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巧克力的故事

巧克力的故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3 12:24

Cocoa in Taiwan

台灣可可新故鄉

取代檳榔,南台灣也適合種可可樹 !

Cocoa tree are also well-adapted in south Taiwan

喜愛生長在炎熱多雨氣候的可可樹,產地多集中於中南美洲、西非、東南亞等三地。環遊各地的阿信叔叔發現,台灣嘉義以南其實也有相似的氣候條件,因此帶著可可苗回到台灣屏東,讓台灣成為可可的新故鄉!

可可樹如何適應台灣的氣候呢 ?

How are cocoa adapted in Taiwan

農場裡300多棵茂盛的可可樹,是阿信叔叔與當地小農努力的成果。其實,可可的種植比想像中困難,喜歡炎熱的氣候,但初期又不能在全日照的環境曝曬。要如何讓喜歡炎熱氣候,但又不能直照太陽的可可樹健康生長呢? 這個秘密到阿信巧克力農場時再揭曉囉 !

How chocolate is made

巧克力製程大揭密

你知道巧克力怎麼來的嗎?
你知道製成巧克力的果粒是什麼顏色的嗎?果實長得像哪一種水果呢?
讓阿信叔叔帶你一探巧克力誕生的魔幻旅程!

START

END

種植 Plant

可可樹最理想的生長區域,是赤道南北緯20度以內的熱帶雨林,常年在20~30℃,每年降雨量達1250mm以上,可可樹就能長得頭好壯壯 ! 除了中南美洲及中非雨林區有較大規模的種植,令人興奮的是,屏東也具備可可樹喜愛的生長條件!

1

採收 Harvest

可可果成熟後,就可以準備採收了 ! 採下成熟的可可果,用木棒或刀子把可可果莢從中間剖開,會看到軟軟黏黏的白色果肉。果肉包裹的就是用來做成巧克力的可可豆串!

2

發酵 Ferment

關鍵的下一步,是將可可豆串挖出堆置於發酵桶內,蓋上香蕉葉任其自然發酵5到7天。發酵過程中會散發明顯的麵包味、酒糟味和酒精味,白色的果肉膠質體因為發酵而分解,並以液狀排掉。發酵完成後,可可豆外表稍呈乾燥狀,色澤轉為紅棕色。

3

乾燥 Dry

發酵之後,讓可可豆在自然日光下曝曬或人工乾燥機烘乾。乾燥溫度不能超過65℃,過程中要時常翻動可可豆使其均勻,將可可豆含水量自60% 降到7.5%左右即完成。完成乾燥之後,即可裝袋貯存。

4

烘焙 Roast

常見的烘焙方法有手工炒豆和烘焙機處理。利用烘焙去降低發酵時生成的有機酸,並使單寧物質氧化降低苦澀味。特別是在高溫烘焙時,胺基酸與還原醣會產生梅納反應,此時生成巧克力獨特的香氣和顏色!

5

去殼 Winnow

可可豆經烘焙後迅速冷卻,以有溝紋的滾輪破碎機將可可豆碾至粗碎,再用震盪吹風篩分機將外殼的種皮碎屑與碾碎的果仁分離。

6

調配 Blend

每家廠商為能製造獨特風味並兼顧成本,會將豆仁依品種、產地、價格等條件做適當調配,可得到單一品種可可豆沒有的特別風味。這調配的比例幾乎是每家廠商的獨家配方。

7

研磨 Grind

可可豆仁含有55%左右的可可脂 (Cocoa butter),在研磨過程中細胞被破壞,脂肪就流出表面,加以研磨生熱,可可脂會融化成黏稠性液體油狀,脂肪之外的微細粒子懸浮其中,成為流動糊漿狀,這種物質稱為可可膏(Cocoa mass) 或可可漿 (Cocoa liquor)

8

精煉Conch

精煉是決定巧克力商品價值的關鍵步驟。根據想製作的不同巧克力配方,將糖與牛奶加入可可膏。精煉過程可去除揮發性成份與焦臭味,並不斷地與空氣充分作用,使單寧成分凝固,產生巧克力的芳香風味。巧克力的柔滑度也是品質好壞的判斷標準,一般巧克力膏微粒要到15微米 (微米=百萬分之一公尺)。

9

成形Mold

製程的最後階段是將調溫過的巧克力注入模型,以震盪機去除充填時的小氣泡,再經冷卻凝固,最後把巧克力塊從模型分離,送入包裝機包裝即可!一起嚐嚐「眾神的食物」巧克力的美妙滋味吧!

10

Location

阿信在哪裡

交通資訊 Traffic Info. 門票資訊 Ticket Info.

相关知识

巧克力与玫瑰花的故事
爸爸吃巧克力玫瑰花的故事
费列罗巧克力品牌故事
可可与巧克力的故事
两支玫瑰花巧克力的故事
巧克力和一支玫瑰花的故事
#美食故事# 巧克力...
黑巧克力饼干
巧克力怎么做甜品(巧克力怎么做)
免费教程|巧克力装饰插件,来一朵美丽的巧克力花,祝大家周末愉快

网址: 巧克力的故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027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泡酸豆角,只放盐容易坏,牢记8技
下一篇: 这里位于巴西,当地人正在收获大花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