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肥害及对策

肥害及对策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7 05:39

肥害是指在农作物施肥过程中,因施肥不当而对作物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大幅度减产。

肥害的表现

- 烧苗:这是最为常见的肥害表现之一。当一次性施用大量化肥,尤其是氮肥时,土壤溶液浓度会急剧升高。根据渗透压原理,植物根系细胞内的水分会被大量吸出,流向土壤溶液,导致根系细胞失水,就像把植物放在浓盐水里一样,从而造成植株叶片发黄、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例如,在蔬菜大棚中,如果过量施用尿素且未及时浇水稀释,很容易出现烧苗现象。

- 叶片变色、畸形:某些肥料过量使用或施用不当,会影响叶片的正常生长发育。比如,过量施用磷肥可能导致叶片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条纹,这是因为磷元素过多干扰了植物体内其他养分的平衡,影响了叶片中色素的合成和分布。另外,一些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中含有有害物质或病菌、虫卵等,施用到田间后,在发酵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以及有害气体,使叶片受到熏蒸伤害,出现发黄、卷曲甚至畸形等症状。

- 根系发育不良:不合理施肥会对根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例如,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而忽视有机肥的补充,会使土壤板结,透气性变差,阻碍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同时,一些化肥中的有害物质,如氯化铵中的氯离子,如果浓度过高,会对根系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导致根系变褐、腐烂,新根生长缓慢或停止,进而影响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地上部分生长也会随之受到抑制。

肥害产生的原因

- 施肥量过大:许多农户为了追求高产,往往盲目增加施肥量,认为肥料施得越多,作物长得就越好。然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多余的肥料不仅无法被吸收利用,反而会在土壤中积累,造成肥害。比如在果园管理中,有些果农在果树开花结果期过量施用复合肥,希望能提高果实产量,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导致果树出现肥害症状。

- 施肥方法不当:

- 施肥位置不当:如果将肥料直接施在作物根系附近,尤其是根系较浅的作物,很容易烧伤根系。例如,在种植蔬菜时,把化肥撒在菜苗根部周围,化肥溶解后产生的高浓度溶液会直接接触根系,对其造成伤害。

- 施肥深度不够:一些肥料,如基肥,如果施得太浅,在土壤表层容易因光照、雨水等因素而发生挥发、流失或被杂草吸收,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供作物吸收利用;同时,也可能因局部浓度过高对浅土层中的根系产生肥害。

- 未充分腐熟有机肥的使用: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是引发肥害的常见原因之一。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土壤中会继续发酵,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就像在土壤里“生火”一样,会烧死作物的根系。而且,其中还可能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等,会给作物带来病虫害隐患。

- 肥料选择不当: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种类、养分比例等有不同的要求。如果选择的肥料不适合具体作物或生长阶段,就可能出现肥害。例如,在花卉种植中,一些酸性花卉如杜鹃花,若施用了碱性肥料,会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影响花卉对养分的吸收,进而出现叶片发黄、生长不良等肥害症状。另外,一些劣质肥料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或养分含量与标注不符,使用后也容易造成肥害。

肥害的对策

- 合理控制施肥量:

- 测土配方施肥:这是一种科学的施肥方法,通过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结合作物的需肥规律,制定出精准的施肥方案。这样可以确保所施肥料既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又不会因施肥量过大而造成肥害。例如,在种植小麦时,先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了解土壤中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含量,再根据小麦生长各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合理调配肥料的种类和用量。

- 按照作物生长阶段施肥: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幼苗期,作物生长缓慢,对养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应以施有机肥和少量氮肥为主,促进幼苗根系的发育;在生长旺盛期,对养分需求大增,可适当增加氮、磷、钾等化肥的施用;在生殖生长阶段,如开花结果期,要注重磷、钾肥料的施用,以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按照这些规律合理施肥,可以有效避免肥害的发生。

- 改进施肥方法:

- 正确选择施肥位置: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作物,应将肥料施在距根系一定距离的地方,避免直接接触根系。例如,在种植果树时,可将肥料施在树冠投影边缘处,这里是果树根系吸收养分的主要区域,既可以让根系充分吸收肥料,又能避免烧伤根系。

- 控制施肥深度:基肥要施得足够深,一般应在20厘米至30厘米以下,这样可以使肥料在土壤中充分分解,减少挥发和流失,同时也能避免对浅土层根系的影响。追肥时,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肥料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深度。例如,对于氮肥追肥,一般施在10厘米左右的深度即可。

- 确保有机肥充分腐熟:在使用有机肥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腐熟处理。可以采用堆肥的方式,将有机物料堆积在一起,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其转化为稳定的、无害化的肥料。腐熟的有机肥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养分,而且不会产生热量和有害气体,对作物根系起到保护作用。

- 正确选择肥料:

- 根据作物需求选肥料:不同作物对肥料的种类、养分比例等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豆科植物能通过根瘤菌固氮,所以在种植豆科植物时,可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增加磷、钾肥料的施用。对于叶菜类蔬菜,应以氮肥为主,促进叶片的生长。根据作物的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肥料,可以避免因肥料不匹配而造成肥害。

- 选择优质肥料:购买肥料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有质量保证的肥料。查看肥料的标签,了解其养分含量、执行标准等信息,确保肥料符合国家标准且无有害物质。避免使用那些三无产品或来源不明的肥料,以降低肥害的发生风险。

如果已经发生了肥害,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于轻度肥害,可以通过大量浇水,稀释土壤溶液浓度,促进肥料的扩散和流失,缓解肥害症状。对于根系受到损伤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些生根剂或微生物肥料,促进根系的修复和再生。如果肥害较为严重,导致作物大面积死亡,可能需要重新种植,并在后续施肥过程中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避免再次出现肥害。

以下几种肥料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肥害:

氮肥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肥料之一,但如果施用不当,很容易造成肥害。

- 尿素:尿素含氮量高,在土壤中转化需要一定时间。若一次性大量施用尿素且未及时浇水,尿素在土壤中溶解后会使局部土壤溶液浓度急剧升高,导致根系细胞失水,出现烧苗现象。例如在蔬菜种植中,春季给小白菜幼苗一次性撒施大量尿素,又没有后续浇水措施,幼苗很快就会叶片发黄、枯萎。

- 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性质不稳定,易分解挥发。在高温天气下,如果施用方法不当,比如浅施或撒施在地表,它会迅速分解产生氨气等气体,这些气体不仅会造成肥料养分的大量流失,还会对作物叶片造成熏蒸伤害,使叶片出现发黄、卷曲甚至坏死等症状。而且,碳酸氢铵分解后形成的高浓度铵离子溶液,也可能会烧伤根系。

磷肥

- 过磷酸钙:过磷酸钙是常用的磷肥,但如果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中磷素大量积累。一方面,过多的磷会与土壤中的钙、铁、镁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降低这些养分对作物的可利用性;另一方面,过量的磷还会干扰作物体内其他养分如氮、钾等的平衡,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可能导致叶片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条纹等异常现象。

钾肥

- 氯化钾: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虽然大多数作物对氯离子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但对于一些忌氯作物(如烟草、马铃薯、柑橘等),如果施用了氯化钾,氯离子会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比如会使烟草的叶片品质下降,马铃薯块茎变小,柑橘果实口感变差等。而且,在一些土壤肥力较低、土壤质地较疏松的情况下,大量施用氯化钾也可能会因局部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烧伤根系。

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 农家肥(如猪粪、牛粪、鸡粪等):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在土壤中会继续发酵,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足以烧死作物的根系。同时,未腐熟的农家肥中还可能含有病菌、虫卵等有害生物,会给作物带来病虫害隐患,进一步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引发肥害。例如,在果园里,如果在果树根系附近施用未腐熟的鸡粪,果树根系可能会因受到高温和病菌的侵袭而出现腐烂、生长不良等症状。

微量元素肥

- 硼肥: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硼肥施用过量时,会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例如,在一些花卉种植中,过量施用硼肥会导致花卉叶片边缘出现褐色斑点,花朵发育不良,甚至提前凋谢等现象。

- 锌肥:锌肥也是常用的微量元素肥,同样在过量施用时会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在蔬菜种植中,过量施用锌肥可能会导致蔬菜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根系生长缓慢,影响蔬菜的整体生长和产量。

在使用这些肥料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合理的用量以及结合作物的需求进行施用,以避免引发肥害。

相关知识

肥害及对策
南丰蜜桔施用硝硫基复合肥产生肥害的原因及对策
新时期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动态及防控对策
茉莉肥害的症状及补救措施
月季肥害的症状及补救
茄子肥害发生原因,茄子肥害预防及补救措施,茄子肥害症状表现
什么是肥害
花卉叶片发黄的原因及对策.doc
影响茄子品质的原因及对策
肥害竟然还分种类?带您了解7种肥害的区别及预防措施

网址: 肥害及对策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775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土壤养分速测仪指导花卉营养土调配
下一篇: 河沙土养花的秘密:如何让你的花朵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