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与“产地趁鲜加工”区别;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与“产地趁鲜加工”区别;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6 20:04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开展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中药材绿色循环经济。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品牌中药材。” “培育150家具有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种植基地的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企业,培育50家中药材产地精深加工企业。”

《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指出“通过引导百家药企在贫困地区建基地,发展百种大宗、道地药材种植、生产,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建立相对完善的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

尽管产地趁鲜加工和产地初加工的概念非常火,但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二者的区别,经常混淆概念。本文就来帮你答疑解惑。

一、“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与“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的定义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是指对药用植物或者药用动物,根据药材性质和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在产地进行的初步加工处理,制成品是中药材。

中药材趁鲜加工

产地趁鲜加工是指在产地用鲜活中药材进行切制等加工,制成品为中药饮片。

二、中药材产地初加工部分

第一部分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必要性及意义

采收后的中药材,除了骨碎补,鲜芦根等少数种类可供鲜药用外,大多用其干品。俗话说“三分种,七分收”,为防止霉烂变质,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也为了便于分级、包装、贮藏、调运,更主要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工炮制成饮片,药材采收后,除了极少数药材需要新鲜和保持原样外,大部分药材需进行产地初加工。

在初加工时,按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处理,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是中药材优质的重要环节和保证。

第二部分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现状

目前,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仅仅是作为中药材生产栽培的一个环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第五章“采收和初加工”中,标明了产地加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地位仅是中药材种植生产中的一个步骤,并且强调,一般不改动原有产地加工方法。

但是,从事规范化种植研究的专家多是农业或者植物学专业的居多,对中药材产地加工了解不深,因而,造成规范化种植的植物药用部位实际上没有经过规范化的产地加工。

又因为传统药中药材产地加工生产中,各地药农根据自己的加工习惯和销售需求,形成了各地独有的产地加工方法,例如中药材天麻,四川通江县产地加工是采用烘干法,湖北则采取白矾水煮透心后干燥,吉林将天麻与小米共煮透心后干燥。

这些方法一直沿用至今,造成了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一药多法”,进而影响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由于中药材是作为农副产品市场化管理,一些不法药材商利用药材产地加工技术不统一,医药监督部门无法严格监管的薄弱环节,采用掺杂使假,以次充优等非法手段,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另外,一些产地加工技术的原理不明确,产地加工的手工操作多、体力劳动强度大也造成实施产地加工的药农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而粗制乱造,很难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状况和发展前景,近年来受到饮片炮制专家的重视。

第三部分

中药材产初加工的常规技术

由于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规模和地区用药习惯不同,加工方法也各不相同,现将一般常规中药初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一)中药材初加工的主要方法

中药材初加工的目的主要是清洗、除杂和干燥,以纯净药材,防止霉变。

药材清冼主要有喷淋、刷洗、淘洗等方法。除杂包括挑选、筛选、风选、漂洗等,主要是去除非药用部位。

因刚采收的新鲜药材含水量高,富含营养物质,微生物极易从其伤口、皮孔、气孔等处侵入,滋生繁衍,致使药材霉烂;部分药材虽然没有霉烂,但也会因生热、腐败而变质,失去药用价值。因此,及时干燥是药材产地加工的关键,方法主要有接触干燥、气流干燥、真空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一些药材在干燥过程中必须进行揉搓,如山药、党参、麦冬、玉竹等。有些药材在干燥之前需进行蒸、煮、烫处理,如天麻、地黄、山药、何首乌、黄精等。多数根和根茎类及皮类药材在半干燥时应停止干燥,密闭堆积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向外蒸发时遇堆外低温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称为发汗,如玄参、丹参、板蓝根、大黄、黄芪、薄荷、厚朴、杜仲。

(二)中药材不同用药部分的初加工方法

1.种子类

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些药材要种皮或果皮,如薏苡仁、决明子等。有些要击碎果粒,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五味子、女真子等。

2.花类

为了保持花类药材颜色鲜艳,花朵完整,采后应放置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或在低温下迅速烘干,以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保持浓郁的香气,如红花、芜花、金银花、玫瑰花、月季花等。极少数种类则需先蒸后再进行干燥,如杭白菊等。

3.果实类

一般果实类药材采收后直接晒干或烘干即可。但果实大又不易干透的药材,如佛手、酸橙、鲜木瓜等应先切开后干燥。以果肉或果皮入药的药材,如瓜篓、陈皮、山茱萸,应先去除瓤,粒或剥皮后干燥,此外,有极少数药材如乌梅等还需经烘烤烟熏等方法加工。

4.皮类

一般采后趁鲜切成片或块,再晒干即成。但有些种类在采收后应趁鲜刮去外层的栓皮,再进行干燥,如丹皮、椿根皮、黄柏皮等,有些树皮类药材采后应先用沸水略烫后,加码叠放,使其“发汗”,待内皮层变为紫褐色时,再蒸软刮去树皮,然后切成丝片或卷成筒,再进行干燥,如肉桂、厚朴、杜仲等。

5.全草和叶类

采收后宜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晾干,尤其是含芒香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荆芥、麝香等忌晒,以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有些全草类药材在未干透前就应扎成小捆,再晾全干。如紫苏、薄荷等。一些含水量较高的肉制叶类,如马齿苋等应用沸水略烫后再进行干燥。

6.根及地下茎类

这类药材采收后,一般先洗净泥土,除去须根,芦头和残留枝叶等,再进行大小分级,趁鲜切成片,块或段,然后晒干或烘干。如白芷、丹参、牛滕、前胡、射干等;一些肉质性,含水量较高的块根、鳞茎类药材,如天冬、百部、薤白等,应先用沸水稍烫一下,然后再切块晒干或烘干;对于质坚难以干燥的粗大根茎类药材,如玄参、白芍等药材,先要用沸水煮,再经反复“发汗”,才能完全干燥。还有些种类的药材,如山药、贝母等须用硫磺熏蒸才能较快干燥,保持色泽洁白,粉性足,且能消毒,杀虫防霉,有利于药材的贮藏。

第四部分

中药材炮制

(一)中药炮制的概念

为了充分发挥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并克服某些毒副反应,保证安全有效,中药材经产地加工后,在使用前必须根据病情和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炮制处理。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炮制方法或者炮制一种药物同时可具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不同的炮制目的虽有主次之分,但彼此间往往又有密切的联系。

某些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通过炮制,则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和副作用,使服用后既达到应有的疗效,又不致产生不良的反应。如,草乌生用是大毒,经用豆腐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面又保持其固有的疗效;柏子仁具宁心安神、滑肠通便作用,如果要用于治疗失眠而又需避免病人产生滑肠,则可将柏子仁去油制霜,以消除其致泻的副作用。

(二)中药炮制的方法

南北朝时期,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问世。该书记载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与技术,在总结前人炮制技术的基础上,又将整个中药炮制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其中所列的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炮、煅、浸、飞等。其中蒸又分为清蒸、酒浸蒸、药汁蒸;煮分为盐水煮、甘草水煮、黑豆汁煮;炙分为蜜炙、酥蜜炙、猪脂炙、药汁涂炙;浸分为盐水浸、蜜水浸、米泔水浸、浆水浸、药汁浸、酒浸、醋浸等,为临床用药的炮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宝贵经验,其中的许多炮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第五部分

中药材加工前景——一体化

因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都包含了净处理、切制处理的过程;而炮制进一步运用临床理论为中药材药性的加强,降低毒副性等方面有深一步的理论技术依据,进而中药材行业逐渐提出来“产地加工与中药炮制的一体化”的观点。

一体化符合中药产业发展的趋势。为了确保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我国正在推行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在“GAP”第五章“采收与初加工”里面规定了产地加工的步骤以及对加工设备和加工场地的要求,势必会让遵守“GAP” 标准的种植基地建设自己规范化的加工车间。而中药行业推行的饮片生产规范化必然要求建立规范化的饮片厂,逐步通过“GMP”认证。这样一来,有的饮片厂和药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保证药材来源和质量,便和当地的药材种植基地结合起来,为完成产地加工和中药炮制两个环节打下基础。中药产业化的发展给中药产地加工和中药炮制提供了一体化平台,随着产业化程度的加大,这种模式将会增多,最终形成主流。

三、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部分(作者:梁小平、宋敏)

中药材由于其自身特性,在采收、干燥后再进行加工,或难以切制(如:钩藤、桑枝、桂枝、川木通、首乌藤、皂角刺等木质化的藤茎类中药材),或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如:干姜、苦参、葛根、乌药等有效成分不稳定类中药材),或导致非药用部分难以分离(如:茯苓、茯苓皮、山药等去皮类中药材),或不易干燥仓储(如:山楂、佛手、浙贝母等富含汁液类中药材)。

为了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减少再加工难度,便利仓储运输,《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2010年修订)中规定:“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是指标准中要求需在产地用鲜活中药材进行切制等加工的中药材”、“购进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的,应对其加工质量进行评估。”

GMP已对药品生产企业购进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作了明确规定;但中药材经过产地趁鲜加工后,其外观、性状已经发生变化,难以全面评价质量状况;因此如何控制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的质量,是中药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一、明确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范围(目录)

究竟哪些中药材属于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的范畴,《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凡正文中未列饮片和炮制项的,其名称与药材名称相同,该正文同为药材和饮片标准。”本人认为此类中药材可作为广义的产地趁鲜加工品种(如:川贝母、金银花、红花、赤小豆等)的基本范围;《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正文中各品种项下,在“来源”内容中表述有“趁鲜××”的品种,本人认为此类中药材应为狭义产地趁鲜加工品种(如:桑枝、桂枝、干姜等)的具体范围。

只有从法定标准明确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范围,才能划清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即药材与药品)的界限,防止中药材专业市场将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范围扩大化,借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的名义销售中药饮片,这样即有利于药品生产企业的执行,更有利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医药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行为。

二、加工条件评估

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是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的首要环节,是保障药品质量的起始工序,药品生产企业应将质量保证体系前移,把产地趁鲜加工品种纳入过程质量控制范围,在产地趁鲜加工品种的原产地和GAP基地选择加工(种植)专业户,并对加工条件、干燥设施、水源质量,尤其是干燥设施提出具体要求,进行评估后确定,进行定点加工。

三、产品检验

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由于其性状、外观已发生改变,某些变质药材真相得以掩盖,难以评价质量;必须配合科学手段进行检验,除《中国药典》(2010年版)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检验项目外,还应增加下列必检项目检验。

黄曲霉毒素检验:可控制因气候因素、干燥条件等限制,未能及时干燥,导致发霉变质后再经过加工处理,掩盖发霉变质真相的情形。 二氧化硫限量检查:可控制因加工不当、干燥失时等因素导致药材变质后,再用硫黄熏蒸处理,掩盖真相的情形。 浸出物检查:用原药材做对照,可判断中药材加工过程中浸泡“伤水”、加工失时、汁液流失等情形,防止中药材成为“柴”。

讨论

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质量控制,首先应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其品种范围,控制品种范围扩大化倾向,本人认为应以狭义产地趁鲜加工品种范围为宜;其次由购进企业对加工户的生产条件实施现场评估,定点加工;最后对其进行检验,尤其是增加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限量、浸出物检查、酸败度检查等必检项目的检验,方能保证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的品质,确保中药材形、色、气、味与内在质量指标的有机统一。

64种药典规定可以趁鲜加工的中药材(2015药典)

1、药材切片(共28个品种)

干姜、土茯苓、山柰、山楂、山药、川木通、三棵针、片姜黄、乌药、功劳木、地榆、皂角刺、鸡血藤、佛手、苦参、狗脊、粉萆薢、浙贝母、桑枝、菝葜、绵萆薢、葛根、紫苏梗、黄山药、竹茹、桂枝、狼毒、滇鸡血藤

2、药材切段(共18个品种)

大血藤、小通草、肉苁蓉、青风藤、钩藤、高良姜、益母草、通草、桑寄生、黄藤、锁阳、槲寄生、颠茄草、野木瓜、广东紫珠、首乌藤、桃枝、铁皮石斛

3、药材切块(共3个品种)

何首乌、茯苓块、商陆

4、药材切瓣(共4个品种)

木瓜、化橘红、枳壳、枳实

5、药材切瓣或片、段(共11个品种)

指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的药材,包括:

丁公藤、大黄、天花粉、木香、白蔹、防己、两面针、虎杖、香橼、粉葛、大腹皮

256种药材药典正名与来源

序号药典正名与其来源1一点红 为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L. )DC.的干燥全草。2丁茄根 为茄科植物刺天茄Solanum indicum L.、牛茄子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或黄果茄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et Wendl.的干燥根及老茎。3丁香叶 为木犀科植物洋丁香Syringa vulgaris L.、朝鲜丁香Syringa dilatata Nakai或紫丁香Syringa oblate Lindl.的干燥叶。4八角枫 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的干燥细根及须根。5九节菖蒲 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Fiseh. ex C.A. Mey.的干燥根茎。6九龙川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茎和根。7了哥王 为瑞香科植物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 G. A. Mey.的干燥根或根茎。8三颗针皮 为小檗科植物拟 猪刺Berberis soulieana Schneid.等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皮。9干蟾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全体。10土牛膝 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11大风子仁 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a Pierre的干燥种仁。12大半边莲 为秋海棠科植物粗喙秋海棠Begonia crassirostris Irmsch.、裂叶秋海棠Begonia palmata D. Don或掌裂叶秋海棠Begonia pedatifida Lévl.的干燥根茎。13大红袍 为豆科植物毛杭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Ftaneh.)Schindl.的干燥根。14大麦 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干燥果实。15大罗伞即玉郎伞。为蝶形花科植物疏叶崖豆Millettia pulchra Kurz var. laxior (Dunn)Z. Wei的干燥块根。16山羊角 为牛科动物山羊Capra hircus L.的角。17山沉香 为木犀科植物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的干燥根。18山香 为唇形科植物山香Hyptis suaveolens (L.)Poit.的干燥全草。19山桔叶 为芸香科植物小花小山橘Glycosmis parviflora (Sims)Kurz的干燥叶。20山绿茶 为冬青科植物海南冬青Ilex hainanensis Merr.的干燥叶。全年可采,经加工炮制而成。21山楂核精 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 pinnatifids Bnge var. major N. E. Br.的核经干馏和精馏分离而得。22千斤拨 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Moghan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 Li. ,大升千斤拔Moghania macrophylla (Willd.)O. Kuntze或绣毛千斤拔Moghania ferruginea (Wall. ex Benth.)Li.的干燥根。23广东王不留行 为桑科植物薛荔Ficus pumila L.的干燥隐头花序托。24广西海风藤 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 (Roxb. ) Craib.的干燥藤茎。25小百部 为百合科植物小天门冬Asparagus pseudofilicinus Wang et Tang的干燥根。26小麦 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27马兰草 为菊科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 (L.) Sch.Bip.的干燥全草。28马尾连 为毛茛科植物金丝马尾连Thalictrum glandulosissimum (Fin.et Gagn.) W. T. Wang et S. H. Wang、高原唐松草Thalictrum cultratum Wall、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或唐松草Thalictrum aguilegilolium L. var. sibiricum Regel. et Tiling的根及根茎。29天名精 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全草。30无患子果 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干燥成熟果实。31木藤蓼 为蓼科植物木藤蓼Polygonum aubertii Henry的干燥茎。32五灵脂 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的干燥粪便。33五味藤 为远志科植物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 Hassk.的干燥全株。34五指毛桃 为桑科植物五指毛桃Ficus simplicissima Lour.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35牛心 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心。36牛白藤 为茜草科植物牛白藤Hedyotis hedyotidea DC.的干燥全草。37牛至 为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的干燥全草。夏、秋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38牛角尖粉 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除去角塞的干燥角,锯取角尖实芯部分,刨片,粉碎而成的细粉。39牛尾菜 为菝葜科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的全株。40牛乳 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乳汁。41牛胆汁 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胆汁。42毛巴豆根、茎、叶 为大戟科植物毛叶巴豆Croton caudatus Geisel. var. tomentosa Hook.的干燥根、茎、叶。43毛冬青 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et Arn.的干燥根。44凤尾草 为凤尾蕨科植物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 Poir. ex Lam.的干燥全草。45凤凰衣 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rus Brisson蛋壳内的干燥卵膜。46乌鸡 为雉科动物乌骨鸡除去毛、内脏及皮下脂肪油的新鲜全体。宰杀后,用开水略烫,除去羽毛,洗净,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及皮下脂肪,再洗净。鲜用或冷藏备用。47六神曲 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48六神曲(炒) 取六神曲,切成小块,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黄色。49方海(螃蟹) 为蟹科动物中华绒毛鳌蟹Eriocheir sinensis H. Miline-Edwalds、溪蟹Potamon(Potamon)denticulata或云南溪蟹Potamon (Potamon) yunanensis的干燥体。50水半夏 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lume的干燥块茎。51甘青青兰 为唇形科橙物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52节裂角茴香 为罂粟科植物节裂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rpum Hook. f. et Thoms.的干燥全草。53石上柏 为卷柏科柏属植物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oedeleinii Hieron的全草。54石灰华 为一种主含碳酸钙的粉状块。55石榴子 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实、种子。56石燕 为石燕科动物中华弓石燕Cyrtiospirifer sinensis(Graban)或弓石燕Cyrtiospirifer sp.的化石。57龙血竭 为龙舌兰科植物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 combodiana Pierre ex Gagn的干燥树脂。58龙齿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牛类、鹿类、象类等的牙齿化石。59龙骨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60龙葵 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干燥地上部分。61北败酱 为菊科植物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的干燥全草。62北寒水石 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红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 O)。63冬瓜子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的干燥成熟种子。64冬虫夏草菌粉 为发酵冬虫夏草菌粉[Cs-C-Q80中华被毛孢Hirsntella sinensis Lin,Gao,Yuer Zeng(1989)经液体深层发酵所得菌丝体的干燥粉末〕。65白花蛇舌草 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 (Wind.) Roxb.的干燥全草。66白英 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洗净,晒干。67白背叶根 为大戟科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 )Muell-Arg.的干燥根及根茎。68白葡萄干 为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干燥果实。69玄精石 为年久所结的小型片状硫酸盐类矿物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70半夏曲 为清半夏、生姜汁、白矾、六神曲、白面等制成的加工品。71头花蓼 为蓼科植物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 -Ham. ex D. Don的干燥全草或地上部分。72汉桃叶 为五加科植物广西鹅掌柴Schefflera kwangsiensis Merr. ex Li.的干燥带叶茎枝。73圣地红景天 为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圣地红景天Rhodiola sacrae(Prain ex Hamet) S. H. Fu的干燥根及根茎。74地耳草 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75地胆草 为菊科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的干燥全草。夏、秋间花期前采挖,洗净,晒干。76地桃花 为锦葵科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77地稔 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干燥全草。78百药煎 为五倍子与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加工品。79过岗龙(过江龙) 为豆科植物榼藤Entada phaseoloides(L.) Merr.的干燥藤茎。80丢了棒 为大戟科植物白桐树Claoxylon polot (Burm. )Merr.的干燥带叶嫩枝。81竹心 为禾本科植物粉单竹Lingnania chungii (McClure) McClure或撑蒿竹Bar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的卷而未放的干燥幼叶。82竹叶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 ex DC.的干燥根。83伏龙肝 别名灶心土,为土灶灶底中心的焦土。84全鹿干 为鹿科植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的全体加工品。85多叶棘豆 为豆科植物狐尾藻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 (Pall.) DC.的干燥全草。86刘寄奴 为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或白苞蒿Artemisa actiflora wall. ex DC.的干燥地上部分。87羊开口 为野牡丹科植物展毛野牡丹Melastoma normale D.Don的干燥根。88羊耳菊 为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 (Buch. -Ham. )DC.的干燥全株。89羊耳菊根 为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 (Buch. -Ham.) DC.的干燥根。90羊红膻 为伞形科植物茴芹属缺刻叶茴芹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的干燥全草。91羊骨 为牛科动物山羊Capra hircus L.或绵羊Ovis aries L.的去其头后干燥骨骼。92羊肉、羊胆、鲜羊肝 为牛科动物山羊Capra hircus L.或绵羊Ovis aries L.的肉、胆、肝。93买麻藤 为买麻藤科植物买廉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或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Warb.)C.Y.Cheng ex Chun的干燥藤茎。94红曲 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的菌丝体及孢子,经人工培养,使菌丝在粳米内部生长,使整个米粒变为红色。95红杜仲 为夹竹桃科植物红杜仲藤Parabarium chunianum Tsiang,毛杜仲藤Parabarium huaitingii Chun et Tsiang,杜仲藤Parabarium micranthun (A. DC.) Pierre或花皮胶藤Ecdysanthera utills Hay. et Kaw.的干燥树皮。96红茴香根 为木兰科植物莽草Illicium lanceolatum A. C. Smith的干燥根。97块根糙苏 为唇形科植物块根糙苏Phlomis kawaguchii Murata的干燥块根。98苎麻根 为荨麻科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a(L. )Gaud.的干燥根茎及根。99豆豉姜 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ts.的干燥根和根茎。100豕甲 为猪科动物Sus scrofa domestiea Brisson的蹄爪甲壳,取甲后,漂洗,干燥。101扶芳藤 为卫矛科植物爬行卫矛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 -Mazz、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as L.或无柄卫矛Euonymus subsessilis Sprague干燥的地上部分。102岗梅 为冬青科植物岗梅Ilex asprella(Hook. et Arn.)Champ. ex Benth.的干燥根。103返魂草 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Senecio cannabifolius Less.的干燥地上部分。包括单叶返魂草〔Senecio cannahifolius Less. var. integrifolius (Koidz.) Kitag.〕和宽叶返魂草(别名麻叶千里光,Senecio cannabifolius Less.)。104沙棘膏 取沙棘成熟果实,去其杂质,用水冲洗,根据设备容量,将药物置于铜锅或铝罐内,加水约高出药面6~10cm,以蒸汽或直火加热,在沸腾状态,保持1~2小时,倾出煮液,残渣再照上法浸煮,残渣弃出,煮液合并,静置12小时,使杂质沉淀,倾出上清液,底部浑液过滤,放入锅内,徐徐蒸发浓编;若用直火,开始可用高温,后随稠度逐步增大相应将温度降低,保持微沸,不断搅拌,防止焦化。溶液浓缩到挑起成丝或不渗纸为度。105鸡骨香 为大戟科植物鸡骨香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的干燥根。秋冬季采挖,挑净,干燥.106鸡蛋壳(炒) 为雉科动物家鸡Gao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um的卵壳。107阳起石 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族透闪石,主含含水硅酸钙〔Ca2Mg5(Si4O11)2(OH)2〕。108直立紫堇 为罂粟科植物直立紫堇Corydalis stricta Steph.的干燥全草。109苦冬瓜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的干燥果实。110苦菜 为菊科植物苦菜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的干燥全草。111板栗壳 为壳斗科植物板栗Castanea mollisslma Bl.的干燥总苞。112枫香树叶 为金缕梅科植物风香Liquidambar taiwaniana Hance的干燥叶。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113枫荷桂 为桑科植物二色桂木Artocarpus styracifolius Pierre的干燥根。114茅莓根 别名蛇泡勒,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inn.的干燥根。115茅膏菜 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 mulpisepala Y. Z. Ruan的干燥全草。116茄根 为茄科植物茄Solanum melongena L.的根和茎。117昆明山海棠 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Lévl.)Hutch.的干燥根。118败酱 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的干燥全草。119败酱草 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或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fuss.的干燥全草。120刺玫果 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Rosa davuiica Pall.的干燥成熟果实。121刺猬皮 为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或短刺猬Hemichianus dauricus Sundevoll的干燥外皮。122狗骨 为犬科动物狗Canis f amiliaris L.的骨骼。123狗鞭 为犬科动物狗Canis familiaris L.的干燥阴茎和睾丸。124金牛草 为蕨科植物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Gmel.)Fee.的干燥全草。125金沙藤 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 )Sw.、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 (Cav.)R. Br.或曲轴海金沙Lygodium fiexuosum(L.) Sw.的干燥地上部分。126金莲花 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的干燥花。127金樱根 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 、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或粉团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的干燥根。128夜明砂 为蝙蝠科动物东方蝙蝠Vespertilio superans Thomas等的粪便。129单面针 为芸香科植物单面针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的干燥根和茎。130波棱瓜子 为葫芦科植物波棱瓜Herpetospermum caudigefum Wall.的干燥种子。131迭达 为虎耳草科植物唐古特虎耳草Saxifraga tangutica Engl.的干燥全草。132建曲 为蓼子草、苍耳草等23味的加工品。133细叶白前子 为萝藦科植物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的干燥种子。134细梗胡枝子 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Thunb.)DC.的干燥全草。135玳瑁 为海龟科动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的背甲。136珍珠层粉 为珍珠壳内层部分加工而成的粉末。137珍珠杆 为蔷薇科植物绒毛悬钩子Rubus idaeus L.的干燥茎。138珍珠透骨草 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Speranskia tuberculata(Bge.)Baill.的全草。夏秋两季采割,除去杂质,干燥。139草乌芽 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幼苗。140茯神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中间抱有松枝或松根的白色部分。141茶叶 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O. Ktze的嫩叶或嫩芽经加工制成的干燥品。142胡蜂 为胡蜂科昆虫胡蜂Vespa manifica Smith 的虫体。143柘木 为桑科植物柘树Cudranza tricuspidata (Carr.)Bur.的干燥根及茎枝。144柿叶 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干燥叶。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145南山植(炒) 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146南天仙子 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 (Vahl.) Nees的干燥成熟种子。147南寒水石 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钙。148虻虫 为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等的雌虫体。149香排草 为唇形科植物香排草Anisochilus carnosus (L.)Wall.的干燥带老茎的根茎及根。150香樟 为樟科植物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um(Iack.) Nees或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的干燥根和根茎。151香墨 为松烟、胶汁、冰片和香料等经加工制成的墨。152胆矾 为胆矾的矿石,主含含水硫酸铜。153鬼画符 为大戟科植物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 (L.)Hook. f.的干燥全株。154鬼箭羽 为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 (Thunb.)Sieb.的干燥茎的翅状物。155穿破石 为桑科植物构棘Cudrania cochinchensis(Lour. )Kudo. et Masam.或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Bur.的干燥根。156穿壁风 为胡椒科植物石南藤Piper wallichii (Miq.)Hand. -Mazz.或毛蒟Piper puberulum (Berth.) Maxim.的干燥带叶茎枝。157洋葱 为百合科植物洋葱Altium cepa L.的新鲜鳞茎。158祖师麻 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Daphne giraldii Nitsche的干燥茎皮及根皮。159绞股蓝 为葫芦科植物纹股蓝Gynoac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160蚕沙 为蚕娥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的干燥粪便。161莪大夏 为豆科植物轮叶棘豆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le或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ge.的干燥全草。162桃仁霜 取桃仁,研成糊状,用吸水纸包裹,压榨,间隔一日剥去纸,研散,如此反复多次,至油几尽、质地松散时,研成细粉。163桃金娘根 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Hassk.的干燥根。164铁丝威灵仙 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Smilax scobinicaulis C. H. Wright,鞘柄菝葜Smilax stans Maxims,或华东菝葜Smilax siobold Miq.的干燥根及根茎。165铁丝威灵仙(酒炙) 为百合科植物翘柄菝葜Smilax stans Maxim的干燥根及根茎。166铁屑(诃子制) 取西河柳130g,加水100ml,煮沸3小时,滤过,滤液中加入细铁屑500g,加水适量使浸没,煮沸3小时,倾出水液,用水洗涤3次后,即加食盐50g与水1000ml,煮沸2小时,倾出水液,再用水洗涤4次,加诃子肉细粉2500g,混匀,加热开水1800ml,搅拌,放置3天,每天搅拌3次,第四天倒出,摊开阴干,用吸铁石吸去未作用的铁屑,研细,过筛。本品不宜夏季制备。167透骨草 为豆科植物山野豌豆Vicia amoena Fisch、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 L.、假香野豌豆Vicia pseudo-orobus Fisch. et Mey、毛山野豌豆Vicia amoena Fisch. var. sericea Kitag.或狭山野豌豆Vicia amoena Fish. var. angusta Freyn.的干燥地上部分。168透骨香 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Rehd.的干燥全株。169宽筋藤 为防已科植物宽筋藤Tinospora sinensis(Lour.)Merr.或防已科植物心针宽筋藤Tinospora cordifolia (Wind.)Miers摊于燥茎。170酒曲 为大麦、豌豆等发酵而成的曲剂。171熟酒曲 为酒曲的炮制品。172海金沙藤 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的干燥地上部分。173海桐皮 为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eariegata L. var. orientalis(L.)Merr.或乔木刺桐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的干燥树皮。174浮小麦 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175浮海石 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a aculeata Canuet Bassler的干燥骨骼。176接骨木 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Sambucus racemosa L.的干燥带叶茎枝。177菱角 为菱科植物菱Trapa bispinosa Roxb.或细果野菱Trapa maximowiczii Korsch.的干燥果实。178黄毛耳草 为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 (Palib.)Merr.的干燥全草。179黄瓜子 为葫芦科植物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果实。180黄连须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ench. 、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须根。181黄药子 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干燥块茎。182雪上一枝蒿 为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的干燥块根。183硵砂 为紫色石盐矿石,主含氯化铵。184雀脑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Stejneger的脑髓。185野姜 为姜科植物短蕊姜花Hedychium venustum Wight的根茎。186蛇肉 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蛙科动物高原蝮Agkistrodon strauchii Bedriaga或游蛇科动物翠青蛇Opheodrys major (Guenther)除去头尾及皮的干燥体。187蛇莓 为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ea (Andr.)Fock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洗净,晒干。188蛇胆汁 为眼镜蛇科、游蛇科或蝰科动物多种蛇的胆汁。将蛇处死后,取出蛇胆,保存于含醇量为50%以上白酒中,蛇胆与酒的比例为1:1(g/g),用时除去胆衣,以净蛇胆汁投料,连同等量酒液使用。189悬钩子木 为蔷薇科植物库叶悬钩子Rubus sachalinensis Leveille的干燥茎枝。190悬钩子茎 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Rubus sp.的枝的木质部。191甜叶菊 为菊科植物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Hemsl.的干燥叶。192甜地丁 为豆科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verna(Georgi) A. Bor.的干燥全草。193铜石龙子 为石龙子科动物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Gray)的干燥体。194铜绿 为铜表面经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绿色锈衣制成,主含碱式碳酸铜。195假蒟 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干燥地上部分。196猪胆汁 为猪科动物猪Sus scrofa dommestica Brisson的胆汁。197猪脊髓 为猪科动物猪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的脊髓。取健康活体猪,杀死后,剖取脊髓柱骨,取其新鲜脊髓。198猪脑粉 为猪科动物猪的脑髓干燥粉。199麻花秦艽花 为龙胆科植物麻花秦艽的干燥花。200麻雀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干燥体。全年均可捕捉,除去毛及内脏,拭净、干燥。、201鹿心粉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新鲜心脏。全年可采收,屠宰时,取健康韵鹿心,烘干,粉碎。202鹿茸草 为玄参科植物绵毛鹿茸草的干燥全草。203绿豆 为豆科植物绿豆的干燥种子。204琥珀 为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205硝石 为天然硝酸钾经加工而成的结晶体。206葎草 为桑科植物葎草的干燥地上部分。207酢浆草 为酢浆草科酢浆草的干燥全草。208紫檀香 为豆科植物紫檀的木部。209黑木耳 为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干燥子实体。210黑老虎根 为木兰科植物厚叶五味子的干燥根或异型南五味子的干燥藤茎。211黑草乌 为毛茛科植物藏草乌或铁棒锤的干燥根。212黑草乌叶 为毛茛科植物铁棒锤的干燥叶。213黑香种草子 为毛茛科植物黑香种草的干燥种子。214蛴螬 为金龟子科昆虫朝鲜黑金龟子等同属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215鹅胆粉 为鸭科动物鹅的胆汁干燥品。216傣百部 为百合科植物滇南天门冬的干燥块根。217猴头菌 为齿菌科真菌猴头菌的菌丝体与其附生的固体培养基的干燥混合体。218寒水石(平制) 取净寒水石,照煅淬法(附录Ⅱ D)煅至白色,投入“拉达’(脱脂牛奶)中淬酥,取出,粉碎。219寒水石(奶制) 取净寒水石1000g,砸碎,加硝石10g与水适量,煮沸3小时,倾去水液,用水反复洗涤10~15次,至洗液澄清为止,晾干,粉碎成细粉,加牛奶适量,搅成面团状。做成直径约10cm、厚3 cm以下的圆饼,阴干。220普洱茶 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的叶。221滇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竹叶柴胡的干燥全草。222滇紫草 为紫草科植物滇紫草的干燥根部栓皮。223溪黄草 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或溪黄草的干燥地上部分。224槐枝 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嫩枝。225硼砂 为天然产硼砂经精制而成的结晶。226碎骨木 为铁青树科植物华南青皮木或青皮木的干燥全株。227零陵香 为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的干燥全草。228蜣螂 为金龟子科昆虫屎壳螂的干燥全体。229鼠妇虫 为潮虫科动物平甲虫的干燥全体。230粳米 为禾本科植物稻的干燥种子。231煅白石脂 取白石脂细粉.用醋拌匀,搓条,切长段,干燥,照明煅法(附录Ⅱ D)煅至红透。用时捣碎或碾成细粉。232每100kg白石脂,用醋25kg。233榜嘎 为毛蓖科植物船形乌头或甘青乌头的干燥全草。234蔓荆叶 为马鞭草科植物蔓荆的干燥叶。235蔓荆子根 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根。236碱花 为咸水湖边一种主含碳酸钠的分枝状结晶。237雌黄 为硫化物类雌黄族矿物雌黄矿石,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238鲜牛蒡草 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全草。239鲜凤仙透骨草 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茎。240鲜竹沥 为禾本科植物净竹及同属数种植物的鲜杆中的液体。241鲜松叶 为松科植物马尾松的鲜叶。242熊胆粉 为熊科动物黑熊经胆囊手术引流胆汁而得的干燥品。水羹毒无忿真-243横经席 为山竹子科植物薄叶胡桐的干燥全株。244槲叶 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干燥叶。245樟脑 为樟科植物樟的干枝、叶及根部经加工提取制得的结晶。246樟树根 为樟科植物樟的干燥根。247墨旱莲草汁 为菊科植物墨旱莲草的鲜茎加水少许,压榨滤过取汁。248箭根薯 为箭根薯科植物箭根薯的干燥根茎。249螃蟹甲 为唇形科植物螃蟹甲的干燥块根。250藏木香 为菊科植物总状青木香的干燥根。251藤合欢 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干燥果实。252藤苦参 为萝藦科植物马莲鞍的干燥根。253鹰不扑 为五加科植物虎刺楤木或黄毛楤木的干燥根。254藿香 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255蟾皮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皮。256鳖甲胶 为鳖甲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相关知识

岷县:道地中药材趁鲜加工忙
黄精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docx
山银花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docx
山银花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
中药材产地加工方法
枳壳(实)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
山银花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多花黄精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T/FJZYC 04
山银花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编写说明
山银花采收与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网址: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与“产地趁鲜加工”区别;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631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冬凌草种植技术
下一篇: 野生蕨的采集与加工技术 – 根盆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