻子尚在世,她在下葬的那天不被允许前去,且可能会蒙着头躺在炕上,脚上系红绳,以防止被“带走”。
女*去世时,通常在丧礼上会扎纸牛,因为一般女*寿命较长,很少见女*先于男*去世的情况。
停灵
时间:停灵的日子通常选择单数,如三天、七天、五天等。
方向:停灵时,尸体头朝西,且有一说头不可对着门,后者的禁忌比前者更为重要。
守灵:为了防止亡魂迷路,灵堂内要有人不间断地陪伴。
戴孝
晚辈戴孝,直系晚辈要戴重孝,七天之内不允许洗头、洗脸。非直系晚辈戴孝时,一般会在胳膊上绑一圈黑布,现在也有使用带有“孝”字的牌子代替的。
下葬
下葬风俗因地区而异,通常是脚踏河,头枕山,也有“头朝东,三年不咬空”的说法。
丧葬费用
尽管有人说东北丧葬奢侈,但普遍认为“花多少钱能咋的,人没了”,反映了对逝者的尊重。丧葬支出大致等于收到的“礼”钱,这被视为一种原始的保险制度,帮助灾难中的家庭渡过难关。
棺材
讲究使用七寸厚的棺材,需要二三十个壮年男子共同协力将棺材平稳放入墓坑。
墓地
一般选择葬入祖坟,而立碑通常要等到去世三年后。
风水
墓地周围不能有坑,因为传说有多大的坑就需要多少人命来填。大部分坟地选择在平地。墓地通常会栽植杨树,而非松树柏树。
火葬
作者反对火葬,认为应该尊重逝者的尸体。
其他习俗
引魂鸡通常选择红*的公鸡,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纸扎的。长子、长孙会手持灵幡。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
相关知识
农村都有哪些丧葬习俗?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山东丧葬习俗
韩国丧葬习俗
浅谈漳州丧葬习俗
庆阳丧葬习俗介绍
合肥丧葬习俗有什么讲究
蒙古族丧葬习俗
白族的丧葬习俗(参考版)
殡葬习俗以及丧葬花圈的图片
网址: 湖南丧葬习俗有哪些(汇总3篇)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87262.html
上一篇: 蒋介石一生中的四位女人,最爱的真 |
下一篇: 瑶族的丧葬习俗是怎么样的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