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知行合一”·家校心理系列课程(家长篇三)| 小中考后的心理调适
晋安校区心理课程:
小中考后的心理调适
小中考的成绩出来啦!若将中考比作一场持久战,此刻的大家已经取得了第一阶段的成果,感谢各位家长和孩子在这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
恭贺取得理想成绩的家庭,大家需要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继续砥砺前行。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家庭,或许家长和孩子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孩子因此泄气,不想学了怎么办?
这篇文章或许能为您解答一二困惑,让您明白考后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提供一些心理调试的方法,帮助您和孩子更快地走出成绩不理想的阴霾。
考后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情绪失调。情绪就像一个哨兵,一遇到应激事件,它便会最先发出信号。
考试失利的孩子可能会担心又让父母失望,自己的前途堪忧,此时,难免会产生沮丧和焦虑的情绪;当他们不断努力却见效甚微时,难免会因“习得性无助”而陷入抑郁;并且有的孩子觉得别人总能轻松取胜而自己总是事倍功半,难免会感到不公平,进而产生嫉妒和愤懑的情绪。
其实,因考不好而产生这些情绪是很正常的,并且适度的消极情绪都有其积极含义:焦虑可以调动他们的身体机能,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促进行动;抑郁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对目前的生活进行反思与总结;嫉妒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以及有多么想要,看到自身的渴望。
消极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长时间地处于某种消极情绪的体验中无法自拔,这种状态就称之为情绪失调——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失去了平衡,就像橡皮筋失去了弹性。长此以往,情绪失调还会发展成情绪障碍,最后变成心理疾病。
认知偏差。孩子对自我和事件的认知决定了情绪失调产生的可能性和程度。
在这次考试中,A、B、C、D四名同学都失利了,但他们分别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认知差异):
A:我能力不行,天生不是学习的料。
B:都怪老师出的试卷太难了。
C:太倒霉了,刚好碰上身体不舒服。
D:这次考试确实努力的不够。
各位家长们觉得这四名同学谁更容易产生情绪失调?谁又更容易绝地反击?
答案是:A同学最容易产生情绪失调,D同学最容易绝地反击,B、C同学可能抱怨两句就放下了。(因为A同学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能力不行,而能力是比较稳定的,这就意味着他可能感到付出再多努力都是徒劳,因而陷入到“我就是不行”的消极情绪里;而D同学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才考砸,因而最有可能在下次考试中更加努力。)
逃避和拖延行为。消极认知会让孩子产生逃避和拖延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反过来也会强化他们的消极认知。
上述的A同学对自己产生“无能”的消极认知,让他有可能产生两种行为:一种是是减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或干脆就放弃学习,另一种是逼迫自己学,但逼迫这个行为本身是很消耗能量的,长此以往,该同学还是会想要逃避或不断拖延。
A同学长期不断地逃避和拖延理科学习,自然很难取得好成绩,最后也就“自证”了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的想法,强化了认知。
考后孩子心理调适指南
在了解了考试失利后的 情绪、认知和 行为变化后,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呢?
接纳情绪,适当宣泄。
哭泣宣泄。心理学家说:“有时候,眼泪是一剂良药”。或许能够让孩子哭出来不是一件坏事,泪水并不是软弱的象征。
交流沟通。主动地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也可以鼓励孩子向同辈倾诉自己的烦恼,唤起情感的共鸣。
音乐疗法。建议孩子适当地听一些柔和明快的音乐,也可以自弹自唱,但不要长时间用音乐来麻痹自己。
亲近自然。大自然有最天然的疗愈功能,考试后,家人们可以带着孩子到户外走走,调适心情。
调整认知,乐观成长。
合理归因。考试失败可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在孩子给自己贴上“无能” 的标签前,先让他们想想有没有可能是自己没有努力、努力的方向不对、客观环境的阻碍等造成的。
聚焦优势。帮助引导孩子在纸上写出自己的五个优点,仔细分析这些优点有助于哪些学科的学习,如何能做到最大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正视考试。让孩子从考试的焦虑中走出来就要正视考试,明白考试的真正目的。从竞争的角度上看,考试是个零和游戏,有第一名就有最后一名,有胜者就有败者。但从个人成长上看,考试是一次非常好的自我检查机会,能让孩子知道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不断反思,砥砺前行。
剖析自身。考后不要过多批评孩子,要给他们一些时间进行自我分析和总结,看看出错的原因是什么,是粗心,还是学习方法没有用对,如何能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调整目标。如果孩子对未来抱持的目标过高,可以建议孩子将目标调整为适合自己当下情况的目标,学会将大目标分解成可实行的小目标,对每个目标的达成给予自我奖励。
虚心请教。鼓励孩子向老师或成绩优异的同学请教学习的方式方法,对于总做错的题仔细询问对方的解题思路,慢慢学着举一反三,不断进步。
考后家长自我调适指南
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有的父母自己也会陷入到焦虑的情绪中,这里也提供一些方法,帮助家长们调适自己的情绪状态。
看见自我
放松心态。不要把中考看作是天大的事,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永远是最重要的。
恰当期望。不要忽视孩子的能力,一味地提出过高的要求,学会看到孩子的优势,同时也需要看到孩子的潜能,客观的提出孩子能够达到的目标。
合理归因。自己也要从多维的角度来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仔细倾听孩子、老师对学生成绩的看法,而不是单纯的认为只是学生不够努力、懒惰,多重归因,对症下药。
自我反思。孩子对事情的看法很多是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要反思是否是自己太过于看重成绩,是否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是批评为主还是鼓励为主,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认真地倾听等。
接纳孩子
倾听和共情。先认真倾听孩子在这次考试中的感受和想法,不带评价地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
沟通和开导。和孩子一起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讨论考试升学的意义,调整孩子过高的目标,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人生的起伏。
适当的奖励。看到孩子在学习中的付出,肯定他的努力,适当给予一些表扬、鼓励,甚至是某些礼物奖励。
写在最后:学习是终生的事,我们不能让成绩成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让孩子学会享受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懂得如何应对考试压力和人生挑战,是更加重要的课题。希望各位家长能在假期帮助孩子调试好心态,从容应对初三的学习生活。
供稿:周晓慧
制作:李晨曦
审核:陈艳燕
编辑/制作:海峡教育报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家校共育丨科普课堂点亮植物探索之旅
南京建邺: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 共铸学生健康生态圈
2022武汉教育电视台育才讲坛家校共育直播观看时间+入口
大沥活动|【创达教育】 花满海北·花卉种植技巧大讲堂 ——海北中学“亲子共育,建绿色学校”系列活动
高考后如何做好心理调适?专家话你知
检校家携手 同心护“花朵”
立家校协同之美 育阳光追梦之才——上海市七色花小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校级家委会活动
共寻“心”育之花—观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术峰会有得
用专业的发展,促心理的调适,做幸福的老师——2019年暑期教师培训(二)
“‘润心先锋’心理健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在河南省2024年文明实践项目展示推介活动中获佳绩
网址: “家校共育 知行合一”·家校心理系列课程(家长篇三)| 小中考后的心理调适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337043.html
上一篇: 卧室放什么花有助睡眠?看这一篇就 |
下一篇: 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一节修订版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