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山小橘的用法

山小橘的用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30 12:25

山小橘

山小橘,中药名。为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山小橘Glycosmisparviflora(Sims)Kurz的根和叶。植物山小橘,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消积,散瘀消肿之功效。主治感冒咳嗽,食滞纳呆,食积腹痛,疝气痛,跌打肿痛。

中文名称

山小橘

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入肺、胃、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消积,散瘀消肿。

主治

感冒咳嗽,食滞纳呆,食积腹痛,疝气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叶捣敷。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1、《广西中草药》:“行气祛痰,散瘀消肿,祛风消积。主治感冒咳嗽,食积腹痛,跌打肿痛。”

2、《广西本草选编》:“根,行气消积,化痰止咳。叶,散瘀消肿。主治感冒咳嗽,食积腹痛,小肠疝气痛,跌打肿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黄疸型肝炎,(山小橘)根12g。水煎服。(《广西民族药简编》)

2、治跌打肿痛,用(山小橘)鲜叶捣烂,酒调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叶片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cm,宽3-6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微有光泽,下面浅黄绿色。叶脉稍隆起,两面有透明腺点;叶柄短。气微香,味苦、辛。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山小橘。

形态特征

山小橘,别名山油柑《植物分类学报》,小果《海南植物志》,假油饼木、水禾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山金橘、山柑子(福建),野沙柑(广西),降真香(广东)。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m。嫩枝常被褐锈色绒毛且呈压扁状。叶互生,有单叶和羽状复叶两种;单叶生于短柄上;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3-5;小叶柄长1-4mm;小叶片纸质,长圆形,长6-18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而钝头,基部狭楔形,缘或为不规则的微波状,两面无毛,上面绿色,下面较淡,具透明腺点,干后两面苍暗。圆锥花序腋生,稀顶生,长2-6cm,花序轴初时被褐色短柔毛;萼5裂,广卵形,外被毛;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椭圆形,长约3-4mm,光滑;雄蕊10,等长,药隔无腺体,但在先端为延长的凸尖;于房上位,扁圆形,花柱短,有细小腺点。浆果近球形,直径1-1.5cm,淡红色或朱红色,熟时半透明,味甜可食。花期6-9月,果期10-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低丘陵的灌丛或疏林中。

相关知识

山小橘的用法
山小橘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副作用与禁忌
橘叶
国产山小橘属(芸香科)植物花部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橘的用法
“小砂糖橘”们的延边梦幻之旅
山马鞭草的用法
雷公橘(山柑科 山柑属)
黄毛山牵牛的用法
山枇杷的用法

网址: 山小橘的用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4813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黑果腺肋花楸的功效十大功效
下一篇: 贵妃枣的功效与作用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