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应用

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应用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9 09:46

血府逐瘀汤源自清代《医林改错》一书,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等组成。方中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活血祛瘀;牛膝通血脉祛瘀血、引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升降气机、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地黄凉血清热,合当归能养阴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之功,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此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遵古人“诸法不效,唯活血化瘀”之训,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头晕、失眠等病症,均收到满意疗效。

案例1 刘某,男,49岁。以头晕、头痛半年余,加重1天为主诉。证见头晕,头痛,胸闷,腹胀,舌质瘀暗,苔薄白,脉弦。有高血压病史,头颅CT未见异常。1天前与家人发生口角之后头晕、头痛加重,失眠烦躁,胸闷加重。诊断为眩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5克,红花12克,当归24克,生地12克,川芎30克,赤芍、白芍各18克,牛膝24克,桔梗15克,柴胡12克,郁金18克,钩藤24克,瓜蒌18克,合欢皮30克,枳实15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日1次,每次1片。

药后头晕明显减轻,头痛已止,血压正常,效不更方,原方续服30剂。药毕,头晕已止,睡眠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该患者素有高血压,加之怒恼伤肝,肝郁气滞瘀血,故临床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眩晕,活血化瘀而不伤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气,可使血管软化,血黏度降低,血压正常;眩晕症状消失。临床上只要有瘀血阻络、肝郁不畅之表现者,均可用活血化瘀、疏肝解郁之血府逐瘀汤随证加减治疗。

案例2 赵某,女,42岁。患者以间断失眠3月加重3天为主诉。自述经多方治疗,疗效不彰。刻诊:脸现痛苦状,面色晦暗,夜难以入寐, 时伴头晕疲乏、心慌气短、记忆力减退,舌质黯,苔薄白,脉沉迟。诊断为失眠。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酸枣仁24克,当归21克,川芎30克,郁金24克,百合30克,熟地15克,桃仁12克,红花15克,赤芍12克,枳壳12克,柴胡24克,香附15克,夜交藤20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诸症趋平,配合心理疏导治疗,续服14剂以巩固疗效。

按:《医林改错》 中指出:夜睡梦多是血瘀,此方一两剂愈,外无良方……不眠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据患者症脉,考虑与血瘀有关。因久病入络,血瘀阻络,心血受阻,血不能养心;患者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致心胆气虚,影响心神而失眠。予血府逐瘀汤加解郁安神药相配,直达病所而奏效。

相关知识

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应用
《血府逐瘀汤》专治怪病,可惜没人能懂
方剂不要“方”|中医十大名方之一——消肿祛瘀良方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丸(国家医保、基本用药)
气滞血瘀的中医治疗。浑身痛全身痛非常重要,六种逐瘀汤大别山养生堂。身痛逐瘀汤。
牡丹散加味联合抗生素与裸花紫珠片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研究
大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 经方派
活血化瘀治则及临床应用
都在用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却忘记了他还有个专治咽喉疾病的妙方
凉血五花汤加减联合红蓝光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

网址: 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应用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4432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药方,瓜蒌皮,旋覆花,麸炒积壳,
下一篇: 重庆道地药材有哪些?最新目录出炉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