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渭源县:“红马甲”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常盛长开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通讯员 乔彩凤 樊敏娟
“每周五都能看到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拿着扫帚、铁锹等工具,在马路上、河道边、背街巷道清理垃圾、柴草和杂物,我们的路面干净了,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了!”漆家沟村村民杨国英说。
近年来,渭源县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通过讲政策、树典型、演节目、移风俗等方式,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中,麻家集镇统筹各类资源,高标准建设文明实践所(站)11个,全面实现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延伸拓展“8+N”志愿服务队伍,在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8类常备队伍的基础上,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108支志愿服务特色小分队,吸纳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公益性岗位、网格员、“五老”人员等2113名志愿者加入了实践所(站)。
“我现在80岁了,腿脚也不灵便了,多亏了村上的志愿者,时不时来探望一下我,和我说说话,打扫一下卫生,换洗个床单,过节了还给我送米面油,真正是一帮好娃娃。”宗丹村五保老人朱宗玉说到“红马甲”,直竖大拇指。
同时,麻家集镇巧用花儿、快板、小品等形式,创作宣传抵制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文艺作品、短视频;利用“百姓村晚”花儿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大力推广文明婚嫁、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等新风尚;开展道德讲堂“我们的节日”“文明孝善日”“微心愿”等文明实践活动92场次,常态化开展慰问关怀、健康义诊、卫生清洁、矛盾纠纷化解等志愿服务;结合和美乡村创建,征集志愿者绘制文明乡风元素文化墙180面;打造劳动者服务驿站、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双报到”党员、志愿者定期包抓活动开展,累计服务300余人次;精心打造“百姓舞台·红映高崖”志愿服务品牌,开展非遗传承、红歌传唱等主题化、多样化、生活化的文艺演出,掀起了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潮。
麻家集村老人文志兰说:“我特别喜欢到村上的文明实践站过节,每到节日,村上的志愿者们就早早准备好各样新鲜的水果,把我们这些老年人组织在一起包饺子,唱红歌,唠家常,感受节日的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渭源县各乡镇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一约五会”组织及道德银行的正面引导作用,积极开展“道德模范”“美丽庭院”“好儿媳”“好公婆”等文明评比活动,评选各类先进模范;在微信公众号开设美丽庭院晾晒专栏,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此外,麻家集镇还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系统探索建立了“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的闭环服务模式,做到文明实践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互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600小时。
作为一名农村文明实践志愿者,杨菊梅说:“在不同的节日里,我们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七夕摄影、义务植树、冬季健康义诊等,希望用这些行动,给村民带来欢声笑语,给建设和美乡村增砖添瓦,也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常盛长开。”
相关知识
让文明之花长开
安定区开展“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活动:花常开、水常清
“环”抱优美定西“净”享文明家园——定西市全域无垃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纪实“环”抱优美定西“净”享文明家园——定西市全域无垃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纪实
通州区:深化文明村镇创建,让文明之花盛开在乡村
文明之花处处开 幸福生活扑面来:龙陵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硕果累累
赵述岛:文明之花在这里盛放
平凉崇信:文明催开幸福花
【文明实践 德润东乡】东乡县那勒寺镇开展“栽花美化环境 助力乡村振兴 ”志愿服务活动
惠农区园艺镇:志愿服务“精准滴灌” 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花开杭城 情定西溪
网址: 定西渭源县:“红马甲”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常盛长开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599877.html
上一篇: 阴花不能进阳宅!这4种花“打死” |
下一篇: 冬日鲜花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