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2n=2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两性花,花小。请回答下列水稻的有关问题。(1)水稻不育系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含有决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
水稻(2n=2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两性花,花小。请回答下列水稻的有关问题。
(1)水稻不育系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含有决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其中细胞核的可育基因用R表示,不育基因用r表示,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用N表示,不育基因用S表示,则水稻细胞中与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
6
6
种,S(rr)的表现型为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
。(2)若要测定水稻的基因组,则应测
12
12
条染色体中的DNA序列,水稻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Ⅱ时,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量为1或2
1或2
组。(3)水稻的大穗和小穗,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将大穗水稻与小穗水稻进行杂交,F1全为大穗。研究人员将某抗病基因M导入F1中,获得了大穗且抗病植株D,植株D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3:1,已知植株D只插入了一个M基因,由此推测M基因插入了A基因所在的同一条染色体上,而不是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也不是插入了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做出这种推测的依据是
若M基因插入了a所在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子代会出现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抗病=1:2:1(或子代不会出现小穗不抗病个体);若插入了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子代会出现大穗抗病:大穗不抗病:小穗抗病:小穗不抗病=9:3:3:1(或子代会出现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9:1);只有M基因插入了A基因所在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子代才会出现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3:1。
若M基因插入了a所在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子代会出现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抗病=1:2:1(或子代不会出现小穗不抗病个体);若插入了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子代会出现大穗抗病:大穗不抗病:小穗抗病:小穗不抗病=9:3:3:1(或子代会出现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9:1);只有M基因插入了A基因所在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子代才会出现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3:1。
(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答案】6;雄性不育;12;1或2;若M基因插入了a所在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子代会出现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抗病=1:2:1(或子代不会出现小穗不抗病个体);若插入了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子代会出现大穗抗病:大穗不抗病:小穗抗病:小穗不抗病=9:3:3:1(或子代会出现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9:1);只有M基因插入了A基因所在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子代才会出现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3:1。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6 8:0:9组卷: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1.某一年生植物甲和乙是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单个品种种植时均正常生长。欲获得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品种,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发现部分F1植株在幼苗期死亡。已知该植物致死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品种甲基因型为aaBB,品种乙基因型为_ _bb。回答下列问题:
(1)品种甲和乙杂交,获得优良性状F1的育种原理是 。
(2)为研究部分F1植株致死的原因,科研人员随机选择10株乙,在自交留种的同时,单株作为父本分别与甲杂交,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表现型,只出现两种情况,如下表所示。
甲(母本) 乙(父本) F1 aaBB 乙-1 幼苗期全部死亡 乙-2 幼苗死亡:成活=1:1 ①该植物的花是两性花,上述杂交实验,在授粉前需要对甲采取的操作是 、。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部分F1植株死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其一,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其二,基因型为 的植株致死。
③进一步研究确认,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则乙-1的基因型为 。
(3)要获得全部成活且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F1杂种,可选择亲本组合为:品种甲(aaBB)和基因型为 的品种乙,该品种乙选育过程如下:
第一步:种植品种甲作为亲本。
第二步:将乙-2自交收获的种子种植后作为亲本,然后 ,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表现型。
选育结果:若某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全部成活,则 的种子符合选育要求。
发布:2025/1/6 9:0:6组卷:299引用:7难度:0.6
2.某植物有两个纯合白花品系甲与乙,让它们分别与一株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F1均为红花植株,F1自交得F2。由品系甲与纯合红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2中红花植株27株、白花植株37株,由品系乙与纯合红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2中红花植株27株、白花植株21株。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控制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至少有 对,判断的依据是 。如果让两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再杂交,理论上后代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 。上述两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2中白花植株杂合子自交后代 (填“都会”或“都不会”或“有一组会”)发生性状分离。
(2)要确定某一纯合白花品系的基因型(用隐性纯合基因对数表示),可让其与纯种红花植株杂交获得F1,然后再将F1与亲本白花品系杂交获得F2,统计F2中红花、白花植株的比例。请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并推测隐性纯合基因对数。若F2中红花植株:白花植株=,则该纯合白花品系具有2对隐性纯合基因。
(3)该植物的HPR1蛋白定位于细胞的核孔处,协助mRNA转移,与野生型相比,推测该蛋白功能缺失的突变型细胞中,有更多的mRNA分布于 (填“细胞核”或“细胞质”),mRNA合成的原料是 。研究该植物的线粒体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过程时发现,即使由线粒体DNA转录而来的mRNA和细胞核DNA转录而来的mRNA碱基序列相同,二者经翻译产生的多肽链中相应氨基酸的序列却常有不同,从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
发布:2025/1/5 8:0:1组卷:4引用:1难度:0.5
3.在探索生命之谜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生物科学家为之奋斗、献身,以卓越的贡献扬起了生物科学“长风破浪”的风帆。回答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问题:
(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Ⅰ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 型,否定了这种说法。
(2)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以 排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用 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
(3)以下是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实例,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图。

①以上实例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方式是 。
②据图判断控制这两种酶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
③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些人饮酒后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被称为“白脸人”,经研究发现“红脸人”体内只有ADH,而“白脸人”体内没有ADH,此外还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一对饮酒“红脸”的夫妻,所生的两个儿子中,一个饮酒“白脸”,一个饮酒“千杯不醉”,则母亲的基因型为 ,该夫妻再生一个“红脸”的女儿的概率是 。
发布:2025/1/15 8:0:2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关试卷
相关知识
水稻为雌雄同株、同花植物,我国约在7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2n=24),现在水稻已经成为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作物。水稻花粉是否可育受到细胞质基因(S(可育基因
29.水稻(2n=24)是一种热带起源的禾本科作物,开两性花,为雌雄同株.?
玉米(2n=20)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现阶段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在高产、抗病等方面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
某种两性花的植物(2N=40)中偶尔会出现三体植株(2N+1)。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其余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形
水稻(2n=24,自然状态下为纯合子)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如图是与之有关的一些遗传育种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A→B过程中,用60Co来处理
二倍体植物水稻(2N=24)的花是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自花传粉繁殖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为确认一株水稻是
具有杂种优势的种子可以提高水稻(2N=24,自花传粉植物)产量,雄性不育水稻的培育促进了杂交育种的进程。某籼稻温敏不育系突变体,温度高于25℃时表现为花粉败育。
水稻团队发现一新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系统
水稻(2n=24)是一种热带起源的禾本科作物,开两性花,为雌雄同株。 ⑴水稻基因组计划应测其 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⑵袁隆平发现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花粉败
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时,需测定
网址: 水稻(2n=2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两性花,花小。请回答下列水稻的有关问题。(1)水稻不育系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含有决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78580.html
上一篇: 生物技术通报 | 水稻穗发育调控 |
下一篇: 玉米性别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获重要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