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答陈述古二首 其一(dá chén shù gǔ èr shǒu qí yī)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答陈述古二首 其一(dá chén shù gǔ èr shǒu qí yī)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1-09 21:09

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
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màn shuō shān dōng dì èr zhōu , zǎo lín sāng bó fù chūn yóu 。
chéng xī yì yǒu hóng qiān yè , rén lǎo zān huā què zì xiū 。

答陳述古二首 其一

—— 蘇軾

漫說山東第二州,棗林桑泊負春游。
城西亦有紅千葉,人老簪花却自羞。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màn shuō shān dōng dì èr zhōu , zǎo lín sāng bó fù chūn yóu 。
chéng xī yì yǒu hóng qiān yè , rén lǎo zān huā què zì xiū 。

收藏

译文上移复位附到原文右边译文下移

译文:
漫谈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
城西也有红叶飘香,人年迈了,戴花却自愧。

总结:

诗人轻松地谈论山东的第二州,描绘了那里的枣林、桑泊和春游的美景。在城西,同样有红叶飘香的景色,但诗人年纪渐长,戴花却感到羞愧。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反思为主题,表达了时光流转和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情感变化。

赏析:: 诗中苏轼以枣林桑泊和城西红千叶为背景,表达了对山东景色的赞美。他描绘了春游时枣林桑泊的宜人景色,但又引入了“人老簪花却自羞”的意象,反映了岁月流逝、人老景衰的感慨。诗意融入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写景的意味,又包含了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成分。
标签: 写景、抒情、人生哲理


注意:文中分词不一定准确,请自行分辨。
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词语注释:

陈述

陈说,叙述。

唐 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宫山僧》:“及引上,则以昨夜之事本末陈述。”明 唐顺之《万古斋公传》:“余既与公交久之,乃稍稍于经传格式之外有所陈述。”老舍《四世同堂》四六:“他把大哥瑞宣完全忘掉,而只觉得自己受的惊险值得陈述,甚至于值得写一部小说!”

漫说

别说,不要说。

唐 司空图《柳》诗之一:“漫说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当下姑娘脸上的那番得意,漫说出将入相,八座三台,大约立刻叫他登基坐殿,成佛升天,他也不换!”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三章:“当一块钱,就要几分的利息,死了当,又一块钱卖两三块,漫说十岁,就是岁岁做寿也吃不完啦!”

山东

2. 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战国策・赵策二》:“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南朝 宋 鲍照《数诗》:“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唐 章碣《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 项元来不读书。”《三国演义》第四回:“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山东非公有也。”

3. 称太行山以东地区。

《史记・晋世家》:“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唐 杜甫《洗兵行》:“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仇兆鳌注:“山东,河北也。安禄山反,先陷河北诸郡。”明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三》:“《义儿李存孝传》:晋已得泽潞,岁出山东,与孟方立争邢、洛、磁。《死事・张源德传》:晋已先下全燕,而镇 定皆附于晋,自河以北、山以东皆归晋。此‘山东’谓太行山之东,即以河北为山东也。”

4. 汉时称古齐 鲁地区。

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山东》:“汉时亦有称齐 鲁为山东者,如《酷吏传》:‘御史大夫宏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儒林传》:‘伏生教齐 鲁之间,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则齐 鲁之号‘山东’,非无因矣。”

5. 省名。因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唐属河南 河北道,宋属京东路,金改京东路为山东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至今相沿称山东省。

第二

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枣林

枣树林。

北周 庾信《咏树》:“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沉。”宋 黄庭坚《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枣林蔽天日,交阴不容繖。”

春游

亦作“春游”。

1. 指帝王春日巡行。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省远方。”《文选・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于潜户。”薛综注:“春游谓仲春巡行岱岳。”

2. 泛指春日出游。

晋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冶容不足咏,春游良可叹!”宋 柳永《荔枝香》词:“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清 纳兰性德《杏花》诗之三:“寒禁花信愆期易,病减春游好事稀。”如:我孩子上星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春游活动。

春游

千叶

1. 千代,千世。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孰能本枝于千叶,重光于万祀。”宋 无名氏《<颜氏家训>序》:“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为书七卷,式范千叶,号曰《颜氏家训》。”

2. 形容花瓣重叠繁多。

南朝 陈 张正见《艳歌行》:“莲舒千叶气,灯吐百枝光。”唐 皮日休《惠山听松庵》诗:“千叶红莲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参见“千叶莲”。

3. 枝叶繁多。

唐 李颀《魏仓曹东堂柽树》诗:“爱君双柽一树奇,千叶齐生万叶垂。”

簪花

1. 谓插花于冠。

《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新进士释褐于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谒簪花礼。”

2. 犹戴花。

清 赵翼《陔余丛考・簪花》:“今俗惟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

3. 古代书体的一种。

明 王彦泓《有女郎手写余诗数十首笔迹柔媚纸光洁滑玩而味之》诗之二:“江令诗才犹剩锦,卫娘书格是簪花。”清 钱谦益《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四:“芳树风情在,簪花体格新。”参见“簪花格”。

本文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答陈述古二首 其一(dá chén shù gǔ èr shǒu qí yī)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迎春花二首 其一(yíng chūn huā èr shǒu qí yī)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东坡种花二首 一(dōng pō zhòng huā èr shǒu yī)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春游(chūn yóu)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山茶花(shān chá huā)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梅花 其一(méi huā qí yī)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常得一枝春( cháng dé yī zhī chūn )” 宋 ·华镇
春山(chūn shān)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姚黄(yáo huáng)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午憩二首 其一(wǔ qì èr shǒu qí yī)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网址: 答陈述古二首 其一(dá chén shù gǔ èr shǒu qí yī)原文、平仄韵律对照、注音、翻译、总结、赏析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6473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洗五州、妖气关山。
下一篇: 《宋史》志·卷四十四原文、译文、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