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教学有方】图形与几何内容常用的教学策略

【教学有方】图形与几何内容常用的教学策略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2 11:06

图形

几何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承载着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重要作用,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逐步发展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呈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的心理特点:

其一

对直观的依赖性比较强,对于图形的认识还需要经验的支撑,对图形的识记还依赖于标准模式,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直观的几何图形,对于较为抽象的图形认识起来还比较困难;

其二

学生容易理解图形的外显特征,对于内隐的图形性质、各部分关系、图形与图形之间联系的认识还缺乏理性分析。

01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提供现实生活情境

儿童的几何学习与成人(或更高年级的学生)不同,他们不以几何的公理体系为起点,而以已有的经验为起点。

学生在玩积木、“过家家”的游戏中,在使用各种生活用具的过程中,开始不断地了解到各种玩具、用具在几何方面的特点;无时无刻地在接触着几何知识,无时无刻地在积累着几何活动的经验。显然,儿童依靠经验开始几何学习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以教室为情境,可以让学生认位置,学习测量长度、面积等;

以学生熟悉的搭积木为情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

学习图形与位置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校园里展开;

认识图形的运动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蝴蝶、风车……

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

02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构建几何图形表象

让·皮亚杰等人研究认为,空间表象是通过儿童主动和内化行为的逐渐组织而构建起来的。然后导致了运算系统的建立。因此,空间表象是来自于环境的、早先的操作活动的积累。

儿童的几何不是论证几何,更多的属于直观几何,而直观几何是一种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因此,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儿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尝试搭建、选择分类、组合分解等活动来增加、积累自己的几何活动经验,丰富自己的想象。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加深学生对这些几何形体直观特征的体验。

中低年级运用观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图片的方式,不如让学生去触摸这些形状卡片、用小棒去搭建这些图形,效果可能会更好;测量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实验量一量周长,好过直接定义化教学;

高年级学习圆锥体积计算,实验操作更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公式;学习图形的运动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亲自移一移、转一转、画一画……

小学生对图形知识的理解不是依据几何的公理体系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而获得的。

总之

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是小学生获得几何知识、认识几何图形性质的主要途径和形式。

来源《小学数学教育》2012.7-8

编辑 新世纪小学数学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只供学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PP

相关知识

【教学有方】图形与几何内容常用的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POE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8、教学方法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pdf
一文搞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有方的孙悟空15篇.docx
教学有方的顾老师
最新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3篇)
基于梅耶学习理论化学教学策略探究.doc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微课教学实践研究

网址: 【教学有方】图形与几何内容常用的教学策略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898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DeepSeek赋能智慧教育
下一篇: 【教学有方】让数感真正在课堂上落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