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诗歌百练:叹庭前甘菊花(杜甫)/ 九日赏菊(陈与义)

诗歌百练:叹庭前甘菊花(杜甫)/ 九日赏菊(陈与义)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1-18 14:42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九日赏菊

陈与义

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辉。

夜霜犹作恶,朝日为解围。

今晨岂重九,节意入幽菲。

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

殷勤黄金靥,照辉白板扉。

洁酒欲寿花,孔兄与我违。

清坐绝省事,未觉此计非。

夕英岂不腴,骚人自难肥。

注释:【1】残花:指晚开的甘菊。【2】白板扉:指简陋的大门。【3】孔兄:钱的谑称。【4】夕英:出自《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

【译文1】

       庭前的甘菊花因为移栽得晚,到重阳节时花蕊还是青的没有开花,不能摘来观赏。

       等到明天秋景萧瑟人们从酒醉中清醒了,你再开出些残花来有什么用呢?

        篱笆边的野地里开了许多杂花,人们将这些细碎琐屑的花采了摆在中堂中观赏。

       感念你空长了大大的枝叶,只因根扎的不是地方才不幸为风霜所侵。

【赏析1】

       这首诗中菊花意象应是诗人自况。

  诗先写“叹”的原因是“移时晚”。花草树木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菊花应在深秋开放,重阳节是赏菊的好时候。檐前的菊花因为移植的时间晚了,没能赶上在重阳佳节引万千人瞩目的环境中绽放。

  其后,“明日萧条醉尽醒”,没有了重阳佳节其乐融融的氛围,赏花人的兴致由浓转薄直至曲终人散,你开的再绚烂多姿也没有什么用。

  再写“众芳”被采撷,反衬甘菊不被用,更可叹。篱边的野花被精心采摘,甘菊因为生不逢时,即使花蕾缀满枝头,非但不再会有人驻足欣赏,而且将敌不过要与残酷风霜抗争的命运。诗人在诗作中叹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时,实为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平定叛乱尽一份绵薄之力。杜甫饱读诗书,有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却始终壮志难酬。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磅礴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纵横交错,抽象的情感经验凝聚成菊花意象。“甘菊”有着极佳的药用价值,却不被人们所采摘,诗人满腹经纶,却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时晚”的结局,诗人与菊花有着相似的命运,菊花内蕴为诗人心内之象的写照。

  这首诗的尾联“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看似在嗟叹菊花长的枝繁叶茂,却不能避免风雪寒霜的打击,实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菊花傲煞霜雪的气概,衬托出了菊花高层次、高品味的风格美。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

  菊花的文化寓意与诗人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菊花的顽强执著精神与诗人永不磨灭的意志交相辉映,而菊花的审美意蕴也正与诗人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相映成辉。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诗前两句写甘菊因为移栽的时间晚,重阳节时花蕾尚青,不能供人采撷。

B.陈诗前四句写菊花在秋天绽放,夜晚遭受秋霜打击,白天仍有太阳呵护。

C.杜诗“残花烂熳”与陈诗“黄金靥”都写出诗人对眼前盛开的菊花的喜爱。

D.杜诗“开何益”与陈诗“岂重九”都以反问的语气强调菊花要适时开放。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诗写众芳被人们采撷至中堂,意在突出重阳节的热闹氛围。

B.陈诗写众卉已经凋谢,反衬出秋菊在天地间傲然独立的风采。

C.两首诗都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内涵丰富。

D.两首咏菊佳作风格不同,杜诗沉郁顿挫,陈诗明朗轻快。

3.两首诗都借菊花表达人生感慨,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3分)C     2.(3分)A

3.(6)

杜甫诗中的菊花移栽错过时节,重阳节时花蕊尚青,受人冷落,再开已经过时,作者表达了对甘菊开不逢时的惋惜,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

陈与义诗中的菊花正值佳节盛开,傲视群芳,作者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抒发了对淡泊自适生活的向往。

相关知识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的诗句
叹庭前甘菊花原文
《九日赏菊》陈与义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九日赏菊 陈与义)
《叹庭前甘菊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叹庭前甘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经典诗词古文——文化经典百科
九日赏菊原文及翻译、朗读
关于重阳节赏菊的诗句160句
九日赏菊全诗
重阳节诗歌,登高饮酒,赏菊吟诗,正是思乡怀亲时
诗歌百练:咏水仙花五韵(陈与义)

网址: 诗歌百练:叹庭前甘菊花(杜甫)/ 九日赏菊(陈与义)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744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下一篇: 唐代 杜甫《叹庭前甘菊花》原文翻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