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6月,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这期间,如何适时采收并妥善保存杨梅,成为农户们关心的重点。适时采收杨梅,及时做好贮藏保鲜工作,对于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杨梅的采收与贮藏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确定杨梅的采收适期
杨梅的成熟期会根据产地和品种有所不同。最早的成熟期可能在4月份,也有的品种在5月上旬开始成熟。到了6月上旬至7月,气温已经升高,又正值高温多湿的季节,此时若不及时采收,果实容易腐烂和掉落。因此,必须适时采收,采熟就采,随熟随采。同一产地内,由于品种和地段的不同,成熟期也会有所差异。例如,荸荠种、晚稻杨梅等乌杨梅品种,当果实转为红色时,虽然味道仍然偏酸,但只有当果实转变为紫红色或紫黑色时,才能达到甜酸适口的最佳风味,此时才是采收的适宜时期。而大叶青、迟色、大叶细蒂、二色梅等红杨梅品种,当果实成熟时,不会出现发紫的现象,只要颜色呈深红色或淡紫色就可以采收。白杨梅品种的采收适期则是在果实的肉柱上的叶绿素完全消失,或者略带粉红色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山坡向阳的地方会先熟,而背阴的地方则会后熟。
杨梅采收六注意
在采收杨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清洁双手:采摘前应将手洗净,去除指甲,避免刺伤果实。
2. 正确的采收方法:采用三指握住果实柄部,让果实悬于手中,然后连同柄一起摘下。
3. 轻拿轻放:采收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剧烈摇晃果实,以免造成损伤。
4. 使用合适的容器:选用一个能够容纳约3至5千克的浅果篮来盛放杨梅,并在底部和四周放置柔软的干草等材料以缓冲。
5. 采收时间的选择: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收,此时气温较低,损失较少。遇到下雨或雨后初晴的情况,应避免采收,因为此时果实含水量较大,容易腐烂。
6. 特殊情况处理:对于那些无法通过人工采摘的果实或位于高大树冠顶部的少数果实,可以先在树下铺设草或塑料薄膜,然后摇树或震动果实,再进行收集。这种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会对果实造成较大损伤,只能存放1至2天,需尽快加工。
杨梅贮藏保鲜
杨梅非常容易腐烂,采收后若不及时处理,通常在普通室内的环境下只能存放3至4天。为了延长杨梅的保鲜期,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普通低温贮藏和冷冻贮藏两种。
普通低温贮藏
在温度保持在0℃至0.5℃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至90%的条件下,杨梅果实可以贮藏1至2周而不腐烂。如果在此基础上添加山梨酸钠作为防腐剂,贮藏时间还可以更长。同时,这种贮藏方式能够保证果实的重量、色泽以及营养成分等品质指标基本不变。
冷冻贮藏
将适当成熟的杨梅放入装有塑料薄膜的容器中,在-30℃的低温下快速冻结15分钟左右,然后将其置于-18℃的冷库中贮藏1至2个月。在这种条件下,杨梅依然能保持新鲜良好的状态。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延长杨梅的保质期,从而提高其经济价值。当然,具体的采收和贮藏策略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