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蔬菜发生了棉铃虫怎么办?如何正确防治棉铃虫?
棉铃虫是棉花蕾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也取食嫩叶。棉铃虫为害棉花时,主要以幼虫蛀食棉花的蕾、花、铃。蕾被蛀食后苞叶张开发黄,2、3天后脱落;花的柱头和花药被害后,不能授粉结铃;青铃被蛀成空洞后,常诱发病菌侵染,造成烂铃。幼虫也食害嫩尖和嫩叶,形成孔洞和缺刻。

危害蔬菜时主要以幼虫蛀食花和果为主,也可危害嫩茎、叶和芽。花蕾受害后,萼片开张,变黄脱落。果实受害,幼果被吃空引起腐烂,成熟果的部分果肉被蛀空后,雨水、病菌容易进入果实内部引起腐烂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棉铃虫幼虫危害棉桃
棉铃虫防治难的原因
近年来,棉铃虫的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危害损失逐年扩大,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食源丰富。种植结构的变化和棉田水肥条件不断改善,为各代棉铃虫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2、麦棉套种。麦套棉面积的扩大,对代棉铃虫发生十分有利,为下一年棉铃虫的发生提供了较多的虫源基数。
3、抗性和天敌。长期以来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导致棉铃虫抗药性迅速增加,且大量杀伤了自然天敌,减少了天敌的控制作用。
4、繁殖力强。棉铃虫的繁殖能力强,产卵量多,孵化率高,雌蛾可产卵800~1000粒,甚至多的时候达到将近3500粒。

棉铃虫幼虫危害四季豆
棉铃虫生活习性
1、成虫。成虫多在19时至次日凌晨2时羽化,白天隐伏,觅食、交尾、产卵多在黄昏和夜间进行,具强趋光性和趋化性,2~3年生的杨树枝对成虫的诱集能力很强。成虫羽化后当晚即可交配,2~3天后开始产卵,每雌终身可产卵1000粒左右,多可达3000粒。卵散产,喜产于生长茂密、花蕾多的棉花上,产卵部位选择嫩尖、嫩叶等幼嫩部分。

棉铃虫的成虫
2、幼虫。初孵幼虫取食卵壳,第2天开始为害生长点和取食嫩叶。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转移时间多在9时及傍晚17时左右。3龄要以上幼虫有自相残杀习性。老熟幼虫在入土化蛹前数小时停止取食,从棉株上滚落地面,多在落地处寻找疏松干燥的土壤钻入。

棉铃虫危害西红柿
如何正确防治棉铃虫
1、农艺防治方法。及时整枝打杈,摘除虫果。坚持秋翻冬灌,可大幅度降低越冬蛹的存活率,减少虫口发生基数。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播种移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通过打顶、摘心、喷施叶面肥等措施,防早衰,增强棉株抗逆能力,减少棉铃虫落卵量和幼虫量。种植抗虫品种,会大大降低棉铃虫卵量和虫量。
2、物理防治方法。可利用其具有趋光性、趋化性特点,利用杀虫灯、杨树枝把诱杀成虫;在田里设置防虫网,可有效阻止成虫进入。

3、生物防治方法。在产卵高峰期释放赤眼蜂,8000-1000头/亩,5-7天释放一次,共释放3次;在产卵高峰期,喷施高效Bt(16000国际单位/毫克)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根据虫情喷1-2次;还可用20亿/毫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液,每亩50-60毫升。
4、药剂防治方法。在卵高峰后第3~4天和第6~8天分别喷洒BT乳油,或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施药,每亩用5%氯氰菊酯乳油50~60ml,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75ml,加水20~40升喷雾,有效期5~10天,每代施药1~2次。推荐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蔬菜重武器-瑞泽丰。
资料来源:网络平台
发布于:山东
相关知识
棉铃虫图片
如何防治棉铃虫?棉铃虫生态防治技术
棉花棉铃虫
高温来袭!警防棉铃虫!!
棉铃虫有什么为害特点?如何防治?
花生棉铃虫怎么分辨?危害有哪些?农民朋友该如何防治?
怎么有效防治棉铃虫的侵害
什么是棉铃虫?棉铃虫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棉花棉铃虫的防治
防治棉铃虫用药技术要领
网址: 种植蔬菜发生了棉铃虫怎么办?如何正确防治棉铃虫?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40110.html
| 上一篇: 【CAS农服科普】农业知识:棉花 |
下一篇: 棉花花铃期健康植保防控建议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