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雷公笋,雷公笋的学名是什么

雷公笋,雷公笋的学名是什么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5 20:06

雷公笋,雷公笋的学名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9 08:00:58 编辑:南京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雷公笋的学名是什么2,新鲜雷公笋怎么炒好吃3,雷公笋的介绍4,打雷后长后多久竹笋5,雷公笋种植和管理

1,雷公笋的学名是什么

雷公笋,学名闭鞘姜,是海南特有的野生草本植物。为姜科多年宿根直立草木,通常1.2米,顶部常分枝,茎有节,稍带紫红色。

雷公笋的学名是什么

2,新鲜雷公笋怎么炒好吃

清炒雷笋雷笋口感脆嫩,味道鲜美,就是清炒也非常美味,这道菜口味清淡一些更好吃。原料:雷笋、葱、油、盐、蚝油。做法步骤:第1步、雷笋剥壳焯水。第2步、切成薄片。第3步、锅中放稍多的油烧热,下入雷笋翻炒3分钟。第4步、放入葱段,加盐、蚝油调味炒匀。第5步、口感脆嫩,味道鲜美

新鲜雷公笋怎么炒好吃

3,雷公笋的介绍

雷公笋,学名闭鞘姜,是海南特有的野生草本植物。为姜科多年宿根直立草木,通常1.2米,顶部常分枝,茎有节,稍带紫红色。叶互生,单叶,螺旋状排列,长圆形成披针形基部抱茎,背部密生灰色绢毛,叶鞘宽而封闭,故称“闭鞘姜”。又由于其嫩茎似笋,喜荫湿,风雨雷电交加天气长得更好,故海南人称之为“雷公笋”。

雷公笋的介绍

4,打雷后长后多久竹笋

不一定,一般在半个月左右。雷公笋,打雷后才会出现的一种食材。听名字就知道,这种生长于山间野林的食材,只会和雷声一同出现。平时不见踪影,反而是一到刮风下雨,打雷不停的时候,就会疯狂生长,一夜之间冒出好几个尖尖的头。雷公笋,是我国海南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无法人工种植,只在温热的山间小溪边、田坎边才会出现。个头不大,长出来以后要迅速采摘掉,平时不需要上山寻找,只有头一天风雨交加,还要雷声滚滚,雨后才能上山寻找。雷公笋不是笋,是姜科多年宿根直立草木,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和生姜是一个类型的。但是因为雷公笋的嫩茎长得和竹笋很像,一节一节的,嫩绿娇贵,于是被称为“雷公笋”,久而久之,很多人都以为雷公笋是笋。由于采摘的是雷公笋的嫩茎,因此雷公笋质地清脆爽嫩,必须用新鲜的雷公笋来做菜,简单炒一下,清爽美味。海南当地还有一种吃法,将腌制后的雷公笋爆炒,咸酸的口味,是下饭必备的小菜。

5,雷公笋种植和管理

雷公笋,学名闭鞘姜,是海南特有的野生草本植物。为姜科多年宿根直立草木,通常1.2米,顶部常分枝,茎有节,稍带紫红色。叶互生,单叶,螺旋状排列,长圆形成披针形基部抱茎,背部密生灰色绢毛,叶鞘宽而封闭,故称"闭鞘姜"。又由于其嫩茎似笋,喜荫湿,风雨雷电交加天气长得更好,故海南人称之为"雷公笋"。闭鞘姜性喜温暖、湿润环境下生长,对土壤适应性强,适于各种土壤生长,根系分布深而广,吸收能力强,多分布在10-30厘米的土层周围。根茎好气性强,在根茎分枝处易发生分枝和气生根,因此,应选择水源充足、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种植为宜。闭鞘姜喜温、喜光,生长适温为20-30℃,在华南地区春、夏、秋三季均可生长,冬季呈半休眠状态。其耐寒力较强,能耐0℃以上的低温,霜冻时,地上部受冻害、枯死,翌年地下根茎株芽萌发出新株,在北京部分地区也可栽培。在35℃以上高温仍能生长,但长势缓慢,生长不良。秋季是其开花的最佳季节。

相关知识

雷公笋
海南农村美食——雷公笋
雷公笋大棚种植技术
打雷后才能见到,人称“雷公笋”,如今是高档野菜,10元一斤?
遇雷雨天就疯长,嫩茎酷似竹笋,俗称“雷公笋”,泡酸菜是一绝
俗称“雷公笋”,不打雷不生长,惊雷后它必出现,天气越坏越好吃
雷公菌的学名叫什么
酸辣雷公菌怎么做
路边的雷公屎是什么东西,学名叫做“普通念珠藻”
第一次采雷公菌!

网址: 雷公笋,雷公笋的学名是什么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0438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种棉革菌
下一篇: 冷水滩:采食春日限定野菜—雷公菌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