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3日讯 为加快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生产管理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引领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经过多环节严格筛选,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最终确定34家基地为全省标准化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其中,威海市环翠区农业农村局推荐申报的环翠区爱康谷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威海)有限公司张村镇桔梗生产基地成功入选,填补了环翠区中药材种植示范领域的空白。
该基地中药材种植特色鲜明、效益突出。品种上以山东野生丹参、黄芩、金银花、桔梗为主,工作人员通过野外收集优质种质资源,经科学改良,培育出更适配本地种植的新品系,并联合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共建种质资源库,优选野生优质高产品种,采用“单株-混合选育+组培育苗+大田炼苗”模式,年育苗500万株,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种苗。
基地生产管理全程高标准把控,从源头保障药材质量。肥料以腐熟羊粪、菌肥等有机肥为主,通过地膜控草、人工除草实现绿色防控,确保产出的中药材绿色、健康、安全;采用“大田种植+仿野生种植”结合模式,大田种植保障规模化产出,仿野生种植保留药材天然特性,同时依托滴灌系统、环状双管管网供水系统,实现全域精准灌溉与高效水肥管理,年产丹参400-500吨、黄芩20-25吨、金银花5-10吨、桔梗20-30吨,总年产值达1000万元-1500万元。
基地还积极构建“基地+高校+企业”联农富农机制,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在合作模式上,采用订单式种植,按企业需求定向培育药材,降低种植风险;面向全省推广“868”品种认领项目,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借助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技术支撑,建设年加工能力1000吨的产地加工车间,直接对接省内30余家中药饮片厂,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同时,联合高校专家每季度开展技术培训,近两年累计培训农户1500人次,有效提升了中药材的种植质量和产量。基地的运营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运输、包装、农资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让周边群众切实享受到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红利。
接下来,环翠区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加强对该基地的管理,强化技术支撑服务,持续推进基地生产建设工作,推动环翠区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