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国内外向日葵遗传改良成就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向日葵遗传改良成就与发展趋势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7 05:17

杂粮作物

 2006,26(6):402~406

RainFedCrops

  文章编号:1003-4803(2006)06-0402-05

国内外向日葵遗传改良成就与发展趋势

崔良基,王德兴,宋殿秀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1)

摘要: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向日葵遗传改良成果及其今后向日葵生产和科研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向日葵品质改良方向及育种对策。

关键词:向日葵;遗传改良;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S565.503    文献标识码:B  向日葵的栽培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从20世纪70年代在生产上推广强优势三系杂交种,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间,使向日葵种植面积和生产水平有了迅速的发展。到1978年,世界向日葵种植面积比1960年(生产上种植群体品种面积)扩大了417万hm,增长了59.4%,总产量增加了592万t,提高了80.7%,单产水平提高了139kg/hm2,提高13.3%。到1988年,向日葵种植面积达到1487万hm,比1960年增长1.2倍,总产量为2118万t,比1960年增长1.9倍,单产水平达到了1424kg/hm2,比1960年增长了36.1%。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4年全世界向日葵总面积为2140万hm,总产2620.8万t。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乌克兰、印度、阿根廷、中国、罗马尼亚和美国,这些国家的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种植面积的68%,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64%。

长期以来,向日葵在我国只是零星种植,或作为花卉观赏,或作为干果食用。解放后,从前苏联引进了油用型向日葵,开始大面积推广。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法国型雄性不育源后,8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三系杂交种。我国从1979年起,向日葵种植被正式纳入国家计划,成为我国五大油料作物(大豆、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之一。2004年全国向日葵种植面积117万hm2,总产188万t。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11个省区。

222

向日葵研究最早的国家。普斯特沃依特(В.С.Пустовйтом)院士利用半分法,从1927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先后选育出克鲁格里科A-41、夫尼姆克3519、夫尼姆克8931、夫尼姆克6540、夫尼姆克8883、接班人、礼炮以及先进工作者等系列优质向日葵新品种。1978年利用种间杂交法培育出抗霜霉病新品种“进步”,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稳定的霜霉病抗源。1981年至1990年先后培育出纪念60、首领、别列金、高加索人等具有综合抗性(抗霜霉病、列当综合生理小种和向日葵螟)的向日葵新品种。前苏联培育出的优良群体品种作为丰富的基因库,为其它国家选育高产、含油量高、高抗病虫优质向日葵品种提供了物质基础。全苏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出前苏联首个三系杂交种是“创举”;第一个高油酸向日葵杂交种为“克拉斯诺达尔885”,该品种产量比标准品种“创举”高290kg/hm2,油产量达1800kg/hm2。该研究所在生物化学和遗传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着手选育富含高度抗氧化性的β-维生素E向日葵杂交种。

罗马尼亚是世界上首批向日葵杂交种育成的国家。在1980年,杂交种种植面积达3.04×10

2

5

hm,占向日葵播种面积的60%。利用雄性不育材料育成了第一批抗霜霉病杂交种Pомсун52、Pомсун53、Pомсун90、Pомсун301。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育成的单交种有Сорем80、Сорем82、Pомсун59、Флором301和Флором305等,其籽实产量超过标准品种Pомсун53,油产量也高。这批杂交种的突出特点是产量高,一般单产为4000

1 世界向日葵遗传改良成就

前苏联是世界上播种向日葵面积最大、开展

收稿日期:2006-06-20

),,,,

相关知识

国内外向日葵遗传改良成就与发展趋势
福建省马尾松改良成就与发展思路和育种策略
李付广解读棉花基因工程遗传改良
基于大数据的作物遗传改良策略
基因工程与植物的遗传改良
花生遗传改良
植物的遗传和杂交改良技术.pptx
国内外花卉市场发展趋势对比
中国马尾松遗传改良研究历程与成就
遗传学与农作物品质改良

网址: 国内外向日葵遗传改良成就与发展趋势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771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生物学遗传实验以遗传学知识为基础
下一篇: 油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