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走马观花”为沉浸式旅游赏花
变“走马观花”为沉浸式旅游赏花
2023年05月17日 09:30 来源:吉林日报
近日,从南到北,全国各地杏花、桃花、玉兰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人们纷纷外出赏花,美丽乡村画卷令人流连忘返,“赏花经济”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然而,花开客来,花谢客去,花开时间短、游客停留短暂,一些地方“赏花经济”因业态单一等原因难以形成规模。如何进一步把乡村旅游中的“赏花经济”做大做强,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呢?
这就需要各地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赏花与乡村游、生态游的结合,与旅游产品创新以及地方产业链延伸相结合等,不断改善赏花经济的“短板”。当前,百姓对出行旅游有了更多元化、更高品质的需求,更要深入挖掘“现代农业+旅游”的新路子,彻底改变过去“赏花的人很多,大多拍完照,就走了,停留时间很短”的不足。如可以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和民俗民风建设一批“花样旅馆”“花样餐厅”,开发一系列有创意、有互动的旅游产品。还可以打造具有“独特性”又有良好喻意的花海,培育一批差异化、有特色的民宿,串点成线。
探索将赏花景区与生态康养、房车露营等业态融合,延长赏花经济的产业链条,丰富文旅业态,让“走马观花”式的“赏花”旅游向体验自然、融入自然、见证美好的“沉浸式”旅游转变。包括在乡村赏花游中融入中国传统的田园文化、耕读文化,通过农耕体验、研学旅行,打造“鲜花+文化”品牌,留住游客脚步,丰富游客体验,让游客在赏花之余,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帮助寻找记忆中的“乡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成琪)
12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相关知识
“花招”百出引客 荆门赏花游渐别“走马观花”
“赏花经济”美丽有活力
深度|以花为媒,真能带动赏花旅游经济的发展?
体验花卉旅游产品设计研究
“赏花经济”为和美乡村建设锦上添花
“文明赏花”花美人更美
3月春来赏花热,全国热门赏花目的地分布图来了
促进乡村旅游 成都市首批打造18个赏花基地
“赏花经济”:如何“花好”又“常开”
游仙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网址: 变“走马观花”为沉浸式旅游赏花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7798.html
上一篇: 最是一年春好处!各地鲜花陆续绽放 |
下一篇: 春暖花香飘 周末北京赏花攻略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