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饮食须注意,谨防食源性疾病“偷袭”
霜降已过,立冬将至,我们在进补和聚餐享用美食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才能避免“病从口入”呢?温馨提示如下:
一、人员聚集场所,谨防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品或者水等途径进行传播。高发季节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3月。学校和幼儿园等人员聚集场所是最常见的感染高发场所。引起诺如病毒感染的食品主要包括:贝类(如:牡蛎、贻贝)、水果(如:草莓)以及绿叶蔬菜等。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小妙招”
二、自制药膳药酒,谨防有毒植物中毒。
当用自采/购买生草乌等中药材与肉一起炖煮来进“补”时,或者通过制备药膳食品和泡制药酒来治疗风湿疼痛相关疾病时,我们需特别注意,谨防有毒植物中毒,因为普通的炖煮、浸泡等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中的毒性。
预防有毒植物中毒“小妙招”
①不采食不熟悉的植物,谨防误食;
②不买不喝来路不明或乌头泡制的药酒,制备药膳食品一定要在中药师或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制作;
③出现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催吐,及时就医。
三、勿把燃料当美酒,谨防食源性甲醇中毒。
醇基燃料主要成分包括甲醇、乙醇等,常在餐馆及农村宴席中被使用。因液体醇基燃料颜色、气味和口感接近普通白酒,难以从感官上分辨差别,一旦误饮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可引起失明、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食源性甲醇中毒“小妙招”
①农村宴席、农家乐、火锅店等餐饮服务场所应加强对醇基燃料的保管,设置“严禁饮用/不可食用”等醒目标识,指定专人管理,与散装白酒分开存放,避免误饮;
②从正规渠道购买饮用白酒;
③严厉打击违规使用工业酒精制售假酒的行为。
四、勿当“菇勇者”,谨防毒蘑菇中毒。
野生毒蘑菇与可食用的蘑菇外形十分相似,普通老百姓很难肉眼辨识清楚,故因误采误食导致中毒,严重时会引起肝脏、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还没有简单易行准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毒蘑菇的方法和经验并不可靠。
预防毒蘑菇中毒“小妙招”
不采、不买、不卖、不吃来路不明和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一旦误食毒蘑菇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催吐并及时就医。
(部分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相关知识
校园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提示
夏秋交替,转凉未冷,谨防校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超7成食源性疾病发生在家里
2020年夏季食源性疾病预警公告
食源性寄生虫病危害食品安全
春季疾病多发养生谨防误区
春末夏初多发食源性疾病有这些!永州疾控提醒您注意预防
长沙岳麓区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防控能力 哨点医院增至27家
城步多措并举强化夏秋季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
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校园集体聚餐、外出野餐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网址: 秋冬饮食须注意,谨防食源性疾病“偷袭”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79973.html
上一篇: 菜花是否可以生食 |
下一篇: 市一中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