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不要“方”|中医十大名方之一——消肿祛瘀良方血府逐瘀汤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更是汇聚了众多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有关于中草药的,有关于中医诊断的,也有关于中医治疗的……方剂是历代中医们不断试验,“调百药齐,和之所宜”,针对不同病症配伍出来的不同良方,值得我们铭记与学习。
血府逐瘀汤作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一直广为流传。对于此方也有多位中医名家给出过注解和应用经验,但很多时候,医案和注解的太多了,反倒没人关注于方药本身的出处和古籍讲解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血府逐瘀汤。
方剂简介
血府逐瘀汤
【解析】
血府逐瘀汤,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少腹逐瘀桃牡丹,元胡灵脂芍茴香。蒲黄肉桂当没药,调经种子第一方。身痛逐淤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
【用量】
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
药理介绍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方义】
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配伍特点】
一为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二是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三为升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 又可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
【运用】
本方用于治疗外寒里饮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瘀痛入络,可加全蝎、穿山甲、地龙、三棱、莪术等以破血通络止痛;气机郁滞较重,加川楝子、香附、青皮等以疏肝理气止痛;血瘀经闭、痛经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酌加丹参、郁金、䗪虫、水蛭等以活血破瘀,消症化滞。
【禁忌】
由于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忌用。
同类方剂
附方1:通窍活血汤
【组成】
赤芍、川芎各3g, 桃仁(研泥)、红花各9g,老葱(切碎)3根,鲜姜(切碎)9g,红枣(去核)7个,麝香(绢包五厘)0.16g,黄酒250g。
【用法】
前七味煎一盅,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功用】
活血通窍。
【主治】
瘀阻头面证。头痛昏晕,或耳聋,脱发,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见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热等。
【出处】
《医林改错》
附方2:膈下逐瘀汤
【组成】
五灵脂(炒)、川芎、丹皮、赤芍、乌药各6g,当归、桃仁(研泥)、红花、甘草各9g,延胡索3g, 香附、枳壳各4.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
瘀血阻滞膈下证。膈下瘀血蓄积;或腹中胁下有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似有物者。
【出处】
《医林改错》
附方2:少腹逐瘀汤
【组成】
小茴香(炒)1.5g,干姜(炒)、官桂、延胡索各3g,没药、川芎、赤芍、五灵脂(炒)各6g,当归、蒲黄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
寒凝血瘀证。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
【出处】
《医林改错》
相关知识
《血府逐瘀汤》专治怪病,可惜没人能懂
气滞血瘀的中医治疗。浑身痛全身痛非常重要,六种逐瘀汤大别山养生堂。身痛逐瘀汤。
具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功效的方是( )。
具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功效的方剂是()
妇科方歌.doc
血瘀体质食疗有哪些啊 血瘀体质如何调理
消肿散结的中药方剂
凉血散瘀的花中宰相——赤芍
方剂歌全.doc
化瘀丹
网址: 方剂不要“方”|中医十大名方之一——消肿祛瘀良方血府逐瘀汤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43339.html
上一篇: 皮肤科常用的10个“活血化瘀药” |
下一篇: 桃红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