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小麦生长发育与土、肥、水等条件的关系
(一) 土壤与耕作
农民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土是本,肥是劲,水是命”,可见土壤的重要性。小麦种子为了能正常的生长发育,需从土壤中获得足够的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但并不是任何土壤都能够满足小麦的需求。由于土壤的质地、酸碱度、耕作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耕作的时期、方法等的不同,其水、肥、气、热的含量及对小麦的供给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微信ID:xnsy2018)
1、土壤质地及酸碱度对小麦的影响 小麦虽然在砂质土、粘质土及壤土中都能栽培,但最适宜小麦生长发育的是壤土。砂质土结构松散、漏水、漏肥,吸热散热快,在小麦生育期间,常出现脱水脱肥现象,使小麦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粘质土壤颗粒细小,结构紧密,通气性差,既不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又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降水多时,蒸发慢,易造成涝害。旱时土壤板结龟裂,易拉断麦根。而壤质土结构好,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多,空气充足,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效养分多,适于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以中性[氢离子浓度100-158.5纳摩/升(pH6.8-7.0)]为最适宜。在微碱和微酸性土壤中小麦也能正常生长。但土壤过酸、过碱,小麦生长都受阻。土壤中含盐的类型不同,对小麦造成的危害也不同。据研究,土壤中氯酸盐的含量小于0.1%时,小麦能正常生长;含量达0.4%时,生长受抑制;大于0.4%,小麦出苗困难。土壤的硫酸盐浓度在0.5%以下时,小麦能正常生长;达0.7%时,生长受到抑制;大于0.7%时,小麦出苗很困难。
2、土壤耕作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对小麦的影响 观察栽培作物的土壤,我们发现土壤剖面有明显的层次性,从下至上分为底土层、心土层、犁底层及耕作层。耕作层也叫熟土层,一般20-30厘米厚,小麦种子在这一层萌发生根,约70%的根分布在这一层,这里的水、肥、气、热含量的多少,理化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人们通过不断地深耕、深翻土地并结合施肥,逐渐增厚熟土层,改善土壤结构。 土壤里有机、无机营养物质的来源,一方面是人为施入的有机、无机肥料;另一方面是落入土壤中的动植物尸体。它们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形成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腐殖质及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等。腐殖质是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的胶粘剂,土壤中团粒结构的状况又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团粒是直径为3-4毫米的水稳性颗粒,内有毛细管可以贮水、肥、气。而团粒之间空隙很大,可渗水通气,利于微生物活动。这样的土壤结构能及时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
(二) 肥料
小麦在生长发育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如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及微量元素锰、铜、锌、硼、钼、硒、汞、镉、硅等。这些元素除碳、氢、氧是从水和空气中获得以外,其他元素都来自土壤。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氮、磷、钾三要素。这3个要素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1、氮 植物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氮是细胞原生质的主组成成分。小麦自种子萌发至长出根、茎、叶、穗,形成籽粒,都需要氮元素。小麦苗期虽然需氮量不大,但对氮很敏感,缺氮时幼苗细弱、色浅、根短、分蘖少,生长缓慢。小麦起身拔节后,根、茎、叶及幼穗生长发育最旺盛,光合作用增强,是小麦最需要养分的时期。尤其需要大量的氮,用于增殖细胞,育成各器官。据研究,亩产450千克的麦田,在这个时期每亩净吸收纯氮1.88千克。幼穗分化到药隔期,供应充足的氮素,使雌雄分化正常,形成更多的可育小花,增加结实粒数。小麦抽穗开花后,各器官基本定形不再增长,根部吸收能力开始减弱,这时各贮藏器官的养分,陆续向籽粒中运转。前期若氮肥供应充足及时,茎叶中贮存的养分多,籽粒就饱满。另外,抽穗后少量施些氮肥,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也会高一些。但在小麦生长发育时期,若施氮量过多,造成营养失调,使小麦无效分蘖增多,叶片生长过大,茎秆软弱易倒伏,易感病虫害和贪青晚熟。
2、磷 磷是植物体细胞核蛋白的组成成分。磷可使苗期小麦早分蘖、多分蘖,多生根,长壮根,提高细胞原生质胶体的持水力,从而增加小麦在越冬期间抗寒、抗旱的能力。在起身拔节阶段,磷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及运转。尤其是在后期,对小花和花粉粒正常形成,减少不育小花数,加速籽粒灌溉浆进程,作用更大。 3、钾 钾在小麦的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改善细胞中原生质的理化性质,从而增加小麦抗寒、抗旱、抗热的能力。小麦起身拔节期间,吸收钾量增多,据研究,亩产450千克小麦这段时期每亩需钾3.76千克。钾可增强光合作用,增加茎秆的机械组织厚度和坚韧性,提高小麦抗倒伏的能力。钾还可使小麦输导组织发育良好,并有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例,促进氮元素向籽粒中运转的作用。 小麦一生中需多少氮、磷、钾,常受自然条件、品种类型、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而稍有差异,大约是每生产50千克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5千克,磷(折合五氧化二磷)0.75千克,钾(折合氧化钾)1.5千克。 除此之外,钙、镁、硫在小麦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也很大。钙对小麦苗期及起身后幼根的生长、根毛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钙不足,根毛停止形成,幼根死亡,茎叶退绿,幼穗发育不良。镁不足,小麦生根少,发育迟缓,形成无效分蘖。硫不足,小麦叶片失绿,晚熟,灌浆慢。但小麦对这些元素的吸收量均不如氮、磷、钾。 还有一些吸收量更少的元素,如锰、硼、锌、铜、钼等。它们对小麦的苗期、拔节期的生长及后期开花结实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锰影响茎叶的生长,严重缺锰,叶片会坏死。硼对叶片及幼穗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缺硼时雄蕊发育不良,花粉少,生活力低,影响结实。锌可提高成穗率。钼可提高抗寒力。
(三) 排水灌水
1、灌水 小麦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水,一般以地表20厘米内的土层,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宜。在降水量少和降水不适时的地区,主要靠灌溉来满足小麦对水的需求。灌水不仅能满足小麦的生理需要,而且还可以调节麦田土壤温度空气湿度,并对麦田群体进行控制或促进,从而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因此,灌水对保证小麦正常的生长发育,取得高产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若灌水时期和灌水量掌握不发,也会造成减产。如在小麦拔节时,灌水会使基部节间徒长,增加长度,促使叶片生长过大,降低抗倒伏能力;灌浆期灌水要避开有风天气,以免造成倒伏减产。所以要“看天、看地、看庄稼”,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土壤含水量、小麦的生长发育要求,灵活掌握灌水时期和灌水量。
2、排水 在我国淮河北以南及北方低洼易涝地区,由于降水量过多,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质地粘重,结构差,渗水不良,或由于作物布局不当,水地旱地插花种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麦田土壤地表水、潜层水及地下水过多,土壤空气稀薄,并产生大量还原性有毒物质,引起土壤严重盐碱化,使小麦遭受渍害。 渍害影响小麦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播种后遭渍害引起烂籽,出苗不全。苗期遭渍害使幼发根慢,分蘖少,长势弱。拔节后遭渍害,根的生长及功能受阻,生长发育迟缓,叶片变黄,形成的穗数、小穗数、穗粒数均少于正常小麦,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在这些地区排水是确保小麦正常生长的关键。 另外,还可采用合理轮作以防水田包围旱地、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料、破除犁底层、降低潜水层、加厚熟土层等方法,为小麦根系创造结构良好、营养丰富的土壤环境。在小麦生长期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板结,改善土壤透气;及时清理厢沟。
相关知识
【农业种植】小麦生长发育与土、肥、水等条件的关系
哪种水溶肥更适合现在的农业种植
中草药种植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
种蕉前必看!香蕉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
浅谈农业害虫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小麦的形态与特征(探究小麦的外观、生长习性及农业意义)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第二章环境因子与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
向日葵生长发育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网址: 【农业种植】小麦生长发育与土、肥、水等条件的关系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50806.html
| 上一篇: 清香木叶子下垂怎么办?如何快速恢 | 下一篇: 【农业百科】教你如何来判断土壤该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