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福建农林大学茶产业研究院、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在采后茉莉花开放释香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福建农林大学茶产业研究院、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在采后茉莉花开放释香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30 20:05

茉莉花(Jasminum sambac)是福州市的市花,因其香气馥郁优雅,被广泛应用于茉莉花茶生产。温度是决定采后茉莉花能否开放释香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通常环温低于25 ℃,茉莉花就无法正常开放释香。环温在35 ℃左右时,采后茉莉花开放较为均匀,释香状况良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否最大限度的释放香气是决定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的关键环节。因此,只有对采后茉莉花的释香机理和影响因素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对其释香过程进行有效地调控。

近期,我院郭玉琼教授、林玉玲教授团队通过GC-MS/MS结合香气活度值分析法对不同开放时期的采后茉莉花香气组分进行检测分析,鉴定出16种萜类及苯丙烷/苯环类挥发物为茉莉花主要香气成分。结合全长转录组及二代转录组分析,发现萜类及苯丙烷/苯环类代谢途径相关合成基因在采后茉莉花开放过程中表达量的显著上调是导致茉莉花香气物质生成的主要原因。此外,利用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茉莉花开放过程中大量热激蛋白基因被显著诱导表达,且表达量与关键香气组分含量变化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表明热激蛋白可能在采后茉莉花开放过程中保证香气物质正常合成与释放。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采后茉莉花开放过程中香气形成的调控机制,为今后优化环境参数以提升采后茉莉花香气利用率提供理论支持。

该成果以Integrated volatile metabolome, multi-flux full-length sequencing,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aroma formation of postharvest jasmine (Jasminum sambac) during flowering为题,发表于国际园艺学顶级刊物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5.537;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ostharvbio.2021.111726)。论文第一作者为花卉与景观园艺博士生周承哲,郭玉琼教授和林玉玲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为论文第一通讯单位。该工作得到福建省高原学科建设(102/71201801101)、福建农林大学“双一流”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育计划(KSYLP004)及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茶产业技术服务项目(11899170145)的资助。

  审核:郭玉琼

相关知识

昆明植物所在植物开花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FLC调控植物成花的分子机制研究新进展
遗传所在植物激素调控花分生组织维持及分化的分子机制解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影响茉莉花开放释香的环境因素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鲜切花采后衰老表观遗传学调控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校郭玉琼/林玉玲团队在茉莉花香气形成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我科学家在作物开花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我校在DNA甲基化调控鲜切花采后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

网址: 福建农林大学茶产业研究院、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在采后茉莉花开放释香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2419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不同制备方法所得茉莉花香精油的差
下一篇: 《犍为茉莉花香纯原因分析及产业发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