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农作物概论 4

农作物概论 4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25 12:44

“农作物概论” 第四章 作物品种改良与良种繁育 1/17 内容提要 一、品种改良的作用 二、合理使用良种 三、引种规律与引种技术 四、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五、新品种的繁育与推广 2/17 品种选育的概念、意义和方法 品种选育:根据“遗传—变异—选择”的基本原理,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变异,选择优良的、符合要求的性状和个体,并利用遗传特性将其保存下来,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品种选育的意义:种子工程,选育-繁殖-推广一体化,品种更新换代 单株选择法:从原始样品或杂交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选择一定数量的符合要求的优良变异个体(单株、单穗或单铃),分别脱粒(轧花)、编号、保存,于下年或下季单株种成一个小区,并以当地当家品种作为对照,相互间比较,按株系选优去劣,经一系列的选择、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一次单株选择法 ,适用于自花授粉作物(小麦、水稻、大豆、花生等),遗传组成纯合,性状比较稳定 2)多次单株选择法,多用于(常)异花授粉作物或自花授粉作物的人工杂交或天然杂交后代 3/17 四、新品种选育方法 (一)系统育种 (二)有性杂交育种 (三)诱变育种 (四)单倍体育种 (五)分子育种 4/17 5/17 系统育种的概念和优缺点 系统育种: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推广种植的品种群体中,选择一定数量的优良变异个体,分别脱粒和播种,每一个个体的后代形成一个系统(株系或穗系),通过试验鉴定,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 优点: 利用自然变异材料,省去人工创造变异环节 个体都是同质结合体,纯合的,后代性状不分离,只需要鉴定证明,过程简单,试验年限短,成本低 优中选优,品种不断改进提高 缺点:只能选择,不能创新基因型 6/17 四、新品种选育方法 (一)系统育种 (二)有性杂交育种 (三)诱变育种 (四)单倍体育种 (五)分子育种 7/17 (二)杂交育种 有性杂交育种:是通过两个遗传特性不同的个体间的有性杂交获得杂种,继而进行选择和培育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分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两大类。 基因重组,产生丰富的变异类型 杂交育种方法成熟,收效显著,育种工作先进的国家,主要作物推广品种几乎都是杂交育成的。 8/17 纯 系 品 种 杂交种 杂交种 纯品系与杂交种的不同点: 9/17 ▲ 有性杂交的流程 亲本选择;要根据母本和父本的性状互补; 进行杂交;一般父本要去雄;异花授粉植物、自花授粉植物; 在F1群体中选择目标性状优越的个体,继续种植; F2~F5,继续由分离的全体中选择优越个体; 后代性状不再分离时,安排区域试验; 审定品种,进行推广。 10/17 ▲ 杂 交 后 系 谱 法 选 择 F0代,杂交 F1代,选组合 F2代,选单株 F3代,选单株 F4代,选系统/单株 11/17 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是农业生产上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基因重组综合双亲优良性状(有限结荚青豆×无限结荚黄豆→有限结荚黄豆) 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两个感霜霉病大豆品种杂交→抗病新个体) 基因累积产生超亲性状(超越任一亲本,更早熟品种) 在农作物、蔬菜、果树、家禽、家畜都已经广泛地利用了杂种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农业生产正进入杂种优势利用的新时代。 12/17 杂种优势利用方式 有性繁殖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一般只能利用F1种子,所以需要年年配制杂交种子。利用雄性不育系或者化学杀雄法,可以节约去雄用工。 无性繁殖作物如甘薯、马铃薯等,只要通过品种间杂交产生杂种第一代,然后选择杂种优势高的单株,进行无性繁殖,即可育成一个优良品种。 13/17 确定母本和父本:(父母本性状、配合力) 父母本种植,使两者花期相遇; 母本去雄; 杂交; F1代收获。 杂交种的制作流程 14/17 a. 合理种植 b. 安全隔离 c. 严格去杂 d. 彻底去雄 e. 辅助授粉 f. 分收分藏 杂交制种要点 15/17 应用三系法配制杂交种 雄性器官退化 能保持不育系的不育性 能恢复不育系的正常结实 16/17 应用两系法配制杂交种 5%~10%可育花能自交结实 17/17

相关知识

农作物概论 4
艺术概论
辐射防护概论总结.ppt
园林美学概论
园艺学概论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概论
植物病原真菌真菌学概论课件
生物信息学概论Appt课件
园艺学概论(第二版)
园艺学概论(园艺学)

网址: 农作物概论 4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719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种地选啥种?《目录》告诉您
下一篇: 品种选育抓关键因素 开展考种保精

推荐分享