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过最天津的端午 吃最天津的粽子 不要花俏的就要纯老味的

过最天津的端午 吃最天津的粽子 不要花俏的就要纯老味的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6 12:38

端午安康

老例讲究

每到端午,飘香的粽子总是俘获人心,南北咸甜,传统新式,和节日绑定的美味,透过嗅觉味觉抵达的是仪式感的古早记忆。

传统老店老街上,煮熟的粽子散发出混杂着粽叶清香和糯米软甜的气味,粽子馅儿越发五花八门的近些年,还有烤出来的炉粽子、蒸出来的面粽子因“复古”而受到追捧。过去端午习俗中的艾叶菖蒲、五毒饼、老虎褡裢等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五方杂处九河下梢的天津,在端午的习俗上也汇聚了南北方传来的各种讲究,追根溯源,包容的天津也成为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传承者,关于端午的天津记忆也更是充满了团圆、温馨和甜蜜。

#吃穿用行 你的端午故事#

请留言或私信好吃君吧

粽子都是自家包自家吃

“八件儿”炉粽子为送礼

天津市面上的粽子有多少种——包括料包括馅儿,糯米、黄米、黑米、枣儿、小豆、豆沙、蜜枣、蜜饯、鲜肉、腊肉……据说,蓟州区有一家能卖出30多种馅料来。不管“包在里面的”有千变万化,“在外边包着的”却选择有限。

过去,老人们总会在吃完粽子后将粽叶重新收起反复利用,除了因为当时物质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另一个原因是反复使用的粽叶会带着浓浓清香味。从材质上讲,粽叶选择有苇叶、箬叶、竹叶以及玉米叶等几种。

过去的天津卫,水道纵横,市内的许多地方在当时还都是天津市民口中的“大开洼”,在这些洼地,芦苇和水草比较容易找到,所以当时的粽子常会选择用这两样当粽叶、粽绳。夏日芦苇随手可得,尤其香气独特自然成为首选。

如今,不少水塘芦苇已作为景观,野生的难以满足“量产”。箬叶得到大批量利用,叶子“肥大”,一两张就能包一个粽子,对于不少商家来说,“成本合算”。此外还有用竹叶和玉米叶的,如今难得一见了。

芦苇、水草是捆得了螃蟹也捆得了粽子。天津烹饪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永强介绍,过去还常用麻绳,其间曾一度出现过“尼龙草”,不久各种颜色的细棉绳又全面替代“尼龙草”,“后来馅儿也多了,各种颜色的细棉绳可以用来区别馅料了。”如今在多用细棉绳捆粽子的方法之外,也出现了扯出芦苇条来捆的粽子。“复古”而让人觉得更加自然。

说到卖粽子,天津烹饪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永强介绍,天津过去都是自己家做粽子,“有时,还会像三十晚上吃饺子一样放硬币,取佳节祝福之意。”

天津传统粽子馅料不外乎两种,一个小枣,一个就是豆馅儿,“枣馅儿的捆白绳子,豆馅儿的是红绳子。”尤其是这枣粽子,连相声里都有“记录”。传统相声《大保镖》的武术名师“姓江,他老人家姓江名米字小枣。

”这“江米小枣”几乎成了天津人的一个粽子的“暗号”。还有名家苏文茂、朱相臣的《美名远扬》提到,“您比伊拉克蜜枣儿名望大多了”;传统段子《山东话》,也提及了想吃“伊拉克蜜枣”。赵永强还记得,大约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有段时间副食店供应伊拉克蜜枣,那阵儿端午包粽子不少人家都会选择放蜜枣。有的老天津卫就习惯用金丝小枣和蜜枣,“特别是乐陵小枣,枣核极小而甜度高”。

还有天津独特的两种粽子,烤的炉粽子和蒸的面粽子。赵永强介绍,津城50后一代人的印象中,那时副食店、糕点店不卖煮好的粽子,大伙儿都是凭粮票买各种材料,各家自己做。

过节送礼的粽子是类似八件儿点心的炉粽子,“玫瑰、山楂、枣泥、蜜枣……”如今不少老字号的传统点心铺恢复了这个点心。比较可惜的是面粽子基本很难见到了,“就像糖三角,馅也以红、白糖馅为主,配以青丝、玫瑰、桂花。”这个食俗习惯有点类似江浙一带在中秋时节,蒸出来的月饼。

至于肉粽子,过去都在天津的“南货”店有售,而且极受欢迎,南咸北甜其实在天津早就被打破了。

五毒饼是端午上品

南传“五黄”择着吃

京津一带,端午食俗中还有一种五毒饼,也是有钱人家有面儿的节礼。《燕京岁时记》中提及:“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京都风俗志》记载:“富家买糕饼,上有蝎,蛇、虾蟆、蜈蚣、蝎虎之像,谓之五毒饽饽,馈送亲友,称为上品。”

农历五月在过去有着“毒月”之说,具体则特指“蛇”“蝎”“壁虎”“蜈蚣”“蟾蜍”五毒。早年间每到端午前,老天津人几乎家家都要制作五毒饼,基本和中秋做月饼类似,用带有五毒雕刻的模具去制作,有的家庭做得简单,简单做个豆包,画上五毒图案。

传统说法中,食用五毒饼更重要的是让家里的小孩子认识这几种动物,让他们对五毒能敬而远之。以前家家户户生活在平房之中,这几种生物总能不经意闯入生活,往往会惊吓到家里的孩子,大人们就想出这种方法,让孩子们边吃五毒饼边记住“五毒”的样子,不再对它们那么恐惧。

上世纪五十年代,“五毒饼”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十年才恢复。过去家家户户制作“五毒饼”所用馅料五花八门,但市场上卖的“五毒饼”基本上以“吉豆”和玫瑰两种馅儿为主。“吉豆”馅儿就是用绿豆磨成的,玫瑰则是端午前后是采摘玫瑰的时节。

市面上的五毒饼还分为“混油皮儿”和“酥皮儿”两种。混油皮儿以白面加水、油、糖稀和成,烤制完成后外形跟月饼很像。这种五毒饼一般是用模具扣出来的,表面“五毒”的图案凹凸有致。另一种酥皮儿的五毒饼外形很像天津人常见的“白皮点心”,上面的五毒图案往往要刷上一层红色。

民俗文化学者张显明老先生介绍,天津城过去有很多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南方商客,一些南方习俗也被带到了天津,却也“因地制宜”地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端午节要吃“五黄”。

张老说,江浙自古有吃黄鱼、黄瓜、黄鳝、咸蛋黄、雄黄酒这“五黄”的传统,在天津黄鱼、黄瓜和咸蛋黄一直很受追捧。四月到六月,黄鱼在近海一带洄游产卵活动。端午时节的大、小黄鱼量多质优,营养丰富,往往是这一时节前后的主打时令海鲜菜,理所当然位列端午必食“五黄”之一;南方所说“黄瓜”其实是当地一种菜瓜,但天津的黄瓜不但是地产佳品,尤其是“五月节”期间,新出的小嫩黄瓜尤其好吃,又占一时令;咸鸭蛋则一直是天津人喜欢的“咸菜”,防暑、开胃。而天津人则对黄鳝、雄黄酒“不感冒”。虽然此时的黄鳝肥美细嫩,还顶着个“端午黄鳝赛人参”的名头,但天津人不太喜欢吃无鳞鱼。

而雄黄酒,天津讲究在小孩脸上抹点,但现代人发现其含剧毒物质砷,也就把它“存”在白娘子的“时令”传说中。

- 端午关键词 -

除了吃 还有不少讲究

天津的端午风俗,吃得丰富多彩,其他也甚有讲究。冯文洵《竹枝词》记载天津端午的情景:“五色丝悬长命缕,葫芦样检女儿箱。”在“蓟县志”挂蒲剑艾人,食角黍。儿女辈以色丝系颈上,名“百岁缕”或抽荷包。佩带,皆取趋吉辟凶之意。

● 菖蒲艾草邻里赠送

《津门岁时记》:“初五日曰端阳节,有龙舟戏,居户门贴葫芦门符,插艾蒲。”关于龙舟比赛,曾有乾隆在天津观看“作竞渡之戏”,“奉旨竞渡”曾一度是天津当地习俗。在天津,邻里亲朋也有着互相赠送菖蒲艾草的“不成文习俗”。张显明老先生说,还要用红纸剪成小葫芦贴上跟艾叶绑起来搁在门框上或插在门边,“这可是天津的‘妈妈例儿’。”这有时候还会用艾叶编成或者剪成老虎形,称为“艾虎”,以兽中之王的形象象征驱邪之意,也会让小孩子在头上佩戴艾叶,趋避蚊虫的同时,也有着吉祥、祈福的意思。

● 五色丝线祈愿长寿

天津老例中,还有让儿女辈在脖子上系五色丝线的风俗。不管是城里还是蓟州山区,五色丝被称作是长命缕,取青白红黑黄五色,有说法是对应了木、金、火、水、土五行,又象征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蕴含了祈愿健康长寿的意思。史书中还曾记载,唐宋时,宫廷还会御赐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五毒”形象、五色元素还包括五毒兜兜、五色荷包。蓟州区过去就讲究五月初一至初五几天内必须有这样的穿戴。

● 老虎褡裢护佑祛病

还有一种说法,天津传统的老虎褡裢也是从五色丝改变过来的。《燕京岁时记》所记载: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顶端是个小布老虎,以挂穗子的香包为底,中间挂饰以蛇、蝎子、壁虎、蜈蚣和蛤蟆的五毒,辣椒、大蒜、大葱的三辣以及粽子、桃、葫芦、扫帚、簸箕为主……天津收藏界里,有清代流传下来的老虎褡裢,一尺半长,上面各种玩意儿有20多种。一般都是老人用碎布头亲手给孩子制作,护佑之意不言而喻。老虎褡裢里的香包,一般装着艾叶熏草等,取传统的祛病强身之效。

五月节粽子香

适量食莫贪嘴

监制 | 大睿

文 | 水绿如蓝 流食吴小兜儿

图 | 周小迪

编辑 | 流食吴小兜儿

一想到你在 关注好吃君就忍不住有点开心,

所以别吝啬小手, 点一下“在看”

无论何时何地,都 不想错过你~

相关知识

过最天津的端午 吃最天津的粽子 不要花俏的就要纯老味的
端午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征 端午包粽子的过程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故事 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
天津十大商圈排名 天津最好的购物商圈 天津最繁华的商业圈
天津端午悬蒲艾、堆角黍、抹雄黄民俗
粽子是端午的“魂”
端午吃粽子怎么做
【端午粽子】怎么样 推荐 测评
来天津,二刷的天津菜✨绝了❗️
【配方合集—粽子篇】多款软糯香甜粽子,陪你过端午!

网址: 过最天津的端午 吃最天津的粽子 不要花俏的就要纯老味的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6194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全面解析【5:2s:shop】:
下一篇: 手机壳「藏毒」医:恐败肾致癌 优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