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7 04:03

DOI: 10.3969/j.issn.1671-0886.2007.03.007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魏建荣 杨忠岐 马建海 唐桦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收藏

打印

摘要:花绒寄甲是大型天牛类林木蛀干害虫最为有效的天敌昆虫.文章综述了花绒寄甲生活史、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释放防治天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促进对花绒寄甲的更深入研究.

关键词:

花绒寄甲天牛生物防治蛀干害虫天敌

分类号:

S763.306.4(森林保护学)

资助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0371162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重点预研课题

在线出版日期:

2007-07-02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3 ( 23-25 )

英文信息

文献信息

参考文献 (15)

引证文献 (111)

同项目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

参考文献 (15)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查看引文网络

[1] 陈向阳,邹运鼎,丁玉洲,等.不同松树上松墨天牛和花绒坚甲种群及白僵菌自然寄生率动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2).DOI:10.3969/j.issn.1672-352X.2006.02.014 .

[2] 陈向阳,邹运鼎,丁玉洲,等.松墨天牛及其天敌花绒坚甲种群的三维空间分布格局[J].应用生态学报.2006,(8).

[3] 雷琼,陈建锋,黄娜,等.花绒坚甲成虫人工饲料的筛选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3).DOI:10.3969/j.issn.1000-6850.2005.03.074 .

[4] 杨忠岐.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4,(4).DOI:10.3969/j.issn.2095-039X.2004.04.001 .

[5] 雷琼,李孟楼,杨忠歧.花绒坚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DOI:10.3321/j.issn:1671-9387.2003.02.016 .

[6] 孔晓凤,赵军.花绒穴甲幼虫、蛹的饲养试验[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3).DOI:10.3969/j.issn.1673-0747.2002.03.023 .

[7] 孔晓凤,孙玉荣,赵军.花绒穴甲不会飞处理对产卵数量的影响试验[J].宁夏农林科技.2002,(6).DOI:10.3969/j.issn.1002-204X.2002.06.014 .

[8] 王卫东,赵军,小仓信夫.花绒穴甲幼虫人工饲料的开发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4).DOI:10.3321/j.issn:1000-1522.1999.04.010 .

[9] 王卫东,上仓信夫.花绒穴甲室内发育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4).DOI:10.3321/j.issn:1000-1522.1999.04.009 .

[10] 王希蒙,任国栋,马峰.花绒穴甲的分类地位及应用前景[J].西北农业学报.1996,(2).75.

12

引证文献 (111)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查看被引分布图

[1] 白瑞霞.园林蛀干害虫无公害防治新技术[C].2012.

[2] 李纪伟.人工繁育花绒寄甲的替代寄主研究[D].2017.

[3] 米丰.松褐天牛重要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的寄主定位机制[D].2014.

[4] 詹斌.沿海防护林天牛类蛀干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2017.

[5] 张雪.花绒寄甲幼虫密度对替代寄主营养代谢的影响[D].2018.

[6] 高尚坤.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生物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研究[D].2016.

[7] 孙崇伟.花绒寄甲成虫飞行能力的测定及影响因素[D].2019.

[8] 李忠芹.花绒寄甲寄生大麦虫的发育表现[D].2019.

[9] 李建庆.利用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研究[D].2009.

[10] 牛芳.生物及化学生态措施防控杨干象技术研究[D].2022.

12312

同项目论文

303711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魏建荣 , 杨忠岐 , 牛艳玲 ,等. 花绒寄甲的分布与生态学习性补充调查 [J]. 中国森林病虫

. 2009 ,28(1).16-18. DOI: 10.3969/j.issn.1671-0886.2009.01.006 .

[2] 唐桦 , 杨忠岐 , 张翌楠 ,等. 天牛主要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活体雌雄性成虫的无损伤鉴别 [J]. 动物分类学报

. 2007 ,32(3).649-654. DOI: 10.3969/j.issn.1000-0739.2007.03.032 .

[3] 魏建荣 , 杨忠岐 , 戴建青 ,等. 树木-蛀干昆虫-天敌昆虫间的三级营养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7 ,18(5).1125-1131.

[4] 魏建荣 , 杨忠岐 , 杜家纬 . 天敌昆虫利用信息化学物质寻找寄主或猎物的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报

. 2007 ,27(6).2563-2573.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7.06.051 .

相关知识

我国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松褐天牛天敌——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温度对花绒寄甲飞行能力的影响
花绒寄甲不同发育阶段转录组比较分析
释放花绒寄甲卵防治松褐天牛技术
花绒寄甲卵和成虫释放技术
松褐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繁殖生物学研究
天敌昆虫花绒寄甲卵释放技术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危害白蜡的云斑天牛
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方法

网址: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758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什么林木和花(什么林木和花木一样
下一篇: 林木育种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