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魔域恶之花的艳与颓——哥特论】

【魔域恶之花的艳与颓——哥特论】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4 17:51

【魔域恶之花的艳与颓——哥特论】

(2015-06-21 12:34:33)

标签:

巴洛克艺术史

肖涛巴洛克研究

哥特文学

【魔域恶之花的艳与颓——哥特论】

【魔域恶之花的艳与颓——哥特论】

小说的产生与中产阶级的兴起有很大关系。小说兴起于17世纪末和18世纪中期,并非空穴来风。中西一样。

罗曼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和15世纪,如同中国的话本。罗曼司在18世纪被小说代替,犹如中国的神魔演义棍棒之类的被世情小说取代。

哥特小说最初叫哥特罗曼司。聊斋志异也可称之为哥特罗曼司。

哥特的特征:

1无助的受害者和残忍的迫害者。

2迫害者拥有超强的超自然能力。受害者往往被来自迫害者的邪恶力量所蛊惑。

3故事背景要设置于无法穿透的高墙内,以突显受害者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建筑意象。即建筑文学的标志性意象。

4氛围营造。

一条哥特的长线,描绘着美国历史的梦魇中,作为参与者的土地、人民和国家机制等。那些黑暗的世界、恐惧、压抑、乖戾意象,在那些开国元勋眼里可能无法理解,但在国民意识中犹如白日梦一样真实可见。

美国神话需要重新审视,新世界是一个带有哥特式恐怖的世界。

哥特在超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辩证运动中形成两大传统。

德国式哥特并不过度讲述令人恐惧的鬼怪故事,更善于发掘人类的软肋和缺陷,因为这些故事大都服务于社会和政治,用以形成劝诫或警告。德国式哥特开篇了理性与恐怖主题相结合的传统。

浪漫主义复兴,也是哥特传统的复兴。浪漫主义本身滋养了自身的黑色浪漫主义一脉。

霍桑称自己为罗曼司作家,而非小说家。

爱伦坡:我的恐怖并非日耳曼式的,它来自心灵。我的恐怖来自于正当的源头,并用其完成正当的目的。

哥特,即幽暗意识,被压抑欲望的畸形化,或文学变异。

心灵哥特主义。

【魔域恶之花的艳与颓——哥特论】

怪诞的人物、自恋、浮士德般的孤僻、对社区的敌意、变态的性暴力,等等,反映了秩序大乱、年代混淆、身份模糊、性别扭曲和已被埋葬的生活重新爆发。哥特手法可用来体现当今世界的无序。美国经历迫使很多作家一次次转向内心世界而非外在社会,即将罪恶寓言化来阐明美国心灵的黑暗之处。

当今的小说,无非是一个古老的城堡,吱吱作响的木门,偏远的茅舍,铁链的拖动,幽暗的长廊,一盏灯,破旧的盔甲,还有穿着白衣的幽灵,这就成了一部小说。

相关知识

【魔域恶之花的艳与颓——哥特论】
论《恶之花》
论《恶之花》之幻境
哥特艺术.doc
恶之花【全本
幻兽化身宠物与玩家互动,整活还得是《魔域手游2》和百度输入法
迅雷魔域私服网站上哪些游戏副本能带来丰厚的奖励
哥特风是什么意思哥特人
英国的哥特小说介绍(以已有中文译本的英国哥特小说为主)
哥特玫瑰(哥特玫瑰月季)

网址: 【魔域恶之花的艳与颓——哥特论】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32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哪些鲜花的象征寓意是黑暗?
下一篇: 欧美剧《恶之花第一季》第19集免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