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八篇)
篇一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最新版)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
姓名:袁宜成 年级专业:11林学二班 学号:11102872
实习日期:20##年8月8日至8月10日
实习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马鬃岭林场
一、林木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1.实习目的:掌握优良标本的识别和采集,以及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方法。
2.实习方法与内容:
A.标本的采集
a.必须详细填写野外采集记录,随时采集随时填写,并同在标本上挂标签,注明采集号,采集时间,采集人等。
b.采集病害标本时必须收集足够数量的标本。应力求具有明显的子实体,以利鉴定及保存。
c.力求寄主植物各部位器官要完整,应采集到花,果实等
d.病害种类应力求单纯而不混杂
e.应再采集筒彼此易污染混杂的标本,应先用草纸包裹,然后放到塑料袋中,凡压过黑粉菌,锈菌的草纸不能再用。
B.标本的制作
蜡叶标本:将所采的植物叶片,嫩枝,果实等病害标本带回实验室中加以选择,除去其不合需要的部分,然后平铺在草纸上加以整形,力求保持植物体的原来形状,再加草纸数层(每一层标本放三到四张草纸),然后用标本夹压紧(以三寸左右厚为宜),置于室内通风干燥处。压制过程中需经常换纸,以防标本因潮湿而腐烂变色,在夏季通常前三到四天每天换一到两次,以后每隔两到三天换一次,直至标本完全干燥为止。待干燥后换装纸袋保存,即成蜡叶标本。标本干燥愈快,愈能较好保持原有色泽。
3.实习结果
完成了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具体实习结果见病理学标本。
4.结果与讨论
通过林木病害的采集与制作已基本掌握蜡叶标本的制作方法。在标本的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植物的完整,病害种类的单一。在标本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勤换纸,防止标本因潮湿而腐烂变色。
二、林木病害的诊断
1.实习目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
实习题目:林木病害调查
年级专业:08林学(2)班
学号:08108066
姓名:沈震
实习时间:2011.08.30~2011.09.24
实验小组:第二组
林木病害调查
调查地马宗林林场基本慨况:
马宗岭林场始建于1958年3月,1998年建立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马宗岭位于金寨县西南部,其地理位置于北纬31°10'~31°20'和东经115°30'~115°50'之间,周围与花石乡、古碑镇、燕子河镇、天堂寨镇、吴家店镇、果子园乡6个乡镇接壤。林场总面积55010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4587亩,活立木蓄积43万m3,公益林面积51855亩,蓄积39万m3,商品林面积2555亩,蓄积4万m3。森林覆被率96.4%。林场下设二股一室、2个检查站、5个营林林区、一个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辖千坪村。现有职工172人,离退休47人。在岗125人,建场以来,实行封、造、育、管的营林政策,营造并保护了一批珍贵的森林资源,为金寨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宗岭林场地处于大别山北麓,淮河水系的源头,是我国东部北带温暖、湿润的南北过渡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5℃,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月亮坳海拔1671米。土壤为山地黄棕壤,PH值5~6,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态关系协调稳定,天然植被繁茂。这里有高等植物1700余种,动物170余种。
1.调查目的
1.1首先是巩固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对于一些常规的病害我们不光是有感官的认识,更应该有切身的体会,实地考察调查能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病害的特征,以及看到植株在受病害感染后的生长状况。
1.2森林作为木材资源的主要输出地,它的健康生长状况就设计到了木材经济效益这块,因此对森林的病害做一个调查整理可以很好地去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从而提供正确而有效的防治措施,使森林达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 …… 余下全文
篇三 :昆虫学、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

林学基础综合实习报告
实习课程 昆虫学林木病理学
题 目 昆虫与林木病害采集与鉴定
专业学院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 级 林学101班
实习小组组长 唐思嘉
实习小组成员 唐思嘉卢俊超朱康汤梦云
苏锦辉陈红亮杨竞
指导教师 徐华潮马良进
20##年 6 月
目录
1. 实习的目的任务………………………………………………第2页
2. 实习的基本要求………………………………………………第2页
3. 昆虫标本采集用具与采集方法………………………………第2页
4. 林木病害标本采集内容和方法………………………………第3页
5. 日程安排………………………………………………………第4页
6. 昆虫标本名录…………………………………………………第4页
7. 昆虫分目检索表………………………………………………第5页
8. 林木病害调查结果和分析……………………………………第6页
9. 实习体会………………………………………………………第7页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学习调查方法和了解生态环境,我们于20##年6月到临安天目山风景区、横畈林场开展了一次教学实习活动,本次教学实习是《昆虫学》、《林木病理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掌握农林昆虫重要目以及科的鉴别,掌握常见林木病虫害的鉴别,了解病害的种类、分布、发生状况,在实习过程中,对所遇到的昆虫的种类、出现的原因等做出分析;熟悉各类森林害虫的一般危害特点;通过内业工作对所采集的昆虫制作标本,并鉴定出种类;对所遇到的病害的种类、发生原因、危害程度和基本防治方法等做出分析。同时,通过本次的教学实习,我们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得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并加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 …… 余下全文
篇四 :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实习总结
昆虫学、病理学实习个人总结
071241114 戴继立 183xxxxxxxx
这个学期的十五周,我们2012级林学专业全体学生在院领导、授课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园、到九根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课程实习。本次教学课程综合实习是《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农林植物虫害的特点及各种虫体的形态特征,了解虫情调查、虫态的鉴定以及虫害的林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虫害的能力。掌握几种主要的林木病害现象及应对措施、了解几种菌类的形态特征与特性。在校园实习中,我们认识到海拔450米左右园林植物一些主要的虫害、病害,以及这些虫害、病害的危害情况的调查方法,利用昆虫数量的动态指标和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密度来分析虫害,以及利用一定方法分析病害。在海拔900左右的九根树实习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不同的森林昆虫种类、林木病害种类,不同于低海拔的形态以及低海拔不存在的昆虫与林木病害。通过这次实习,使得我们对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让我们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
一、 昆虫学
第一堂课王老师就把昆虫学实习的昆虫捕捉任务布置了下来,当时只觉得一帮大学生在一起捉虫时一定会像小孩子一样。也是因为第
一次课我才第一次知道昆虫是六条腿。因为从小就在城市中,周围遍布工厂,小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到野外去抓虫子的经历,所以对于我来说,一是兴奋,二是也算对于童年乐趣的一种弥补。但是正是因为从小从未与虫子有过“亲密接触”也就自然有点害怕虫子,或多或少也是有些担心的。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游戏”。于是我们马上分好了组,紧锣密鼓的好好准备这次虫害实习。
之后我们又乘车去了九根树,那里海拔有900多米,当然我们见到的森林昆虫也会有所不一样。
二、 病理学
田间实习,时间短暂,但是快乐却是无穷的;通过实习,我们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一些缺点,并在未来不断进步。通过农业植物病理学学实习,我们也能更好的了解一些常见病害的发生情况,才能真正的去防治这些病害。 田间实习,可以培养我们以自我完善与发展为核心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包括科学观、科学智能、科学行为在内的科学素养。现代社会,知识的生成和更新越来越快,受到的高等教育是不能用来享用终身的。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的人,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向人类社会渗透,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即使是普通的社会公民,要适应现代科学生活,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因此,现代教育理念评价学校教育已不在于给学生多少“水”,而在于能否带领学生找到“水瓶”。类似于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实习之类的课程安排,对于未走出校门的我们是一次非常
…… …… 余下全文
篇五 :昆虫学和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
林学基础综合实习报告
实习课程: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
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林学091
报告人 组长:李智炫
组员:张凯强、张洪毅、
刘雪琼、谢佳萍、杨晨、
管杰然、沈燕
一 前沿
野外识别实习是森林昆虫学和林木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森林昆虫和林木病害识别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习,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掌握农林昆虫重要目以及科的鉴别,掌握常见林木病虫害的鉴别,了解病害的种类、分布、发生状况,在实习过程中,对所遇到的昆虫的种类、出现的原因等做出分析;熟悉各类森林害虫的一般危害特点;通过内业工作对所采集的昆虫制作标本,并鉴定出种类;对所遇到的病害的种类、发生原因、危害程度和基本防治方法等做出分析;这次昆虫学和林木病理学实习非常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通过结合书本知识,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它们的世界是如此奇妙,而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却少之又少。我们通过标本的鉴定,学会了很多昆虫的名称,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对昆虫的了解。由此我认为,实践真的是一个加快进步的一个好方法,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该加强实践活动,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 …… 余下全文
篇六 :病理学实习报告
病理学实习报告
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种工101班
姓名:潘从仑
学号:2010211667
病理学实习报告
潘从仑 2010211667
(种工101班)
实习目的:通过对各类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以及初步鉴定,使学生加深对各类病害的感性认识,了解各种病害的病状和病症类型,熟练的掌握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藏技术与方法,学会初步的病原物鉴定方法,为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奠定科学的基础。
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对病害标本采集、制作、鉴定进行总结,对当地农作物病害发生种类、防治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分析。提出农作物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对策。
实习内容:
1. 标本采集,采集过程中要按作物病征进行采集,所采集标本必须包含完整叶片,叶片过大可进行剪切且可认识植物名称,部分可留枝丫如马铃薯等,采集地点主要有学院试验田、梨树园以及周边农田,标本采集时间为10月8号早上至10月9号中午,本班共分六组进行,10月8号由陈老师带领同学认识病害及作物,并对作物名称及病害进行记载,10月9号早晨由同学小组自行采集标本,要求数量至少30种;
2. 标本制作,主要使用标本夹,由小组人员协作完成标本制作,每隔两张纸放一种作物,包括病害部分与正常部分,可进行对照,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将标本铺平整,避免重叠,并用小纸片写清作物名称、病害及采集地点,然后用细绳将标本夹捆紧,10月8号下午将一天采集标本压好,9号换一次纸,10月9号早晨采集的标本中午就可压制完成,这样,标本制作完成;
3. 标本鉴定,主要有老师鉴定,鉴定内容有标本制作质量、标签中作物名称及病害是否正确,本组标本合格共有36个,具体情况如下表:
标本鉴定表

实习结果:针对表中列出的作物及病害,我们可看出即使同一种作物也有不同的病害,患有白粉病,霜霉病,疫病,锈病,还有叶枯病的作物占大多数,有个别是叶斑病,黄萎病,角斑病,瘤黑粉病等。作物患病对作物生长发育肯定有副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尽力,防治病害发生,
…… …… 余下全文
篇七 :病理学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09植科二班第一组
一、病害标本 NO1.采集地点:郑州毛庄 采集时间:6月22日10:20 标本描述:
名称:番茄--晚疫病
病原物:鞭毛菌疫霉属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症状:颜色为褐色。在番茄的叶部、茎部和果实上都发现有。 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向中部发展。
NO2.采集地点:郑州市森林公园
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11:10
标本描述:
名称:石楠--叶枯病
病原物:半知菌门,匍柄霉属(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
症状:叶片的边缘为黄色或黑色的斑点或斑块。
NO3.采集地点:郑州三区
采集时间:6月20日上午10:00
标本描述:
名称:紫薇--白粉病
病原物:南方钩丝壳菌,核菌纲,白粉菌目(UncinulaaustrolianaMcalp.)
症状:在嫩叶梢上发生。感病的叶片稍卷曲,上面有层白粉覆盖。
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的为一片。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09植科二班第一组
NO4.采集地点:郑州毛庄
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30
标本描述:
名称:碧桃--穿孔病
病原物:核果穿孔尾孢菌。属丝孢纲,丛梗孢目(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
…… …… 余下全文
篇八 :病理学实习报告
病理学实习报告
班级:林学一班
学号:20090060
姓名:文倩
一、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方法,提高我们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得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并加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
时间:20xx年6月
地点:攸县林科所
三、实习方法
1、外业调查
本次外业调查方法包括踏查法和标准地法。
A.踏查
沿着攸县林科所道路周边调查,记录观察到的病害名称、分布情况、严重程度等,结果见实习结果与分析中表一。
B.标准地
用打标准地的方法调查杉木纯林的病情指数。
在杉木纯林中选5个点,每个点调查20株杉木。调查时采取平行跳跃式取样,即每隔一行进行调查。按照一定的分级标准对调查的每株树进行分级,记录每一级的株数,最后根据病情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该标准地的病情指数。结果见实习结果与分析中表二。
分级标准:
病情指数 = ?各级的株数?该级的代表数??100 总株数?最高级的代表数
2、内业
内业包括标本的识别与制作,鉴定所采集的标本,对几中严重的病害进行描述,并制作常见的病害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由于条件有限,所以该步骤省略。

四、实习结果与分析 1、结果

表二
病情指数=

?31?0?45?1?10?2?12?3?2?4??100
100?4
=27.25
2、重要病害的描述
1. 杉木炭疽病
症状:发病时,叶尖变褐枯死或叶上出现不规则黑褐斑。病害扩展,使针叶完全枯死,并延及幼茎。通常枝梢顶芽以下10厘米左右的茎叶发病,此现象称为颈枯或卡“脖子”。秋季,杉木由于生理原因引起新梢黄化,易感染炭疽病。在枯死不久的针叶上下叶面上,可见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以叶背面气孔带上为多。湿度大时,在小黑点上可见粉红色分生孢子堆。
…… …… 余下全文
相关知识
病虫害实习报告(12篇)
林木病理学1(林学)
病虫害实习报告(八篇)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24篇)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八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八篇)
果树栽培学实习报告(八篇)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八篇)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合集八篇
园林绿化实习报告(八篇)
网址: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八篇)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7572.html
| 上一篇: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共9页) |
下一篇: 林木遗传育种学全套教学课件.pp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