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4-11-30 02:20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每年九月开学季,这八个字总是会被提起。重阳佳节正是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因而习俗便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为主,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等。

1.登高

重阳登高,自古以来就有了。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年间,当时登高是为了免受灾殃,久而久之,如今的登高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秋日大气凉爽,空气清新,登高远眺,何不快哉。

2.赏菊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菊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3.插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还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在清代,北京人在重阳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4.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摘自:百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重阳节的习俗与禁忌
重阳节赏菊习俗的由来
重阳节的来历及习俗
重阳节赏菊花习俗寓意
重阳节赏菊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为什么有赏菊习俗
重阳节菊花宴习俗
有关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重阳节习俗: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重阳节为什么有赏菊习俗?菊花为何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赏菊的习俗

网址: 重阳节的习俗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78169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又到菊花盛开时,北京赏菊历史你可
下一篇: 节韵汇 | 九九又重阳 有哪些赏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