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市蓝莓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澄江市蓝莓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王力俊
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灌木,不同品种树高差异明显,栽培中常将树高控制在 3 m 左右。蓝莓花为总状花序,绿白色,自花授粉,叶片卵圆形互生且叶背被有绒毛,常在入冬前落叶。蓝莓根细且无根毛,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弱。蓝莓果实成熟时,多数品种为蓝紫色,少数品种为粉红色,果实表面覆盖有白色果粉。果实直径在 5~26 mm 之间,平均单果重在 0.5~2.5 g 之间,具体大小和颜色因品种而异。蓝莓味道酸甜可口,皮薄多汁,种子极小。果实富含花青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澄江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处东经 102°47'~103°04',北纬 24°29'~24°55',海拔约 1 755 m。该市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坝区地势平坦,具备种植蓝莓的独特自然条件和环境优势。澄江市年平均气温 16.7 ℃,年降雨量 900~1 200 mm,全年日照总时数2 414 h。该地区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冬暖夏凉。此外,澄江市主要发展旅游业,工业较少且集中于山区,对坝区种植的蓝莓不会造成污染。澄江市毗邻全国第二深的淡水湖 — —抚仙湖,抚仙湖的Ⅰ类水质为澄江蓝莓的绿色生态种植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澄江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非常适宜进行蓝莓的绿色生态化种植。
澄江市依托当地条件,积极发展蓝莓绿色生态种植,以设施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栽培和管理模式,推动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蓝莓种植已成为促进澄江市“一县一业”特色经济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有效举措。同时,蓝莓产业“农旅研”产业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总结了澄江市蓝莓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 澄江市蓝莓种植概况
2004 年,澄江市在全省率先从南京植物园引进12 个兔眼蓝莓品种进行试种。目前,澄江市蓝莓种植面积已超过 913 hm 2 ,年总产值约 9.26 亿元。已经创建现代蓝莓种植基地 71 个,拥有蓝莓种植户 237 户,注册蓝莓种植企业 16 家,成立蓝莓专业合作社 15 个,组建蓝莓种植协会 2 个,成立蓝莓加工企业 1 家。蓝莓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 20 万人。历经 20 年的发展,蓝莓已成为澄江市高效绿色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澄江蓝莓围绕“早熟、高产、优质”的目标,重视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推动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与示范,实现品种快速迭代更新。澄江市目前仍在种植的蓝莓品种主要有灿烂、莱格西、奥尼尔、绿宝石、珠宝、春高、优瑞卡、F6、L25 等。澄江蓝莓果实较大,甜脆爽口,并带有花香味,商品性极好。澄江蓝莓还被加工成果酱、果干、果汁、果酒等多种产品。目前,澄江蓝莓已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销往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等 23 个经济发达城市,并开始向东南亚国家出口。
2 蓝莓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澄江蓝莓依托当地优越的气候、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实行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蓝莓种植户也非常熟悉蓝莓的生物特性和栽培技术,种植标准和管理水平都很高。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高蓝莓产量与品质的重要途径 。澄江蓝莓从最初的传统种植模式不断迭代升级为设施化栽培、精细化管理的种植模式,开创了无土栽培、离地种植、全基质培育、全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的全省领先技术模式,实现了蓝莓种植的绿色化、高端化、标准化。这一模式不仅能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还能最大程度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采用绿色生态种植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蓝莓品质和产量,还能增强澄江市蓝莓的市场竞争力。现将澄江蓝莓绿色生态种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2.1 土壤选择与改良
蓝莓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喜酸性土壤,首选透气透水性好的沙质土壤,其次是红壤。蓝莓必须在pH 值 4.0~5.5 酸性土壤中才能生长良好,最适宜的pH 值是 4.3~4.8。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好达到 8%~12%,至少不低于 5%。澄江蓝莓栽培采用在土表覆盖松针、秸秆、树皮、苔藓等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这样既能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又能在冬季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2.2 品种选择
根据树体特征、生态特性、分布区域及果实特点,栽培上将蓝莓分为兔眼蓝莓、南高丛蓝莓、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 5 类 。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差异,适宜种植的蓝莓品种也不同。应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生产目的、栽培技术、市场前景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品种。澄江蓝莓品种主要以早熟品种为主,正季果一般在 3 月底开始上市,在盛果期 4 月中旬至5 月下旬。冬季果一般在 12 月中旬至次年 1 月底上市,但产量较少,价格较高。澄江蓝莓的定位是抢占全国的早熟蓝莓市场。
2.3 移栽定植
为提高移栽苗成活率,最好选择二至三年生苗,且生长健壮,根系完整发达,具有 3~5 个枝条,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栽植 。移栽时要人工破碎苗坨,把根系向四周伸展后再填土。
蓝莓定植分为春栽和秋栽,秋栽成活率更高,可几个品种交替隔行栽植,以提高植株的坐果率、增加单果重。定植前用 50% 多·福可湿性粉剂消毒土壤,并在每个种植穴内施入金正大硫酸钾型复合肥 50~80 g。定植时要边培土边提苗,保持根系舒展。可在土表覆盖厚约 5 cm 的松针、树皮等,栽植后浇透定根水。地栽行距 220 cm、株距 100 cm,定植穴宽 40 cm、深 30 cm;盆栽行距 170 cm、株距 80 cm。定植后喷施6% 联菊·啶虫脒微乳剂 800 倍液和 20% 噻菌铜悬浮剂 500~600 倍液防虫杀菌 。
2.4 合理灌溉
蓝莓为浅根系植物,没有根毛。在疏松通气的土壤中,影响根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温度和水分。当土壤灌水不足时,可能导致根系死亡。幼树期要小水勤浇,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 60% 左右;蓝莓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树体需水量达到临界值,土壤相对湿度下降到 50% 以下时要及时灌溉,以确保水分供给充足 。应避免使用含盐量高和 pH 值高的水灌溉。蓝莓对水分亏缺和过量供应都很敏感,使用滴灌系统能对每株树进行均匀供水,较好地保持土壤湿度,且便于将肥料直接溶解在水中进行施肥。滴灌具有低流量灌溉特性,有利于水肥的持续供给,促进蓝莓根系发育;同时还能提高灌溉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明显增加产量和单果重。目前,澄江蓝莓种植中采用的滴灌方式已从传统滴灌模式升级为更适宜基质栽培和坡地种植的脉冲滴灌模式,有效突破了地形限制。
2.5 施肥
蓝莓是寡营养植物,施肥过量反而会抑制蓝莓植株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切忌使用含氯肥料。一般在萌芽前施肥 2 次,在浆果转熟期再施 1 次。萌芽期需要多施氮磷钾肥,花期需控水控肥,果实发育期则减氮增钾,同时注意搭配使用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蓝莓生产中主要施氮、磷、钾肥。不同土壤类型种植的蓝莓对氮肥的反应不同,沙壤土和矿质土增施氮肥有效,暗棕色的森林土增施氮肥不仅无效还有害。通常,当土壤磷素水平低于6 mg/kg 时,需增施磷肥(P 2 O 5 )15~45 kg/hm 2 。对于大多数土壤类型,硫酸钾的施用量一般为 180 kg/hm 2 。氮、磷、钾肥配比通常为 1∶1∶1,但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可调整为 1∶2∶3;磷、钾含量较高的矿质土壤则可调整为 2∶1∶1。总之,施肥量要依据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确定。目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澄江蓝莓栽培生产中,它采用微喷灌与滴灌相结合的灌溉技术,实现水肥协同,少量多施,提高了水肥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蓝莓产量和品质。试验表明,相较于露地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能节水 30%,减肥 26%。
2.6 果树修剪
修剪的目的是增加树体通风透光度,防止枝条徒长影响开花结果。修剪应遵循留主枝壮枝,去病枝弱枝的原则,修剪的目标是提高蓝莓品质和综合效益,实现丰产稳产,而不是单纯追求高产。应根据树形、树龄、枝条数、花芽量等情况选择平茬、疏剪、剪花芽、疏果等不同方式。在不同生长期、不同季节,蓝莓的修剪方式有所不同。幼树期进行春季修剪,要注意去除已形成的花芽,尽量不让其结果;夏季修剪要注意规范树形,一般保留 6~8 个主枝,对个别旺盛枝进行短截,剪除水平枝、过密枝、病弱枝,尽量扩大树冠,保持树势。采后修剪要对相互影响的主枝进行去弱留强,从基部剪除六年生以上主枝,对基生枝进行整理,剪除当年采收后形成的空枝。修剪的目标是使整个树形匀称、树体通风透光、枝条错落有致。修剪后要及时喷洒 46% 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 80 倍液保护伤口,避免被病害侵染。
2.7 授粉
要想达到高产,授粉率不能低于 85%。有些品种由于自花授粉率低,可以通过多品种混栽或配置授粉树来实现异花授粉,主栽品种与授粉树品种的比例通常为 4∶1。也可以在蓝莓果园内放养蜜蜂,因为蜜蜂可以辅助授粉,1 hm 2 果园放置 8~15 个蜂箱即可。根据开花量确定投放时间,建议始花期投放 20%,盛花期 1~2 个月投放 50%,末花期投放 30%。澄江蓝莓种植中使用的授粉昆虫主要有蜜蜂和熊蜂。露地栽培的蓝莓适宜用蜜蜂授粉,设施栽培的蓝莓适宜用熊峰授粉。原因在于熊蜂口器更长,授粉效率更高,且能在低温弱光的环境下继续出巢工作。
2.8 病虫鸟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蓝莓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各种病虫害会危害蓝莓的叶、茎、根、芽、花、果等不同部位,导致树势衰弱、产量降低、果品变差。蓝莓上常见的病害主要有僵果病、灰霉病、炭疽病、叶斑病、白粉病、叶锈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金龟子、蓟马、斑潜蝇等。蓝莓病虫害的防治应该坚持绿色、生态、安全的防控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感病植株和杂草,在入冬前及时清除落叶落果,将其烧毁或埋入地下;及时进行疏枝整形,改善树间通风条件,适时调节棚内温度、湿度,避免蓝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物理防治技术:根据蚜虫的趋黄性,在果园内放置黄板将其诱杀;利用糖醋液诱杀果蝇成虫;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等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捕虫螨来捕食蚜虫等。化学防治技术:使用 10% 苯醚甲环唑 700 倍液、35% 氟菌·戊唑醇 1 500 倍液或 20%烯肟·戊唑醇水悬浮剂 1 500 倍液喷雾防治枝枯病;使用 50% 多菌灵 600~800 倍液和 50% 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交替喷施防治叶斑病;使用 50% 代森铵1 000 倍液、50% 甲霉灵 1 000~1 200 倍液或 50% 扑海因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使用 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25% 三唑酮 1 500 倍液或 12.5%烯唑醇 2 000 倍液喷雾防治锈病;在开花前喷施 20%嗪胺灵 1 000 倍液预防僵果病。迄今为止,澄江市在蓝莓引种栽培过程中,尚未发现严重的病虫害发生。鸟害防治可架设防鸟网、使用驱鸟器等。
相关知识
澄江市蓝莓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澄江蓝莓:二十余载打造“蓝色名片”
云南澄江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打好田间“保卫战”(突出统防统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到澄江实现蓝莓自由吧!
绿色理念引领 蓝莓产业赋能
澄江市:羊肚菌“抢鲜”上市
云南澄江百亩大樱桃上市
云南澄江开展绿色防控工作助推绿色农业发展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 品味世界遗产,畅游抚仙湖风光
“产量冠军”如何迈上“价值高地”——云南蓝莓产业调查
网址: 澄江市蓝莓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56695.html
| 上一篇: 2022重庆渝北区蓝莓采摘攻略( |
下一篇: 蓝莓种植的气温多少度?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