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四川会东县“引水上山” 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

四川会东县“引水上山” 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30 02:40

杨明慧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地处金沙江畔的四川凉山州会东县,因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是四川移民人口最多的县,8748户、3.4万余名群众告别故土开启新生活。如何将“水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面对挑战,会东县“引水上山、向水要地、以水定地”,通过实施一批水利民生工程,既解决了移民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为加速建设“水电移民乡村振兴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

盛夏时节,在海拔2400米的会东县松坪镇境内,千亩枇杷园映入眼帘。近年来,该镇通过建在金沙江边的提灌站,将9口蓄水池与1568块光伏板组成灌溉系统,让91户381名群众直接受益,2025年带动增收超510万元。

在会东县另一个移民大镇乌东德镇新村村,总投资3006.5万元的太阳能提灌站穿越悬崖架起钢构支架,将金沙江的水送上海拔2000多米的山坡,惠及沿途378户1549人。“水管铺到了田埂边,群众的心也稳了。”新村村支部书记李朝贵说,今年烟叶移栽工作提前15天完成,预计增收百余万元。

同样受益于提灌站的,还有会东县鲁吉镇的黄家梁子。一眼望去,昔日的800余亩荒地变身“致富桑”,粮桑园区成为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修建完成的大崇太阳能提灌站全景

自2024年以来,会东县实施“引水上山、向水要地、以水定地”工程,共争取资金28681万元,建设溜姑乡龙脑壳、大崇镇崇兴村牛油果等13座太阳能提灌站,目前已全部完工;建设白泥井引水渠等沟渠管网360公里,群众累计受益4万余人(其中移民群众受益2万余人),助力粮食增产、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在会东,大崇镇牛油果飘香,溜姑乡枇杷满枝,鲁吉镇桑园连片,码头经济、垂钓经济、水产养殖等农文旅融合业态蓬勃兴起。从“看天等水”到“引水兴业”,会东县以水破局,让移民后扶产业从“纸上蓝图”变为“现实图景”,书写出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图据会东融媒

相关知识

楚雄武定:打造花卉产业链 助力移民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邓州:高标准绿化移民新村
泸州纳溪:落实移民后扶政策 “移”出“移民”幸福新生活
云南武定:打造花卉产业链 助力移民增收
池州石台小河:落实移民后扶政策 催开乡村振兴之“花”
高山车厘子种植成功 四川会东县大崇镇的农业多元化发展“样本”
“川滇明珠”四川会东县 让“地上地下”产业走出科技范儿|五彩大凉山 万千气象新
四川中烟:“宽窄花园”产业扶贫种出“幸福花”
在陌上姜州 看花漾田园 四川会东县“陌上姜州”春耕文化系列活动启幕
它不是加拿大一枝黄花 它是凉山会东老百姓的“致富花”

网址: 四川会东县“引水上山” 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464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雲南西雙版納:移民新村的幸福“三
下一篇: 贯彻黄河保护法 强化水资源管理技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