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办法
(通讯员 张莎)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由是由禾谷丝核菌以及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是一种土传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发病适温 20℃左右,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侵染后会导致小麦麦芽腐烂、麦苗枯萎、白穗等。播种过早、氮肥过量、湿度过大、冻害等均可能导致病害发生。
一、危害症状
纹枯病会在苗期感染根茎和叶鞘。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害进一步浸染,逐渐发展为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当麦株过密湿度较大时,病菌会向茎秆部位蔓延,造成茎基部、茎节腐烂,导致幼苗倒伏甚至死亡。小麦返青后发病概率逐渐加大,发病严重时叶鞘患病部位会呈现出中间淡黄褐色或灰白色周围棕褐色环圈的云纹状病斑。
二、防治办法
1.农业防治
(1)深翻土壤。将土壤深翻至25-30厘米,使病原菌暴露于地表经太阳高温暴晒杀死病菌,降低纹枯病发生概率。
(2)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降低小麦在易感病虫害时期的暴露时间,从而减少冬前病菌侵染麦苗的机会。
(3)合理播种。合理掌握播种量,避免播种量过大,苗过密,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从而降低田间湿度。在播种后,也可采取机械或者人工的方式进行镇压,提高小麦的出苗率、保墒的同时也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适当增施磷肥、钾肥和生物肥料,特别是重病田要适当增施钾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
(1)拌种。可用戊唑醇、三唑醇、氟唑菌苯胺等拌种。
(2)包衣。采用含苯醚甲环唑或戊唑醇的种衣剂包衣,压低冬前发病基数。
(3)喷药防治。在小麦返青期,病菌会迅速扩散和蔓延,此时应及时进行药剂喷雾防治,可选择 12.5% 烯唑醇20g~30g每亩或者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80g~100g每亩,兑水 30~40kg 后均匀喷雾防治,每隔 7~10 天用药 1 次,连续用药2次,重点喷施麦株下方的发病部位,避免漏喷。
相关知识
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办法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防治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纹枯病怎么治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小麦纹枯病危害有哪些)
【农技】小麦纹枯病,危害很严重!怎么防治?
小麦纹枯病怎么办?小麦纹枯病防治方法
请问小麦纹枯病的症状有哪些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小麦纹枯病是怎么引起的
小麦纹枯病怎么治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及防治
小麦纹枯病症状与防治,小麦纹枯病症状表现有哪些?
网址: 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办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50923.html
| 上一篇: 晚播小麦咋管理? 市乡村产业发展 | 下一篇: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