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小麦(染色体组成AABBDD,6n=42)天然突变体是我国科学家在山西太谷县发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该小麦雄性不育彻底且性状稳定。多年来,它在育种方面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被誉为国宝。
2.
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性别决定)的宽叶和窄叶分别由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a控制,抗旱和不抗旱分别由基因B和b控制;高产、中产、低产由两对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且高产由D和E共同决定,只出现一对隐性基因表现为中产,出现两对隐性基因表现为低产。各相对性状均为完全显隐性关系,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实验一:亲本宽叶不抗旱植株与窄叶抗旱植株杂交,得到的F1表型及比例为宽叶抗旱:宽叶不抗旱:窄叶抗旱:窄叶不抗旱=1:1:1:1。
实验二:纯合亲本宽叶中产植株和窄叶中产植株杂交得到的F1 , 全是宽叶高产植株,F1相互交配得到F2 , 分析F2中窄叶中产类型的基因型。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知识
科学家成功克隆与解析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育种方法以获
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研究取得进展
感病基因变抗病 小麦基因组编辑育种研究获突破
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神奇“蓝麦”前生今世:细说几代小麦专家披肝沥胆的追求与传承
小麦染色体工程与分子育种实验室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家实现小麦感病基因精准操控 育种既抗病又高产
多重基因剪刀“拿下”小麦白粉病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及其团队首创全新育种方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新途径。(1)单体小麦和缺体小麦是小麦育种和遗传分析的基础材料。单体比正常
网址: 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小麦(染色体组成AABBDD,6n=42)天然突变体是我国科学家在山西太谷县发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该小麦雄性不育彻底且性状稳定。多年来,它在育种方面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被誉为国宝。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11306.html
上一篇: 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 什么品牌的坚果好吃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