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专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复合微生物菌剂5-25、粕类复合粉30-65、淀粉5-20和膨润土10-25,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哈茨木霉菌剂和淡紫拟青霉菌菌剂组成,四种菌剂的质量比为5:2:1:2,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有效活菌数为100亿cfu/g。本发明的微生物菌肥主要作为基肥施用,该菌肥在促进花生对养分吸收的同时,还能够改变花生根部周围的微环境以防御多种病虫害,提高花生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专利说明】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用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花生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据统计,近年我国花生年出口量60多万吨左右,约占世界花生出口量的40%以上,是世界第一花生出口国。同时,花生作为主要油料作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花生占油料总种植面积的34.2%,占油料总产量的59.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生的营养保健价值日益受到重视,食品加工的比例也进一步上升,需求不断增加。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以及花生主产区在花生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再加上花生病虫害呈加重趋势,限制着花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0003]花生病虫害呈加重趋势,是花生稳产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在花生主产区,由于连作面积大,连作年限长,花生病虫害非常严重,花生根腐病、青枯病、叶斑病、网斑病、挤赠等病虫害在一些地区造成减产达40%以上,个别田块由于青枯病、蛴螬等的影响造成了绝收,严重影响了花生生产;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花生产品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超标等,严重影响花生的品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和应用高效生物有机肥、高效生物菌剂和高效生物农药,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旨在防止花`生生长中病害的滋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促进花生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提供一种专门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6]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复合微生物菌剂5-25、柏类复合粉30-65、淀粉5-20和膨润土 10-25。
[0007]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哈茨木霉菌剂和淡紫拟青霉菌菌剂组成,四种菌剂的质量比为5:2:1:2,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有效活菌数约为100亿cfu/g。
[0008]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CCC10118的有效活菌数约为100亿cfu/g,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中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ACCC10649的有效活菌数约为40亿cfu/g,所述哈茨木霉菌剂中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ACCC31707的有效活菌数约为20亿cfu/g,所述淡紫拟青霉菌菌剂中淡紫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Iilacinus)ATCC20079的有效活菌数约为40亿cfu/g。
[0009]ACCC代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TCC代表美国菌种保藏中心。
[0010]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含有拮抗真菌致病菌菌株、防治土壤病原菌繁殖菌株、刺激作物生长和增强养分吸收菌株以及害虫防治菌。所述拮抗真菌致病菌菌株为哈茨木霉;所述抑制土壤病原菌繁殖和改善土壤环境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刺激作物生长和增强养分吸收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所述害虫防治菌为淡紫拟青霉菌。
[0011]所述柏类复合粉为豆柏、菜籽柏和芝麻柏,按照等质量比混合后经过微生物发酵、腐熟后干燥、粉碎、过筛后所得粉状有机质。其中,发酵制备所述柏类复合粉所使用的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和米曲霉等。
[0012]所述淀粉为过80目筛的玉米淀粉。
[0013]所述膨润土是乳白色粉末,过300目筛,具有膨润性、吸附性、悬浮性等特殊性质,其中SiO2含量为70%。
[0014]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为粉剂。
[0015]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I)单一菌剂的制备
[0017]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制备:
[0018]a.斜面培养:将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35-37°C条件下培养36-48小时;所述斜面培养基为:葡萄糖10_15g、蛋白胨5_7g、牛肉膏3_5g、氯化钠 2g 、琼脂粉 16g 和水 lOOOmL,pH7.0-7.5 ;
[0019]b.摇床培养: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摇瓶培养基中,在35-37°C, 180-20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2-18小时;所述摇瓶培养基为:葡萄糖10_15g、蛋白胨5-7g牛肉膏3-5g、酵母膏l_3g、磷酸二氢钾2.5g、硫酸镁5g和水1000mL,ρΗ7.0-7.5 ;
[0020]c.发酵罐培养:将步骤b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罐压0.5kg、温度35-37°C、通气量1:0.8-1.0、转速180-20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36-48小时后,当80%菌体成为芽孢时出罐,得到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基为:蔗糖30-45g、豆柏粉20-25g、蛋白胨10-15g、硫酸铵5g、鱼粉5_7g、硫酸镁5g、硫酸锰3g、磷酸二氢钾2.5g、碳酸钙 1.5g 和水 1000mL, ρΗ7.5-8.0 ;
[0021]d.将步骤c中得到的发酵液经浓缩后,按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干燥制备成孢子粉,获得有效活菌数约为100亿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粉,即为枯草芽孢杆菌菌剂。
[0022]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的制备:
[0023]e.斜面培养: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30°C、光照强度为5000Lx条件下培养2-3天;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酵母膏0.2-0.5g、硫酸铵0.5-2g、磷酸氢二钾0.5g、氯化钠0.5g、氯化钙0.lg、琼脂粉16g和水1000mL, ρΗ6.0 ;
[0024]f.种子液制备:将步骤e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8-30°C,光照强度为5000LX条件下,静置培养约72小时;所述种子培养基为:酵母膏0.5-lg、硫酸铵0.5-2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5g、氯化钠0.5g、硫酸镁0.5g、氯化钙 0.1g 和水 1000mL, ρΗ6.0 ;
[0025]g.扩大培养:将步骤f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温度为25-30°C、光照强度为5000-6000LX条件下,静置发酵培养5_7天后,待发酵液呈棕红色时结束发酵,得到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基为:酵母膏1.0-2.0g、丙酸钠1.5-3.0g、硫酸铵2.5-3.0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5g、氯化钠0.5g、硫酸镁0.5g、氯化钙0.1g和水lOOOmL,pH6.0 ;
[0026]h.将步骤g中得到的发酵液低速离心浓缩、按照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干燥制备成菌粉,获得有效活菌数约为40亿cfu/g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即为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
[0027]哈茨木霉菌剂的制备:
[0028]1.将哈茨木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上,在26_28°C条件下培养约96小时;
[0029]j.摇床培养:将步骤i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装有200mL无菌营养液的500mL三角瓶中,置于摇床中,于26-28°C,120-15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8-24小时;所述无菌营养液为:硫酸铵2.5g、葡萄糖5g和水1000mL ;
[0030]k.固体发酵产孢:将步骤j的哈茨木霉菌悬液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培养6-8天,90%产孢时,收获发酵产物;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麸皮和营养液按5:15:12的质量比混合;所述营养液为:蔗糖12-20g、硫酸镁1.5g、硫酸锰1.5g,水1000mL,自然 pH ;
[0031]1.将步骤k中发酵产物置于热循环烘箱内30°C烘干后粉碎,按照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制备成菌剂,获得有效活菌数约为20亿cfu/g的哈茨木霉孢子粉,即为哈茨木霉菌剂。
[0032]淡紫拟青霉囷囷剂的制备:
[0033]m.将淡紫拟青霉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上,在25-28 °C条件下培养约96小时;
`[0034]η.孢子悬浮液:将步骤m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用无菌水配制成孢子悬浮液;
[0035]ο.液体发酵:将步骤η的淡紫拟青霉菌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28°C、通气量1:0.8-1.0、转速120_150r/min的条件下,发酵罐发酵培养2天,即得到淡紫拟青霉菌液体菌种,0.05MPa保压,准备用于固体发酵接种;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为:豆柏粉25-30g、蔗糖15-20g、硫酸铵5g、硫酸铁0.5g、硫酸锰0.2g、硫酸锌0.05g、硫酸铜
0.05g、氯化钴 0.3g,水 lOOOmL, pH5_6 ;
[0036]p.固体发酵产孢:将步骤O的淡紫拟青霉菌液体种子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培养5-6天,90%产孢时,收获发酵产物;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为:豆柏粉、麸皮和营养液按1:3:2的质量比混合;所述营养液为:淀粉15-25g、葡萄糖10-15g、硫酸铵3g、硫酸铁0.5g、硫酸镁IgjjC lOOOmL,自然pH ;
[0037]q.将步骤p中发酵产物置于热循环烘箱内30°C烘干后粉碎,按照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制备成菌剂,获得有效活菌数约为40亿cfu/g的淡紫拟青霉菌孢子粉,即为淡紫拟青霉菌菌剂。
[0038](2)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步骤(1)中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哈茨木霉菌剂和淡紫拟青霉菌菌剂按照5:2:1:2的质量比混匀,水分控制在10%以内,即得复合微生物菌剂;
[0039](3)柏类复合粉的制备:将豆柏、菜籽柏和芝麻柏,按等质量比混合得柏类混合物,向其中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混匀堆怄发酵,水分控制在60% ;其中有机物料腐熟剂与柏类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50 ;所述有机物料腐熟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和米曲霉的混合菌剂,混合菌剂中总有效活菌数约为5亿cfu/g。
[0040]发酵过程中对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开始发酵时采用塑料膜覆盖堆怄物,当怄堆15cm以下的温度上升至50°C时将塑料膜揭开,该过程约为3天;当怄堆15cm以下的温度上升至60°C时启动翻堆机进行翻堆,如此反复操作,约50天后,豆柏、菜籽柏和芝麻柏彻底腐熟,腐熟后风干、粉碎、过筛,即得柏类复合粉。
[0041](4)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按比例称取复合微生物菌剂、柏类复合粉、淀粉和膨润土,混匀(例如,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合1.5小时)后即得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
[0042]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微生物菌肥在花生种植中的应用。
[0043]施用方法:
[0044]①每亩用量5-10公斤,可穴施、沟施、地面撒施及拌种施肥;
[0045]②特别适宜作基肥,也可作叶面肥;
[0046]③施用本品最佳时间为早上或傍晚,施用后要及时覆土或耕地,勿使本品暴露于强阳光下;
[0047]④严禁与化学杀菌剂及抗生素直接混合使用;
[0048]⑤存放于阴凉 干燥处。
[0049]所述花生微生物肥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吸收营养,提高花生防病抗害虫能力,减少花生根腐病、叶斑病、蛴螬等病虫害发生的功效,从而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0050]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51](一)本发明的微生物菌肥中,微生物种类搭配合理,哈茨木霉能抑制真菌致病菌,枯草芽孢杆菌能在花生根部繁殖形成优势菌落抑制土壤源病菌的繁殖,能很好地改善连作种植引起的土壤环境恶化的情况,沼泽红假单胞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为作物提供养分,刺激作物生长,淡紫拟青霉菌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能有效防治花生病原线虫、蛴螬等病虫害。这四种微生物还能分泌多种功能酶,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促进花生对营养物的吸收,提升花生的品质。另外,本发明采用了发酵腐熟后的豆柏、菜籽柏、芝麻柏为主要载体,是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微生物发酵腐熟后的豆柏、菜籽柏、芝麻柏混合物能释放出可供花生吸收的氮、磷、钾,作为基肥施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花生生长所需营养物质。
[0052](二)本发明的微生物菌肥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其中微生物菌剂制备先进科学,孢子数含量高,存活时间长,能在土壤中快速繁殖形成优势菌落,促进花生的健康生长。
[0053](三)本发明的微生物菌肥在田间的应用效果好。通过花生田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品后花生出芽率高;生长期间病害发生率低;在连作地,花生植株真菌发病率也明显减少,花生饱粒数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产量比对照组提高约19%。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0055]实施例1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0056]本实施例中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复合微生物菌剂15%、柏类复合粉60%、淀粉15%、膨润土 10%。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50亿cfu/g、沼泽红假单胞菌20亿cfu/g、哈茨木霉10亿cfu/g和淡紫拟青霉菌20亿 cfu/g。
[0057]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CCC10118菌剂的有效活菌数约为50亿cfu/g,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ACCC10649菌剂的有效活菌数约为20亿cfu/g,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ACCC31707菌剂的有效活菌数约为10亿cfu/g,淡紫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lilacinus)ATCC20079菌剂的有效活菌数约为20亿cfu/g。
[0058]所述淀粉为过80目筛的玉米淀粉。
[0059]所述膨润土是乳白色粉末,过300目筛,具有膨润性、吸附性、悬浮性等特殊性质,其中SiO2含量为70%。
[0060]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1](I)单一菌剂的制备
[0062]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制备:
[0063]a.斜面培养:将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37°C条件下培养48小时;所述斜面培养基为:葡萄糖15g、蛋白胨7g、牛肉膏5g、氯化钠2g、琼脂粉16g 和水 1000mL, ρΗ7.5 ;
`[0064]b.摇床培养: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摇瓶培养基中,在37°C,20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8小时;所述摇瓶培养基为:葡萄糖15g、蛋白胨7g牛肉膏5g、酵母膏3g、磷酸二氢钾2.5g、硫酸镁5g和水lOOOmL,pH7.5 ;
[0065]c.发酵罐培养:将步骤b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罐压
0.5kg、温度37°C、通气量1:0.8、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48小时后,当80%菌体成为芽孢时出罐,得到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基为:蔗糖45g、豆柏粉25g、蛋白胨15g、硫酸铵5g、鱼粉7g、硫酸镁5g、硫酸锰3g、磷酸二氢钾2.5g、碳酸钙1.5g和水1000mL, ρΗ8.0 ;
[0066]d.将步骤c中得到的发酵液经浓缩后,按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干燥制备成孢子粉,获得有效活菌数约为100亿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粉,即为枯草芽孢杆菌菌剂。
[0067]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的制备:
[0068]e.斜面培养: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30°C、光照强度为5000LX条件下培养2-3天;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酵母膏0.5g、硫酸铵2g、磷酸氢二钾0.5g、氯化钠0.5g、氯化钙0.lg、琼脂粉16g和水1000mL, ρΗ6.0 ;
[0069]f.种子液制备:将步骤e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0°C,光照强度为5000LX条件下,静置培养约72小时;所述种子培养基为:酵母膏lg、硫酸铵2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5g、氯化钠0.5g、硫酸镁0.5g、氯化钙0.1g和水lOOOmL,pH6.0 ;
[0070]g.扩大培养:将步骤f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温度为30°C、光照强度为6000LX条件下,静置发酵培养7天后,待发酵液呈棕红色时结束发酵,得到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基为:酵母膏2.0g、丙酸钠3.0g、硫酸铵3.0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5g、氯化钠0.5g、硫酸镁0.5g、氯化钙0.1g和水1000mL, ρΗ6.0 ;
[0071]h.将步骤g中得到的发酵液低速离心浓缩、按照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干燥制备成菌粉,获得有效活菌数约为40亿cfu/g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即为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
[0072]哈茨木霉菌剂的制备:
[0073]1.将哈茨木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上,在28°C条件下培养约96小时;
[0074]j.摇床培养:将步骤i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装有200mL无菌营养液的500mL三角瓶中,置于摇床中,于28°C,15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24小时;所述无菌营养液为:硫酸铵2.5g、葡萄糖5g和水1000mL ;
[0075]k.固体发酵产孢:将步骤j的哈茨木霉菌悬液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培养8天,90%产孢时,收获发酵产物;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麸皮和营养液按5:15:12的质量比混合;所述营养液为:蔗糖20g、硫酸镁1.5g、硫酸锰1.5g,水1000mL,自然pH;
[0076]1.将步骤k中发酵产物置于热循环烘箱内30°C烘干后粉碎,按照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制备成菌剂,获得有效活菌数约为20亿cfu/g的哈茨木霉孢子粉,即为哈茨木霉菌剂。
[0077]淡紫拟青霉囷囷剂的制备:
[0078]m.将淡紫拟青霉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上,在28 °C条件下培养约96小时;
[0079]η.孢子悬浮液:将步骤m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用无菌水配制成孢子悬浮液;
[0080]ο.液体发酵:将步骤η的淡紫拟青霉菌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8°C、通气量1:0.8、转速150r/min的条件下,发酵罐发酵培养2天,即得到淡紫拟青霉菌液体菌种,0.05MPa保压,准备用于固体发酵接种;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为:豆柏粉30g、蔗糖20g、硫酸铵5g、硫酸铁0.5g、硫酸锰0.2g、硫酸锌0.05g、硫酸铜0.05g、氯化钴0.3g,水lOOOmL,pH6 ;
[0081]p.固体发酵产孢:将步骤O的淡紫拟青霉菌液体种子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培养6天,90%产孢时,收获发酵产物;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为:豆柏粉、麸皮和营养液按1:3:2的质量比混合;所述营养液为:淀粉25g、葡萄糖15g、硫酸铵3g、硫酸铁
0.5g、硫酸镁 IgjjC 1000mL,自然 pH ;
[0082]q.将步骤 p中发酵产物置于热循环烘箱内30°C烘干后粉碎,按照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制备成菌剂,获得有效活菌数约为40亿cfu/g的淡紫拟青霉菌孢子粉,即为淡紫拟青霉菌菌剂。
[0083](2)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步骤(1)中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哈茨木霉菌剂和淡紫拟青霉菌菌剂按照5:2:1:2的质量比混匀,水分控制在10%以内,即得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有效活菌数约为100亿cfu/g。
[0084](3)柏类复合粉的制备:将豆柏、菜籽柏和芝麻柏,按等质量比混合得柏类混合物,向其中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混匀堆怄发酵,水分控制在60% ;其中有机物料腐熟剂与柏类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50 ;所述有机物料腐熟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和米曲霉的混合菌剂,混合菌剂中总有效活菌数约为5亿cfu/g。
[0085]发酵过程中对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开始发酵时采用塑料膜覆盖堆怄物,当怄堆15cm以下的温度上升至50°C时将塑料膜揭开,该过程约为3天;当怄堆15cm以下的温度上升至60°C时启动翻堆机进行翻堆,如此反复操作,约50天后,豆柏、菜籽柏和芝麻柏彻底腐熟,腐熟后风干、粉碎、过筛,即得柏类复合粉。
[0086](4)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按比例称取复合微生物菌剂、柏类复合粉、淀粉和膨润土,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合1.5小时后,即得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
[0087]实施例2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0088]本实施例中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复合微生物菌剂20%、柏类复合粉50%、淀粉13%、膨润土 17%。其余同实施例1。
[0089]实施例3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0090]本实施例中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复合微生物菌剂5%、柏类复合粉65%、淀粉20%、膨润土 10%。其余同实施例1。
[0091]实施例4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0092]本实施例中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复合微生物菌剂25%、柏类复合粉30%、淀粉20%、膨润土 25%。其余同实施例1。
[0093]实施例5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在增强土壤养分上的应用
[0094]试验于2012年4月在浏阳市普迹镇普泰村的花生种植示范区进行,试验田为黄棕壤,耕作层厚度30cm, 土壤母质为冲积土`,其土壤农化性状为有机质31.47g/kg、pH6.21、碱解氮98.4mg/kg、速效磷22.76mg/kg、速效137.63mg/kg。试验田面积为666.7m2,在统一翻耕、耙压之后,平均分成6小区,小区间设走道,四周设置保护行。实验区和对照区各3个小区,随机分配,做好标记。试验区:按照每亩施实施例2中制备的微生物菌肥5公斤、氮肥(尿素)6公斤、磷肥(过磷酸钙)5公斤、钾肥(硫酸钾)10公斤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底肥于播种前整畦时全层施用,种子穴播,每穴2粒,每小区种植规格和播种穴数一致。每666.7m2播约7200丛,每小区约1200丛。对照区:施肥方式同上,只施撒无机肥。
[0095]调查方式:①分别在施肥后的第10、20、30天取样调查;②每小区作5点取样即四角和中心,每点平行取样2次,混合成土壤样品供检测各指标。
[0096]通过实验发现,该花生微生物菌肥,能够改良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结果见表
I。施用该花生微生物菌肥后,土壤中的有机质相比对照区提高约18%,碱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约2%、15%、7%。
[0097]表1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在增强土壤养分上的应用
[0098]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复合微生物菌剂5-25、柏类复合粉30-65、淀粉5-20和膨润土 10-25 ; 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哈茨木霉菌剂和淡紫拟青霉菌菌剂组成,四种菌剂的质量比为5:2:1:2,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有效活菌数为100亿cfu/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CCC10118的有效活菌数为100亿cfu/g,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中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ACCC10649的有效活菌数为40亿cfu/g,所述哈茨木霉菌剂中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ACCC31707的有效活菌数为20亿cfu/g,所述淡紫拟青霉菌菌剂中淡紫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Iilacinus)ATCC20079的有效活菌数为40亿cfu/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柏类复合粉为豆柏、菜籽柏和芝麻柏,按照等质量比混合后经过微生物发酵、腐熟后干燥、粉碎、过筛后所得粉状有机质; 发酵制备所述柏类复合粉所使用的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和米曲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过80目筛的玉米淀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过300目筛,其中SiO2含量为7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肥为粉剂。
7.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I)单一菌剂的制备`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制备: a.斜面培养:将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35-37°C条件下培养36-48小时;所述斜面培养基为:葡萄糖10-15g、蛋白胨5-7g、牛肉膏3_5g、氯化钠 2g、琼脂粉 16g 和水 lOOOmL,pH7.0-7.5 ; b.摇床培养: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摇瓶培养基中,在35-37°C,180-20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2-18小时;所述摇瓶培养基为:葡萄糖10_15g、蛋白胨5_7g牛肉膏3-5g、酵母膏l_3g、磷酸二氢钾2.5g、硫酸镁5g和水lOOOmL,pH7.0-7.5 ; c.发酵罐培养:将步骤b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在罐压`0.5kg、温度35-37°C、通气量1:0.8-1.0、转速180-20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36-48小时后,当80%菌体成为芽孢时出罐,得到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基为:蔗糖30-45g、豆柏粉20-25g、蛋白胨10-15g、硫酸铵5g、鱼粉5-7g、硫酸镁5g、硫酸锰3g、磷酸二氢钾2.5g、碳酸钙 1.5g 和水 1000mL, ρΗ7.5-8.0 ; d.将步骤c中得到的发酵液经浓缩后,按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干燥制备成孢子粉,获得有效活菌数为100亿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粉,即为枯草芽孢杆菌菌剂; 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的制备: e.斜面培养:将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30°C、光照强度为5000Lx条件下培养2-3天;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酵母膏0.2-0.5g、硫酸铵0.5_2g、磷酸氢二钾0.5g、氯化钠0.5g、氯化钙0.lg、琼脂粉16g和水1000mL, ρΗ6.0 ;f.种子液制备:将步骤e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8-30°C,光照强度为5000LX条件下,静置培养72小时;所述种子培养基为:酵母膏.0.5-lg、硫酸铵0.5-2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5g、氯化钠0.5g、硫酸镁0.5g、氯化钙 0.1g 和水 1000mL, ρΗ6.0 ; g.扩大培养:将步骤f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温度为.2 5-30°C、光照强度为5000-6000LX条件下,静置发酵培养5_7天后,待发酵液呈棕红色时结束发酵,得到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基为:酵母膏1.0-2.0g、丙酸钠1.5-3.0g、硫酸铵.2.5-3.0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5g、氯化钠0.5g、硫酸镁0.5g、氯化钙0.1g和水lOOOmL,pH6.0 ; h.将步骤g中得到的发酵液低速离心浓缩、按照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干燥制备成菌粉,获得有效活菌数为40亿cfu/g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即为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 哈茨木霉菌剂的制备:l.将哈茨木霉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上,在26-28°C条件下培养96小时; j.摇床培养:将步骤i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装有200mL无菌营养液的.500mL三角瓶中,置于摇床中,于26-28°C,120-15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8-24小时;所述无菌营养液为:硫酸铵2.5g、葡萄糖5g和水1000mL ; k.固体发酵产孢:将步骤j的哈茨木霉菌悬液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培养6-8天,90%产孢时,收获发酵产物;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麸皮和营养液按.5:15:12的质量比混合;所述营养液为:蔗糖12-20g、硫酸镁1.5g、硫酸锰1.5g,水1000mL,自然pH; 1.将步骤k中发酵产物置于热循环烘箱内30°C烘干后粉碎,按照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制备成菌剂,获得有效活菌数为20亿cfu/g的哈茨木霉孢子粉,即为哈茨木霉菌剂; 淡紫拟青霉囷囷剂的制备: m.将淡紫拟青霉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上,在25-28°C条件下培养96小时; η.孢子悬浮液:将步骤m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条件用无菌水配制成孢子悬浮液;.ο.液体发酵:将步骤η的淡紫拟青霉菌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28°C、通气量1:0.8-1.0、转速120_150r/min的条件下,发酵罐发酵培养2天,即得到淡紫拟青霉菌液体菌种,0.05MPa保压,准备用于固体发酵接种;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为:豆柏粉25-30g、蔗糖15-20g、硫酸铵5g、硫酸铁0.5g、硫酸锰0.2g、硫酸锌0.05g、硫酸铜.0.05g、氯化钴 0.3g,水 lOOOmL, pH5_6 ; P.固体发酵产孢:将步骤ο的淡紫拟青霉菌液体种子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培养5-6天,90%产孢时,收获发酵产物;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为:豆柏粉、麸皮和营养液按1:3:2的质量比混合;所述营养液为:淀粉15-25g、葡萄糖10-15g、硫酸铵3g、硫酸铁 0.5g、硫酸镁 lg,7jC 1000mL,自然 pH ; q.将步骤P中发酵产物置于热循环烘箱内30°C烘干后粉碎,按照适当比例与载体谷壳粉混合制备成菌剂,获得有效活菌数为40亿cfu/g的淡紫拟青霉菌孢子粉,即为淡紫拟青霉菌菌剂; (2)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步骤(1)中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哈茨木霉菌剂和淡紫拟青霉菌菌剂按照5:2:1:2的质量比混匀,水分控制在10%以内,即得复合微生物菌剂; (3)柏类复合粉的制备:将豆柏、菜籽柏和芝麻柏,按等质量比混合得柏类混合物,向其中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混匀堆怄发酵,水分控制在60% ;其中有机物料腐熟剂与柏类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50 ;所述有机物料腐熟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和米曲霉的混合菌剂,混合菌剂中总有效活菌数为5亿cfu/g ; 发酵过程中对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开始发酵时采用塑料膜覆盖堆怄物,当怄堆15cm以下的温度上升至50°C时将塑料膜揭开,该过程为3天;当怄堆15cm以下的温度上升至60°C时启动翻堆机进行翻堆,如此反复操作,50天后,豆柏、菜籽柏和芝麻柏彻底腐熟,腐熟后风干、粉碎、过筛,即得柏类复合粉; (4)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按比例称取复合微生物菌剂、柏类复合粉、淀粉和膨润土,混匀后即得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复合微生物菌剂、柏类复合粉、淀粉和膨润土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合1.5小时。
9.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微生物菌肥在花生种植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 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基肥施用,每亩用量5-10kg。
【文档编号】C05G3/00GK103819267SQ201410045048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7日
【发明者】丰来, 吕黎, 罗志威, 郭帅, 周艳, 王蕾, 粟静 申请人: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知识
花生种植专用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19《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技术资料》
一种用于防治花生病虫害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花生专用有机—无机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微生物菌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pdf
一种用于花生种植的复合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一种用于栽培花生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一种用于花生种植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一种用于种植的煤矸石基微生物活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花卉用微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网址: 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86254.html
上一篇: 姜花如何施用发酵有机肥和微生物菌 |
下一篇: 教你自己发酵菌剂和菌肥,简单实用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