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32.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真菌)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32.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真菌)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13 07:15

曾汉龙

<p class="ql-block">一,概述</p><p class="ql-block">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是一种真菌,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是一种致病菌,能引起根腐病。这种真菌能够侵入树木的根部,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p><p class="ql-block">该真菌的菌丝体在寄主的木质部内形成,通过吸取寄主体液和细胞产物以及直接的细胞侵入来繁衍。它能够产生各种酶和激素类物质,以及能够引起寄主组织坏死和寄主细胞崩溃的毒性化合物。</p><p class="ql-block">此外,木层孔褐根腐病菌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一般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爆发,比如多雨季节和潮湿的土壤等。这种病菌主要侵染树木的根部,造成根部腐烂,影响树木的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死亡。</p><p class="ql-block">总之,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是一种致病力强的真菌,能够引起树木根部腐烂,影响树木生长,需要加强防治。</p> <p class="ql-block">二,生物学特征</p><p class="ql-block">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真菌)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具有以下生物学特征:</p><p class="ql-block">1. 病原真菌: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是一种引起植物根腐病的真菌,其致病性主要表现在对树木根部的侵染,导致根部腐烂,最终导致植物死亡。</p><p class="ql-block">2. 菌丝生长: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的生长速度较快,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到寄主植物的根部,并在根部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菌丝层。</p><p class="ql-block">3. 寄生性: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必须依赖于寄主植物才能生存和繁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菌能够迅速侵染寄主植物的根部,并引发根腐病。</p><p class="ql-block">4. 传播方式:木层孔褐根腐病菌主要通过根部土壤传播,也可通过病残体、流水、鸟类和昆虫等媒介进行传播。</p><p class="ql-block">5. 环境适应性:木层孔褐根腐病菌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性,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病菌能够迅速繁殖和传播。</p><p class="ql-block">6. 抗药性:木层孔褐根腐病菌对一些化学农药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因此在防治该病害时,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等。</p><p class="ql-block">这些特征使得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对象。</p> <p class="ql-block">三,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是一种真菌,其形态特征包括:</p><p class="ql-block">1. 菌丝体: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的菌丝体呈白色,生长迅速,可以蔓延到寄主植物的整个组织。</p><p class="ql-block">2. 菌核:菌核呈褐色,大小不一,是真菌休眠体,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萌发。</p><p class="ql-block">3. 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呈球形或扁球形,有孔口,生于根表面,内部充满着分生孢子。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胀,产生孢子角,从孔口释放出大量的分生孢子。</p><p class="ql-block">4.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是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的主要繁殖器官,其形状、颜色和大小因菌株而异。常见的有圆形、椭圆形、棍棒形等。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表面光滑,大小在12-23微米之间。</p><p class="ql-block">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诊断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感染。该病菌不仅会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甚至会导致其死亡。对于根腐病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手段,包括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植物抗病性、及时清除病株等。</p> <p class="ql-block">四,全球分布情况</p><p class="ql-block">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是一种真菌,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包括但不限于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真菌通常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它能够通过土壤、植物残体和患病植物的根系传播,导致多种硬木树种感染并死亡。</p> <p class="ql-block">五,药用价值</p><p class="ql-block">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真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这种真菌可以作为中药使用,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闭经、外伤出血等疾病。</p><p class="ql-block">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木层孔褐根腐病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随意使用。同时,对于该真菌的采集、保存、加工和使用也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以保障用药安全。</p> <p class="ql-block">六,与人类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潜在的致病源。当人类接触或吸入由该病菌引起的霉菌毒素或孢子时,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或感染疾病,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然而,如果这种真菌在适当的条件下被控制和预防,它通常不会对人类构成直接的威胁。</p><p class="ql-block">在自然界中,木层孔褐根腐病菌是一种植物病原真菌,主要影响木材和植物根部。它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寄生性的,通过感染植物并吸取其营养来生存。这种真菌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然而,如果该真菌的数量失控或传播过度,它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因此,对于这种真菌,关键在于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其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并避免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p> <p class="ql-block">七,主要危害</p><p class="ql-block">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真菌)主要危害树木的根部,导致根部腐烂,进而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健康。该真菌通常通过侵染根部,破坏细胞的正常结构,导致根部腐烂、坏死,最终导致树木死亡。此外,该真菌还可能传播到土壤中的其他植物根部,造成病害的进一步扩散。</p> <p class="ql-block">八,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真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p><p class="ql-block">1. 土壤传播:病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p><p class="ql-block">2. 根系接触传播:病菌的菌丝或菌索可通过根颈部或根系的相互接触传播。</p><p class="ql-block">3. 风雨传播:病菌孢子具有随风传播和萌发侵入的能力,风雨有利于病菌的传播。</p><p class="ql-block">因此,木层孔褐根腐病菌主要通过土壤、根系接触和风雨传播进行传播。防治此病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营林管理,提高树势,并适时进行药剂防治。</p> <p class="ql-block">九,防控措施</p><p class="ql-block">对于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真菌)的防控措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p><p class="ql-block">1. 强化林木管理:合理修剪病树,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菌扩散。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势,促进健康生长。</p><p class="ql-block">2. 使用杀菌剂:可以使用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如三唑类杀菌剂如戊唑醇、氟菌唑等,对病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根部病害发生初期,可采用灌根的方法施用杀菌剂。</p><p class="ql-block">3. 营造混交林:营造木荷、石栎等能分泌抗木荷根腐病的抗生菌的植物与松树的混交林,利用抗生菌保护木荷幼树免受褐根腐菌的侵害。</p><p class="ql-block">4. 生物防治:引入拮抗菌,其分泌物可以对病原真菌产生直接的生物抑制作用。</p><p class="ql-block">5. 物理机械法:保持土壤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根际杂物,增加透光性,促进植株良好生长,从而间接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p><p class="ql-block">6. 农业措施:合理施肥和浇水,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以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提高对病原真菌的抵抗力。</p><p class="ql-block">7. 预防为主:定期检查林木健康,早期发现病害,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控。</p><p class="ql-block">以上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也可以根据专家建议在当地林业部门的专业指导下进行。</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特邀“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学者;“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志愿者;网络。如有雷同、相同之处,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p><p class="ql-block">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曾汉龙</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4日</p>

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32.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真菌)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更新
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鉴定标准浅析
玫瑰蜗牛等5种有害生物增补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修订并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166. 山茶花腐病菌(真菌)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禁止进境的植物病原体包括()
国门生物安全|带您了解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植物病原物篇
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外来入侵昆虫的检疫与监管

网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32.木层孔褐根腐病菌(真菌)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0613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三节真菌全
下一篇: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