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合水培籽球繁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百合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合水培籽球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百合,学名(liliumbrowniivar.viridulumbaker)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属(学名: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亦作药用,百合在培育过程中需要进行籽球繁育。
现有的百合培育过程中采用的外层和中层鳞片灭菌十分困难,外植体污染率极高,即使留下部分未污染的鳞片,不久后也褐化死亡,百合籽球成活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百合水培籽球繁育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百合培育过程中采用的外层和中层鳞片灭菌十分困难,外植体污染率极高,即使留下部分未污染的鳞片,不久后也褐化死亡,百合籽球成活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百合水培籽球繁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百合水培籽球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培育:心叶预培养培养基:ms或ms+6-ba1.0mg/[l(单位下同)+naa1.0;
丛芽诱导培养基:ms+6-ba0.5+naa0.2~0.5,ms+6-ba1.0+naa0.2~1.0,ms+6-ba2.0+naa0.2~0.5;
增殖培养基:ms+6-ba3.0+naa02;
生根培养基:ms+naa0.5;
心叶预培养培养基、丛芽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均添加0.5%琼脂和3%蔗糖,ph6.0,培养温度(25+2)c,日光灯光源,光照时间16h/d,光照强度2000~3000lx。
2)无菌材料的获取:于秋季百合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鳞茎后覆盖湿沙藏于4c冰柜,取周径16cm以上的鳞茎,用自来水洗去外层和中层鳞片,保留较薄的内层鳞片(3~4层)及包裹的心叶,用洗涤剂浸泡并轻轻刷洗,蒸馏水冲洗3次,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浸泡1min,再用0.1%hgcl2消毒12min,无菌水冲洗6~8次,用镊子将内层鳞片与心叶分离将内层鳞片切成1.5cm2小块平放于丛芽诱导培养基中;
将心叶一片一片剥离接于心叶预培养培养基中预培养,可平放也可立插在心叶预培养培养基上;
3)心叶预培养:由于包于鳞茎中的心叶叶柄很短,经过预培养10d后,心叶及其叶脉由黄白色转为绿色,随着心叶展开,叶脉下部延长增粗,把此部位作为心叶叶柄取材,另叶脉中部与尖部也取材作对照。将叶柄及叶脉中上部横切成1~2mm的薄片平放接于丛芽诱导培养基中,薄片略呈半圆形;
4)芽诱导:内层鳞片培养15d后,鳞片转绿,部分鳞片切口处略外翻,呈现淡绿色疏松颗粒状愈伤,另有部分鳞片伤口处不反卷而呈现淡黄绿色愈伤,约35d后,可见分化出芽,分化率14%,叶柄切成薄片接于培养基后经12d左右,薄片略膨大并轻微扭曲,上表面出现黄绿色或淡黄色颗粒状致密的愈伤,约20d后即见白色晶体状小突起,仔细观察系一高一低相扣的小叶,10d后分化出白色籽球;
另外一种分化方式是浅绿色愈伤面上出现尖端略钝呈紫红色的突起,突起继续生长,30d即可分化出小叶条,边缘出芽略多,籽球逐渐转绿,叶片展出,分化率90%,每块外植体平均出芽7~10个,叶柄薄片的分化能力自基部向叶尖逐渐下降,直径<8mm的薄片基本未见分化。
5)增殖培养:待籽球完全长出,将其从母体上切下并移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35d左右,籽球基部又可分化出2-4个芽,试管苗的叶柄基部再生分化67d后可出芽,增殖系数为2.5。
6)生根培育:将高约4cm的单芽接于生根培养基,20d可长出根,45d根长可达2cm左右,粗壮且具较多白色根毛。
7)水培基底的建立:取水培容器加入100ml蒸馏水,加入营养液,且营养液成分为氮磷钾混合剂,n:p:k=1:0.8:1。
8)籽球移栽:移植前,打开增殖培养基炼苗3d,洗去附着的培养基基质,将籽球移植入水培容器中。
9)籽球培养:室温20-30℃,2天更换一次培养液,室温15-20℃,3天更换一次培养液,光照6h/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心叶取材作为外植体,不仅材料本身带菌较少,且由于有内层鳞片包裹,可使心叶在灭菌过程中受到一定保护,灭菌效果较好,脱分化相对较快,为百合籽球水培繁育提供了合理的方案,对百合这种我国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的种质保护及园艺化育种奠定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百合水培籽球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培育:心叶预培养培养基:ms或ms+6-ba1.0mg/[l(单位下同)+naa1.0;
丛芽诱导培养基:ms+6-ba0.5+naa0.2~0.5,ms+6-ba1.0+naa0.2~1.0,ms+6-ba2.0+naa0.2~0.5;
增殖培养基:ms+6-ba3.0+naa02;
生根培养基:ms+naa0.5;
心叶预培养培养基、丛芽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均添加0.5%琼脂和3%蔗糖,ph6.0,培养温度(25+2)c,日光灯光源,光照时间16h/d,光照强度2000~3000lx。
2)无菌材料的获取:于秋季百合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鳞茎后覆盖湿沙藏于4c冰柜,取周径16cm以上的鳞茎,用自来水洗去外层和中层鳞片,保留较薄的内层鳞片(3~4层)及包裹的心叶,用洗涤剂浸泡并轻轻刷洗,蒸馏水冲洗3次,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浸泡1min,再用0.1%hgcl2消毒12min,无菌水冲洗6~8次,用镊子将内层鳞片与心叶分离将内层鳞片切成1.5cm2小块平放于丛芽诱导培养基中;
将心叶一片一片剥离接于心叶预培养培养基中预培养,可平放也可立插在心叶预培养培养基上;
3)心叶预培养:由于包于鳞茎中的心叶叶柄很短,经过预培养10d后,心叶及其叶脉由黄白色转为绿色,随着心叶展开,叶脉下部延长增粗,把此部位作为心叶叶柄取材,另叶脉中部与尖部也取材作对照。将叶柄及叶脉中上部横切成1~2mm的薄片平放接于丛芽诱导培养基中,薄片略呈半圆形;
4)芽诱导:内层鳞片培养15d后,鳞片转绿,部分鳞片切口处略外翻,呈现淡绿色疏松颗粒状愈伤,另有部分鳞片伤口处不反卷而呈现淡黄绿色愈伤,约35d后,可见分化出芽,分化率14%,叶柄切成薄片接于培养基后经12d左右,薄片略膨大并轻微扭曲,上表面出现黄绿色或淡黄色颗粒状致密的愈伤,约20d后即见白色晶体状小突起,仔细观察系一高一低相扣的小叶,10d后分化出白色籽球;
另外一种分化方式是浅绿色愈伤面上出现尖端略钝呈紫红色的突起,突起继续生长,30d即可分化出小叶条,边缘出芽略多,籽球逐渐转绿,叶片展出,分化率90%,每块外植体平均出芽7~10个,叶柄薄片的分化能力自基部向叶尖逐渐下降,直径<8mm的薄片基本未见分化。
5)增殖培养:待籽球完全长出,将其从母体上切下并移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35d左右,籽球基部又可分化出2-4个芽,试管苗的叶柄基部再生分化67d后可出芽,增殖系数为2.5。
6)生根培育:将高约4cm的单芽接于生根培养基,20d可长出根,45d根长可达2cm左右,粗壮且具较多白色根毛。
7)水培基底的建立:取水培容器加入100ml蒸馏水,加入营养液,且营养液成分为氮磷钾混合剂,n:p:k=1:0.8:1。
8)籽球移栽:移植前,打开增殖培养基炼苗3d,洗去附着的培养基基质,将籽球移植入水培容器中。
9)籽球培养:室温20-30℃,2天更换一次培养液,室温15-20℃,3天更换一次培养液,光照6h/d。
本发明用心叶取材作为外植体,不仅材料本身带菌较少,且由于有内层鳞片包裹,可使心叶在灭菌过程中受到一定保护,灭菌效果较好,脱分化相对较快,为百合籽球水培繁育提供了合理的方案,对百合这种我国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的种质保护及园艺化育种奠定基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知识
一种百合籽球繁育方法
一种快速打破绿花百合籽鳞茎休眠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百合种球的套盆两段根繁殖方法与流程
一种金钱蒲的水培繁育方法与流程
香水百合的种球繁育及花期调控方法
我院在百合籽球繁育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东方百合种球繁育栽培技术
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技术
百合种球繁育与田间种植管理
福建实现百合花种球国产化繁育
网址: 一种百合水培籽球繁育方法与流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29654.html
上一篇: 百合花花瓶怎么养活 居家水培养护 |
下一篇: 百合花水培怎么养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