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花草木岁时记。第五候:霞始靆

花草木岁时记。第五候:霞始靆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1-02 16:35

中国的七十二候里,有两候与鸿雁有关。“雁,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雁自彭蠡而北矣”。秋草黄,鸿雁南飞,那是晚秋的第四十九候“鸿雁来宾”,既是宾客,待北地回春时,它们便急急忙忙赶回家乡,是为第五候“候雁北”(2月23-27日)。 在日本,鸿雁出场要更晚,而第五候变成了“霞始靆”。

靆,在中文里常以“靉靆(发音同爱戴)”出现,有两层意思,一为云多而昏暗的样子,著名的句子有“朝云靉靆,行露未晞”,还有“云林靉靆春日低,小桥流水行人稀”;另一个意思是云雾漂浮缭绕的样子,如“锦绣云红窗缥缈,麝兰烟翠帘靉靆”。日语中靆念“たなびく”、释义为「雲や霞が横に長くかかる」(云霞横出长长地挂着),取的应是第二意。 “霞”念做kasumi,它并不等同于我们平常说的朝霞晚霞(在日语里朝霞晚霞分别叫“朝焼け”或“夕焼け”)。早春的雨水滋润了大地,空气变得潮湿,湿气在早晚间遇冷,凝结为细微的水气,漂浮缭绕,给群山披上一层面纱,这种景象出现在秋天时人们叫它雾,在春天则称作霞。 佐保姫の霞の衣ぬきをうすみ 花の錦をたちやかさねむ (佐保姬的轻柔霞之衣纬纱很少,打算用花作成的织锦重叠地穿吗?) 佐保姬是日本的春之女神,在五行说里,春属于东方角,所以她住在平城京(现在的奈良市)东边的佐保山上。春天来临时,身着柔美轻纱的佐保姬开始巡视大地,她的白色衣裾拖曳在山脚边,就是春霞。 霞也在夜间出现,那时它换了个名字叫"胧",被胧半遮半掩,变得模模糊糊的月亮称作胧月。 刚刚露头的新月,日语叫“三日月”,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这时候的新月是横着的一弯,宛若抿嘴浅笑,也像河里漂着的小船,所以有“春の三日月は水を掬う”(春天的新月可掬水)之说。等到秋天,新月就变成竖着的半个括号了。 清亮的明月固然美丽,朦胧的新月更有一种梦幻般之魅力,那是大自然的“难得糊涂”。 中国文字里,带雨字头的字有上百个之多,如今常用的不超过十个吧。云霞雾霭都是美好的自然现象,古人甚至把这种挂在远山间的霞雾细分为朝霞、夕霞、薄霞、八重霞、远霞……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霞始靆的景象已经被无时无处不在的霾所替代了。 ☘️霞草 植物界如果有奥斯卡奖,那最佳配角奖的得主非满天星莫属。它可以与任何艳丽的花朵相配,把它们衬托得更加抢眼,但从不喧宾夺主,低调,自敛,如咖啡里的奶。 满天星在日语里叫霞草,从繁多的分枝上开出无数的玲珑小花,洁白无暇,蓬松柔美,在日人眼里它们就像春霞,它的花语“梦幻般的”也由此而来。满天星的英文名是baby's breath,婴儿的呼吸,也很传神,纯洁、纤细、一团和气,构成它的另一个花语:“清纯的心灵”。

很少有人去注视满天星的每一朵花,它是石竹花的超级迷你版,所以另有别称“锥花丝石竹”,另一个别名“圆锥石头花”则表明了它的习性,即喜欢生长在石灰质土地甚至沙丘里,属名Gypsophila就是由希腊文gypsos(石灰)加philein(喜欢)构成。 它的老家在中亚一带,原本花期是春夏间,但作为插花材料需求极大,现在大棚人工种植,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经过园艺品种改良,有的品种花变大了,有的花瓣更加繁复,颜色也不只是白,还有淡红和深粉红色的。 比起霞草,我更欣赏满天星这个名字,那些纯白的小花真如繁星点点,撩人心怀,像伸手可触的小小的幸福。 据说在欧洲,如果姑娘把满天星做成花束送给男士,就是在表白自己的爱情。

☘️烟树 我觉得有一种植物比满天星更像春霞,它是一种三四米高的树,最初注意到这种树是去年夏天。那天下课后,我沿着京都的乌丸通往车站走,远远看见前面的树上挂着一团一团紫红色的东西,如烟似雾,走近看,那些毛茸茸的“花”由无数长满小绒毛的极细的枝条纠缠在一起构成,酷似棉花糖,如此有个性的花,只要见过一次,你就绝对忘不了它。 今年初夏我又与它不期而遇,此时花的颜色尚未变红,白中带绿,又像打了胭脂一样带着点粉红色的娇艳,翠绿的新叶在它们的包围下若隐若现,我不禁想起那句“花非花、雾非雾”,觉得简直就是它的写照。 在日本,一般叫它烟树,这是从英文名smoke tree而来,另外还有个别名,就叫霞之木。

这些“烟雾”是花吗?不是。烟树是雌雄异株,只有雌株会在初夏开花,花非常小,直径只有两三毫米左右,极不起眼,如果能与雄株“结婚”,花谢以后就结子,而那些没找到“他”的不孕花,花柄会变长,并且生出许多细细的绒毛,大量的不孕花汇集纠结在一起,成为毛绒绒的一团,就是我们看见的“烟雾”。简言之,它们是一群“剩女”。

日本有一种在佛堂里使用的掸子,是用牦牛(日语叫白熊)尾巴上的细毛做的,也是柔柔白白的一团,烟树与它颇为相似,所以又有人叫烟树“白熊木”(ハグマの木) 烟树原产中国和欧洲南部。在查烟树的中文时我大吃一惊,原来它就是黄栌!在北京时我去过好多次香山,除了红叶季节以外,春夏也去过,但却从未注意到那满山遍野的黄栌会开花,会“冒烟”。仔细看看,烟树那纹路清晰的叶脉,椭圆形的叶子,确实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呢。秋天,黄栌变成美丽的红叶,赢得了多少国人的青睐,可惜在日本,它那质朴的美完全被各种艳光四射的鸡爪槭八宝枫们夺走了风头,很少有人提及它、关注它。人们只爱它毛绒绒的“烟花”,因此只种雌树,不种雄株,黄栌注定要孤独天涯,烟树也就特别的多。 无疾而终的青春,无以结缘的苦恼,所以花语是:“短暂的青春,忧郁,郁闷”。但它们也是“热闹的家庭”,就算只靠自己,也要活出一番风采,“贤明”也是它的花语。 学名是Cotinus coggygria,属名借用古希腊语“野橄榄树”,不知为何原因。 烟树是漆树科,有的人对漆过敏,看见毛茸茸的烟树时,可别伸手碰它啊。

☘️野豌豆 初春时节,花草们争先恐后地“崭露头角”,里面就有我最熟悉的野豌豆。

我们那里把野豌豆叫做“马豆”,我觉得大概是因为马喜欢吃它们。小时候与我同桌的男生,学习不好,很调皮,常被老师告状,有时候干了坏事害怕回家被老爹教训,干脆“打野”,打野就是夜不归宿,白天还照常来上课,晚上就到郊区农田里找个窝棚之类的过夜,大概这样几天下来后觉得父母也不敢过于苛责了,才恢复正常生活。我问他打野时吃什么,他说:吃的东西太多了,番茄、蚕豆、黄瓜、包谷,什么时候都不会饿着。我说一个人在野地里不害怕吗?他说:不怕,我躺着吹马豆,看星星。 吹马豆是我们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马豆一定要找个儿大、皮硬实泛黄的,里面的豆鼓鼓的,剥开以后,把豆扔掉,掐掉一头,掐的长短很有讲究,长短适中吹起来才响亮。 刚长出来的马豆很可爱,椭圆形的小叶子对生,排得整整齐齐,蔓丝柔长卷曲,嫩尖儿摘下来,可作汤或炒食,味道很不错呢。不久开出小花,粉紫相间,像一串小蝴蝶。常见的野豌豆有两种,一种花小些,日语叫“雀(麻雀)野豌豆”,另一种花大些,叫“乌(乌鸦)野豌豆”,叫“乌鸦”自然是因它比较大,也因它的豆成熟之后呈黑色,每个豆荚里有五六个小豆,豆荚干了之后,这些小豆子会飞弹出来,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煞是热闹快活,所以花语是“小小的恋人们、喜悦的来访、未来的幸福”。

野豌豆的学名Vicia angustifolia var. segetalis。 vicia来自拉丁语的vincire,即“卷曲的”,因此属植物大多能攀爬,小种名angustifolia意为“有狭窄叶子的”,segetalis是“谷物作地生的”,野豌豆原产近东和地中海,有考古资料证明,农耕时代刚开始时,曾将它与豌豆一样加以种植,后来蜕变为杂草。但它是很好的牧草,叫它马豆是名副其实的。 《诗经》里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它是《采薇》中的诗句,而薇就是野豌豆,商朝的伯夷和叔齐,耻于国灭,不食周粟,终饿死在首阳山,临死前的那些日子,采薇而食,吃的就是野豌豆。

☘️春菊 我在昆明工作时,大学旁有个小店,主厨人称胖婆娘,老公干瘦,负责跑堂,店极邋遢,菜极美味,我最爱她家的茼蒿炒臭豆腐,以至于每次她老公一见我进店,转头就对胖婆娘吆喝一声:茼蒿臭豆腐!

茼蒿又叫菊菜,它原产地中海沿岸,宋代才传入日本,在日本是火锅店的宠儿,而有一种“立吞”(即站着吃)荞麦面乌冬面馆,常备有一品人气的“春菊天妇罗”。春菊就是茼蒿的日本名字,也叫菊菜。 以前以为叫它春菊仅仅是因为叶子似菊,去年冬天在田里种了几棵茼蒿,开春后一直都在外地,田园荒芜,无暇顾及,等再去时,见它竟长得半人高了,而且开出金黄色的菊花,明艳之极。 既有菊之甘甜,又有蒿之清香,且有宜人的外表,我对菊菜的喜爱更加了一层,越发怀念胖婆娘家的滋味,可惜臭豆腐难求也。

相关知识

岁时草木记⑯
岁时记
岁时草木记⑲丨看似娇弱却作护城花 蓉城芙蓉正当时
雨水·沾衣欲湿杏花雨 博物馆中寻春色丨岁时物语
小寒三花信: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荼蘼是什么意思】岁时草木记⑩丨知道“开到荼蘼花事了”,但你知道荼蘼是什么花吗?
#江南岁时记#花朝节...
岁时的轨迹(62)二十四番花信风《4》雨水三候花
清明三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雨水三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网址: 花草木岁时记。第五候:霞始靆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5513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药师带你认草药——石竹
下一篇: 鲜花常识:石竹能扦插吗?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