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猫儿山里意外发现野橘,竟自带这种基因→

猫儿山里意外发现野橘,竟自带这种基因→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26 14:28

猫儿山里意外发现野橘,竟自带这种基因→

来源: 桂林晚报 2025-09-26 10:11:55 我来说说 阅读 1215 次

  近期,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柑橘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在《Scientific Data》期刊上发表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提及了对原始柑橘类型——兴安野橘的染色体基因组测序组装成果,研究人员发现兴安野橘对柑橘黄龙病比较耐病。此外,桂林的野生柑橘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这对促进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记者日前就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采访了课题组专家。

尚未成熟的兴安野橘。记者谭熙 摄

  PART.01

  猫儿山里意外发现原始柑橘类型

  近日,记者来到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柑橘种质资源圃(桂林),见到了兴安野橘的真容。兴安野橘叶片呈长椭圆形,虽然现在果实还没成熟,但其果皮对比砂糖橘来说比较粗糙。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柑橘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成员邓崇岭向记者介绍,兴安野橘别名猫儿山野橘,源于它是在猫儿山发现的。而兴安野橘的发现过程是个意外之举。

  2013年12月,邓崇岭和团队成员来到猫儿山开展广西野生宜昌橙资源调查。期间,邓崇岭询问向导在巡山时有没有看到其他类型的柑橘。“向导说在山里曾看到过一种有点特别的柑橘树。”邓崇岭回忆道,后来他们在向导的带领下找到了上述柑橘树。“我一看那树上挂着的果实形态,就知道这是要找的原始柑橘类型。”邓崇岭对这次意外的发现十分兴奋。

兴安野橘的果实。(邓崇岭供图)

  据悉,这是首次在广西境内南岭山脉的越城岭主峰猫儿山发现野生宽皮柑橘资源。现在种植在广西柑橘种质资源圃(桂林)里的兴安野橘就是科研团队当年进行引种并异地保存的样本。

  PART.02

  兴安野橘是新发现的黄龙病耐病资源

  邓崇岭向记者介绍了柑橘的起源和进化历史。

  邓崇岭说,这些年专家们通过深入研究,确认柑橘属起源于约8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脉东南麓,包括中国云南西部、印度阿萨姆东部和缅甸北部等地区。

邓崇岭(左)在和团队成员查看兴安野橘的生长情况。记者谭熙 摄

  柑橘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种:枸橼、柚和宽皮柑橘。枸橼和柚的分化时间为500万~700万年,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南麓;宽皮柑橘起源于中国南岭山脉一带,原始宽皮柑橘的分化时间为220万~280万年。上世纪60年代初在广西贺州姑婆山发现的姑婆山野橘(元橘)和上世纪70年代在湖南莽山发现的莽山野橘被认定为现存最古老的宽皮柑橘类型。

  邓崇岭和团队对兴安野橘的植物学特性和园艺学性状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开展基因组重测序、全基因组组装及注释等研究工作。

  研究人员发现,兴安野橘和莽山野橘之间具有高度的基因组共线性,说明两者遗传背景相似。据推断,兴安野橘分化时间有160多万年的演化历史。

  在研究中,邓崇岭团队还发现兴安野橘对柑橘黄龙病比较耐病,是新发现的黄龙病耐病资源。因此,该论文的发表具有重要意义,为该物种的分子研究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将促进柑橘属内比较基因组学及耐病等功能基因发掘的进一步研究。

  邓崇岭介绍,柑橘黄龙病是发生在柑橘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暂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剂,因此防控主要还是建立种植无病苗、防治木虱、清除病树等措施上,选育耐/抗黄龙病柑橘新品种是解决黄龙病危害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团队接下来将通过不断的试验研究,探寻兴安野橘的耐/抗柑橘黄龙病机理,挖掘耐/抗病基因。

  PART.03

  桂林野生柑橘种质资源在广西占了近半数

  除了兴安野橘,这些年来,邓崇岭和团队成员在广西各地收集、整理柑橘资源。广西复杂的地貌特征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柑橘种质资源,截至目前,他们共收集柑橘品种、品系或类型600余个,建立了广西最大、全国第二大的柑橘种质资源圃。

  在这其中,不乏像兴安野橘这样的原始野生柑橘类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广西先后发现了姑婆山野橘、姑婆山臭柑、野生宜昌橙等野生种质资源。“这几年我们的发现成果也很丰富,先后发现了野生或半野生的原始柑橘类、宜昌橙类、柠檬类、㰀檬类、柚类、香橙类、酸橙类、宽皮柑橘类及金柑类等种质资源。”邓崇岭说。

  2021年12月,邓崇岭的团队首次在资源县梅溪镇八角寨发现了野生资源酸橙;2023年2月,团队首次在海洋山脉南段恭城西岭镇狗拨界发现了野生恭城野橘,与姑婆山野橘是同类;2023年12月,团队首次在南岭山脉越城岭山地南延地段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半野生“龙胜野柚”,同月,团队首次在桂林市临桂区境内的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发现了野生临桂野橘;2024年9月,团队首次在桂林市临桂区境内的寿城自然保护区发现了野生雨落岭野橘。

  这些年深山探寻野生柑橘资源的经历,让邓崇岭团队与当地的护林员和向导建立了密切联系。护林员在工作中发现野生或半野生柑橘类植物都会拍照发给他们,在初步判断后团队成员再前往现场调研。如果确定是野生柑橘类型,就会实施保护并进行引种,开展后续研究。

  在邓崇岭看来,桂林的野生柑橘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全广西收集到的野生或半野生柑橘资源共有71种,其中29种是在桂林发现的,占了近半数。

  “对野生或半野生柑橘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保护、发掘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其中蕴藏各种性状的遗传基因,是我们在育种和生物学研究上的重要材料。”邓崇岭说,通过对这些野生资源开展各类研究,不仅可以探寻柑橘的起源、演化及分类,还能挖掘其特殊性状和基因,并创新利用那些对当前柑橘产业发展有利的部分,为柑橘产业发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桂林乃至广西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丨桂林晚报(记者谭熙)

相关知识

广西:猫儿山里 科技守护添活力
猫儿卵(关于猫儿卵介绍)
山里一种野樱桃,儿时抢着吃,还能酿酒泡酒,10月成熟,你吃过吗?
徒步爬山必看!认识山里8种可食用的野果
夜读丨野姜花
武汉研究团队探寻嘉鱼野藕“野”味基因
山里一种野梨,春天吃花、秋天吃果,二月份摘来爆炒,好吃忘不了
农村山里常见的野生植物,营养价值极高,竟还有神奇的减肥功效!
稀有!有人在白云山上发现这种小野果,吃了后......
广西“小砂糖橘”东北之旅意外走红!带动全国萌娃“大串门”

网址: 猫儿山里意外发现野橘,竟自带这种基因→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7642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石门:“橘花经济”激活乡村振兴“
下一篇: 越桔属(Vaccinium)品种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